|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4 22:08:05
|
只看该作者
八、对孩子精神食疗的法则
食补胜于药补。中国人食补朴素法则是缺啥补啥。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就是说书也有食疗的作用。事实上,书对孩子的性格塑造的确有矫正的作用。说到矫正,我想起自己的一个经历,只是不是读书,而是生活——我特别怕蛇。不知道为啥就是怕。十几岁时,有次跟妈妈一起走乡间小道,妈妈突然说:“刚才路边有条蛇……”我大惊失色向前猛窜几步,问:“哪里哪里哪里?”妈妈淡定地答:“刚才啊,已经路过了。很小的蛇,筷子长,小指头粗。”我胆战心惊地四下张望,接下去的几天里,我连续做着有蛇的噩梦,自己把自己吓得半死……长大后,觉得总是这么怕也不是办法,太窝囊了。有次在旅游景点看到卖工艺品,栩栩如生的竹蛇,平拿着还会晃动的那种。我心生一计,破费买了它。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时常把玩这条竹蛇,然后把它藏在被子下、衣柜等等各种角落里。藏着藏着,自己就会忘记藏在哪里。一旦掀开被子、打开衣柜,总以为是真蛇,吓得魂飞魄散,激灵出一身冷汗。吓着吓着,渐渐地……我习惯了蛇的模样,习惯了蛇的存在。尽管我现在还是不喜欢蛇,也还有点怕——或许这个属于天性一辈子也不可能真正改过来,但比起最开始对蛇的恐惧,在我自己的魔鬼训练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同样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属于天性的部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变。性格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可是,可但是啊——如果能汲取其他性格的部分优势融入自己的天性之中,不是更占便宜么?!记得曾经看过古希腊人(似乎是古希腊人啊)认为人分为四种:男男,女女,男女,女男。而最容易获得成功的,是男女和女男。想想也很容易理解:纯粹的男性思维和纯粹的女性思维,都是有局限的。而具备部分女性思维特征的男性和具备部分男性思维特征的女性,自然是集两者之长了。要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主动寻求改变之法,显然不切实际。因此和我买竹蛇不同,孩子的矫正重任,就在大人肩上。我认为给孩子精神食疗法则,和吃饭的食补相同:缺啥补啥。很多妈妈为了选择孩子喜欢的书,费尽心思。现在,我们阅读食疗派出笼了!我们的具体矫正办法就是:跟孩子千方百计对着干!孩子越不爱看,就偏偏给他看!当然,“千方百计对着干”的要点在于“千方百计”。如何使用千方百计去改变孩子呢?
对于安静文弱、性情温和、老实寡言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励志类、名人传记类、冒险故事类的书。当然,《鸡皮疙瘩》那种口味偏重的恐怖历险类,还是免了。对于勇猛顽强、从小锋芒毕露的孩子王的孩子,无论男女,我们为他们选择一些柔情似水的、以亲情、友谊为主题的书。当然,有的柔情似水描写过于细腻、节奏太慢,同样不建议选择。
必须注意:这种食疗式矫正阅读,度的把握很重要,过犹不及。
度的把握首先是内容上。
这种孩子平日不爱阅读的书,必须比平日爱读的书在内容上更浅显、故事也必须流畅明快。这点可以借鉴“给孩子搭把阅读之梯”一文中的做法,给孩子对不偏爱的书搭把循序渐进的梯子。其次是阅读方式上。无论孩子是否已经开始独立阅读,这种书最好大人与孩子一起读。既便于随时关注孩子阅读中的心理变化,也让孩子有个沟通的伙伴、让阅读更有乐趣,从而容易坚持。在这一点上,老师比父母更有优势。集体阅读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精彩的集体阅读堪称具有魔力,能够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决定性的作用。还有是数量上。天性是不可违逆的,只是显性表现还是隐性表现的不同。就像我在自我矫正后不那么怕蛇却绝非爱蛇一样,一个性格静的孩子,即使通过矫正变得外向,他的性格中仍然具备羞涩内敛的一面,他更大的乐趣还是看自己感兴趣那方面的书,而他日后所成就的,必然是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因此,食疗式矫正阅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另一种看待世界、处理事务的方式,以便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所借鉴。这种书籍在阅读上适宜用共读的形式进行,在数量上也不宜过多。如果矫正顺利,在阅读数量比例上,可以从1:9、2:8、3:7如此缓慢增加。
最关键的一点是:食疗切忌粗暴,必须在孩子对阅读已经很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在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进行。否则,以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代价的食疗,那将得不偿失!除了对性格的矫正外,这种“疗法”也同样适合在阅读上偏食的孩子。无论是“只读小说”还是“只读科普”,年纪小的孩子还会“只爱飞机”、“只爱猫”、“只爱图画”等等,短时间里“只读”某一类读物,是孩子的兴趣使然,不用担心。但长时间、比如一两年中“只读xx”就是偏食,就可以尝试着用以上方法来矫正。我想,这种矫正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阅读不偏食,甚至也不是让孩子的性格更好,而是让孩子懂得珍惜幸福、追求幸福。我们都说:知足常乐。因此,表面上看,幸福正是来自于对生活状态的知足、满足。可是,人们对事业、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却往往来自于知不足、不知足。我觉得,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寻找、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才是真正的幸福。欧美的发达国家的人们,对于家庭与事业关系的处理,包括公司里工作制度的建立、生活里约定俗成的法则,都让他们比较容易维持这种平衡。比如周末是休息时间,老总也会安排自己周末休息;比如婚后的聚会一般是夫妻俩同时参加等等,都从制度上保障了幸福的实现。而他们也的确比我们更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但中国不同。在我们这个急速发展中的国家,家庭观念在东西方的碰撞中七零八落,事业上似乎一停步就会被时代列车甩远,更何况还有不正当竞争、低保障的社会福利……这样的状态下,能维持幸福的平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中国,凡事力争上游的孩子,容易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往往忽视对家庭的同时付出。而谁又能在工作上常胜不败呢?一旦事业遇到挫折,疏于打理的家庭也不是避风的港湾,幸福感顿时荡然无存,一颗心立刻苍老不堪。而容易满足的孩子,往往是安于平静生活的家庭型。一旦工作上安于现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斗志。生活的激流让人不进则退,人又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一旦比较,心态就会失衡,再安逸的家也顷刻成为囚笼。我们上一代是这样生活。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也是这样。可我们的孩子还能这样生活吗?我们孩子的孩子呢???必须改变。迟早都会改变。改变生活从改变观念开始,改变观念的一大方式就是通过阅读。通过阅读,让事业型的孩子知道情感的重要,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显示,父亲、母亲这种家庭角色,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职场上的CEO、CXO,从而花一部分心思去经营家庭;让家庭型的孩子知道事业的可贵,知道幸福还有一种是回馈世界,对工作的积极进取并不完全等同于对名利的角逐,从而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宽阔的心胸在社会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一来,生命不再只有一个目标,将更为广阔,成功不再只有一个标准,将更为柔韧。幸福,应会因此更为恒久地存在吧?!之前没写清楚:写这个“精神食疗”,缘于最近采访几个成功人士——不是指名利上的成功,尽管名利上这些人的确也不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追寻的理想、结合现实做了实事、生活得非常充实。从对他们的深入采访(每个人都聊了6小时以上)中,很明显地看出:他们的性格并非天生如此。他们的成功,首先当然都基于天性,但问题是,没有一种天性是不好的,也没有一种天性是完美的。而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对天性、对自身的打磨。改变天性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打磨不能称为改变,应该可称为改良吧。这种打磨,一种是阅历上的。他们是成人,比孩子而言阅历多得多,而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从阅历中汲取、反思,改良了天性中的一部分。比如采访的一个人,曾经非常文静内向不擅言辞,如今管理着好几万人,迄今事业上仍然有极大挑战,却依然从容不迫,口才更是一流。这就是他有意识训练自我的结果。另一种打磨,则是阅读上的。除了自己本身爱好的阅读之外,他们比一般人更注意去阅读自己缺乏的、不擅长的、甚至是本不喜欢阅读的那些,并且积极用到生活中。而这种阅读-运用的过程,其实也是改良了天性。孩子的可塑性比大人要大多了。之所以称“食疗”而不是“治病”,就是和你说“硬拗着孩子的父母”不同。“食疗”不是逼迫孩子看什么书,而是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自身的兴趣,让孩子意识到另一种欣赏角度、感受另一种处事方式,视野更宽广就所获更多。我个人深信:阅读食疗是有益、有用的。在孩提阶段,需要大人费心引导。若能养成这种习惯,到成人后依然能“缺啥补啥”地阅读,将受益更大。至于多少人能够做到……唉,其实能做到的人,不看这帖子也能做到,做不到的人,看再多帖子也没用啊……打住打住!不能这样想,这样一想,我就什么都不想写不用说就回到从前了!
九:你信书吗???
这次且不说那些不懂阅读重要的人们,单说说我们这些自觉懂阅读、想让孩子多阅读的人——带领、引导孩子阅读,让书传授孩子知识、滋养孩子灵魂。毫无疑问,你这样做,是爱书的。那么,爱书的你,信书吗?尤其是:你会信即使过程坎坷结局却永远充满光明的童书吗?你信喊狼来了的孩子会吃亏?不信会哭的孩子有更多糖吃?你信小红帽能安然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不信被拐走的孩子一去不返?你信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信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你信善有善报勤劳善良勇敢的人获得幸福?不信命运的乖戾、时世的无常?你信吗?真信???我想,你不会真的只信前者吧!这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大人,都不会只信前者。岁月的流逝带给我们皱纹和智慧。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质疑,就像皱纹会质疑我们的脸果真光滑。不信书里所说的,我们的行动自然与书中不同。我们叫孩子不撒谎,可为了种种原因,我们自己用一个谎言掩饰另一个谎言。我们让孩子勇于挑战,可我们在身体安全之外,更多因胆怯而对新鲜事物的追寻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可老师会因分数鄙薄某个孩子、父母会因小事争吵不休冷战不停。我们要孩子勤劳,可我们却忍不住羡慕嫉妒恨地谈起谁谁谁多么幸运,天生好命不劳而获。——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在读。无论师生共读还是亲子阅读,在我们给孩子读一本书时,孩子其实读着两本书:一本是死的书,那是书本。一本是活的书,就是我们。不信书,当然行动与书籍是两层皮。书读得再多,无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这样的阅读也只是“轻阅读”。轻浅地滑过生命的时空,滋润了地表,消遣了时间,却无法真正滋养心灵。不信书,还去读书,书只会压在肩头成为包袱,而不是生命打开新的窗户,看到全新的风景。甚至可能会越读越冷漠,因为经历过而冷漠。可我们是大人,在引号孩子前,自己如何能信书?如何去信书?尤其是童书?信与不信,我只能以我的体验为例。孩提时代,我和所有孩子一样,是信书的。因为书少,对书的迷信越发深。也因为看的书少,这种信持续了更长时间。在某些方面,我的确比较晚熟——比如信书这一点。因此,我才会信《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生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书中主人公40多岁突然开始追寻自己绘画的梦想,而且在此之前什么训练都没有、什么天赋的苗子都看不出、甚至显得比一般绘画爱好者更愚钝时,就一头全身心地扑向绘画……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本书,我绝不会贸然辞职,开始我的全职写作生涯。如果不是信这本书,如果现在让我回头再想辞职问题,尽管我对辞职不后悔,但我想:我很可能不会坚持当初的选择。长大后,我一度不再信书。如此文开头所述,我觉得:妈呀!生活和书本太不同了!我见到某些写出好书的人,他们本人根本就不像书里那么好——他们的书在骗我!我见到某些人的遭遇,发现自己拼命努力无法得到的,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所有的书在骗我!当我满怀善意去对待别人,得到的却是伤害时,我简直要崩溃了——没天理啊!天理都是骗人的!就像这好网里的种子,说什么“天道酬勤”啦,我拼命大段回复也没得到,别人跟着后面轻松一句话就哗啦哗啦打掉幸福的种子,这怎么叫天道酬勤——这系统,这世界,都是骗人的!曾经的我,就是这样想的。我怎么可能信书、又怎么可能信童书呢?!然而,等我见到的人和事再多一点,读的书再多一点,我就变成了眼下的我:现在,我信书,信这个世界。正如我信好网这个“天道酬勤系统”。也许今后还会有不信的阶段,但有过这种经历后,我觉得我最终还是会信。我是这样想的——我们不信,往往只需要一个事例。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就信我们信的那一点?比如:有人对我做了坏事,我不再信他的善良。可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确善良,我为什么就不信他的确有点善良、人性中的确有善?比如:我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的确有人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为什么就不信天道的确酬勤,只是这次没轮上我?说到机遇,有概率学家测算: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机遇。平均每个人一生会有7个机遇。第1个往往来得太早,被普通人拿豆包不当干粮地忽视;第7个往往来得太迟,被普通人自感垂垂老矣而放弃。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什么不乐呵呵地期待5个机遇来敲门?我曾经哀叹生长在山谷里的花,和生长在山顶的花,受到的待遇永远不同。我经历更多人、事、书之后,我却感觉:生命的重负,对于每朵花、每个人都是同等的。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山谷的花不受关注却开得自在,山顶的花阳光关注却更多被风摧残。对于乞丐,他的重负是物质,为了生存而忧愁;对于阔佬,他的重负是精神,他为了空虚而烦躁。会有人说:什么呀!好多阔佬哪有精神啊!他们就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可别忘了——过年,就是猪最大的痛苦!平时生活越优裕的猪,对这个恐惧就越大呢!这,正是更大的精神重负啊!总而言之,我想:信美好的存在,而不是信自己对美好的拥有。不因自己没有得到而不信。从更绝望的层面来讲,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想:其实孤独才是人的本质。其实毫无意义才是生命的真义。其实人生不过如此。每逢此时,我就慌忙去看一些书、上网看一些人的博客、脑子里回忆一些事,对自己“精神食疗”:似乎有的书中那些孤独的灵魂,直到现在还有人与之对话,那么孤独也不是绝对的孤独;似乎有的人的生活真的幸福,一群人、一家人其乐融融;似乎有的人生真的绽放光芒,不仅温暖了自己,还照亮着同行人……其实我知道,如果以我“不信”阶段的绝对标准而言,这些书、人、事,都并非无懈可击。所以我清楚:我信的,很可能只是一个梦。可作为普通人,我们能有什么?也许,只有这个信的梦而已。但只有拥有这个梦,人生才会有点趣味,因为我们才会有兴趣做很多事:用很多行动,试着去实现这个梦。比如我一再回复,梦想种子掉到我身上。事实上也的确掉过呀!只是生活中更多的行动,很可能因为我们生命短促,系统还来不及回报,我们就翘辫子了——那对我们而言,回报似乎意味着并不存在。那不就是善有善报并非天理吗?那我们的信、我们的行动岂不是没了收获吗?依稀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做好事的最大收获就是自己成为好人。曾经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成为好人”算什么收获啊?!现在我的理解是:成为好人,就是拥有平和宁静,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尽管世事喧嚣却少为外界干扰所苦;成为好人,就是拥有从容与微笑,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因此也能原谅自己的过错,获得真正的安宁。这就是回报:我们的行动就是我们的回报。我们创造的美好,最终都会经外部馈赠给自身。就像这好网系统:如果我拼命回复,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种子,可我也得到了回报——我最大的回报就是我的行动(我写的这些文字)。经由这些叙述,我才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理清思路,对我下一步行动才有好处。所以,人们常用“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形容对戏的痴迷,其实对阅读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常觉得疯子傻子比我们更快活,无他,只是信而已。所以,那些给孩子读书读得悲伤处哽咽落泪、欢喜处嘻哈同乐的大人啊,孩子听你们读的书,是有福的!因为书里的故事不再是故事,而是有了生命的温度。这个温度,来自于大人的阅读——这,才是“阅读的梯子”中“声音”那把梯子的最妙之处。那么,我们大人不要打开书感动、合上书叹气吧!且让我们信书,且只有信书,才能真正感染孩子,才能落实到行动,才能让阅读四层次中的“学以致用”真正成为可能!
十:关于幸福
曾写过一篇短文《幸福从读懂童书开始》,里面写过: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真正意识到儿童文学的魅力,是在我成年之后,是在我为文学梦辞职的那年。那时,我的生活陷入颠沛流离之中,强大的现实几乎摧毁了我用可怜的文学梦搭建的精神堡垒。有一天,我帮朋友的孩子买《安徒生童话》,接着就去邮局取我盼望已久的稿费。在排队取钱时,我信手翻开了那本书,第一篇是《海的女儿》。我站着、看着,眼睛慢慢湿润了。身边的喧嚣顷刻间离我很远,满眼满心,只有那个因为所爱而飞向天空的灵魂。 我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刻,从小爱看书的我相信故事是真事,这篇虚构的童话,对我也是毫不例外的真实,海的女儿深爱王子,而我的王子是文学。如果刀锋是追寻所爱的必经之路,又何不与海的女儿一般,在上面继续跳舞?那才是生命的美丽。这世界有太多丑恶,让我们随着成长对其增添怀疑。而所有文学类型之中,儿童文学恐怕是最为坚守人类美好信念的一种写作。只有相信,才能得到。看懂童书、相信童书的那刻,正是对人性的正面进行积极肯定的一刻,正是相信光明真实存在的一刻。……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有着更柔软易感的灵魂。阅读童书,能对成人的我有着如此拯救,在被分数围剿的年纪里,阅读应该是他们观望世界的最佳窗口、寻找心灵伙伴的最佳途径。阅读能让心灵沉静、丰盈。我深信,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才能感知、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且事实上,一个幸福的人,就算他仅仅只想自己能幸福,只要他真正获得幸福,就必然会让别人因为自己而更幸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所以关于人活着为什么,我真正想说的是如何获得幸福。
首先,要信幸福真的存在,才有可能感知、从而获得幸福。正如你相信美好存在,才会看到美好。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严肃非常重要的前提。不信一个事物存在,即使它就来到你眼前,你也不会认为那就是你想找的事物啊!因此,有信仰的人普遍幸福感比较强。信仰具体到宗教信仰上,才会有各种宗教在被指“迷信”的重压下依然大行其道。
其次,明白幸福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那样整齐划一。幸福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间横向无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
“幸福分为很多种”当然是说,我认为的幸福,你可能觉得是痛苦。比如我觉得这么静悄悄地呆在屋子里,发狂地在论坛上一码几千字地宣泄是幸福;而对一个以体育运动为幸福的人来说,这完全是种折磨。“每种幸福都是完整的”就是说:硬币有两面,每种幸福也同样有该种幸福的付出。我们不能把所有幸福的某一面集中起来形成“集中幸福”。如果真去追寻这种 “集中幸福”,就能立刻、永远地得到:不幸!!比如我一度就非常羡慕:那些父母很了不起的孩子多幸福啊!天生就有那么好的基础,在父母帮助下随便努点力就能取得成绩也~~~后来我发现我太愚蠢啦!那些孩子从小就笼罩在父母成功的阴影下,挣脱这阴影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根本不比普通人对生活付出的努力小呢!甚至有的孩子无法超越,就从此沉沦——沉沦都没法安心沉沦!因为灵魂深处总会有个声音提醒他:我太没用了……我比不上他们……以上,我就是犯了“集中幸福”的错误:把平凡父母对孩子的平等与纵容,结合了非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与帮助,硬是捏出个不符合事物存在规律的幸福来。
最后,记住一大不幸——我们会死。
我们会死也!!!我们日复一日地活着,阳光下,阴雨天,忙忙碌碌——我们知道会死,却像从来不知道会死一样的活着啊!好象此刻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咳!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觉得简直奇怪极了!很多次走在大街上,我一时神游就会想起这个问题,再看看身边的人流,都觉得世界太不可思议了!而和伟大的死亡相比,我们现在觉得那些不幸的事,不是太琐屑渺小了吗?!所以,我觉得记住上面三点,常常提醒自己这些,就会比较幸福。
具体到创造幸福来说,我觉得无非拥有两种:所爱的人和所爱的事。
而要想幸福,这人与事两者都不可缺少。不同的只是比例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所爱的人、所爱的事,不是吗?尤其是妈妈们,所爱的人有个永远不会变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这多好呀!那些做出伟大事业的人,据我目前发现:基本都是更重视所爱的事的人。作为我们普通人,我的感受是:我们会更重视所爱的人。或者说,有了所爱的人,其他事才觉得有趣。“精神食疗”里说到幸福的问题,其实是在人和事之间去尽量取得平衡的问题。就是希望爱事的人也努力去爱人,爱人的人努力去爱事。因此,妈妈们能够爱孩子,有所爱的人了,这时应该去爱点事。而且是必须爱点事,才能更懂爱的人、让所爱的人更爱自己。
前面“凝视晚秋”说得真好: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我想,当妈妈去“爱事”时,其实就是在提高天花板的高度。这个事,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家庭……可以是一切事!拿往往被人认为最细微、也是女性最爱做的来说: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这就是件很重要的事啊!把自己折腾得美一点,就要内外兼修。内是读书、读生活、修身养性、还要运动健身,外是服饰搭配、美容知识,美容知识还涉及到化工知识、医学知识……服饰搭配也不简单,“美学”是多大的一门学问啊,何况要亲身来实践美学?!到最后还可能“美吾美及人之美”……像这样,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无限延伸开,扩大到整个世界呢!这些事多有趣啊,能活着做这些事多幸福啊,不是吗?其实,我觉得中国人更重视“大事”,而且是“建功立业的大事”。也是在这种要做大事的压力下,幸福跑得无影无踪。比如我非常讨厌“胸无大志”这种词……不对,准确地说:我是不喜欢把“胸无大志”作为贬义词。可能是中国太大、历史太悠久,搞得中国人太喜欢有“大志”了。那股动不动就要超英赶美、拯救他国受苦受难人民的劲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我一直认为:爱一个人,并不比爱世界容易。因爱一人而伟大,并不亚于爱全世界的苦难同胞。所以,胸中有无大志,都可以获得幸福。有的人牺牲自己个人与家庭幸福,却带给更多人幸福,如丛飞,我们当然景仰。但不是我们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跑题一下:因为老提倡“大志”,老宣扬“圣德”,害得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做人了。实在是因为圣人的道德我们做不到嘛!圣人做出伟大的事,是因为他们认为做这些事给自己带来了幸福感,以常人之苦为乐,这才是圣人圣之所在啊!)我更觉得:更多幸福往往是平凡的。好好去爱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如果能真正懂得爱,因为爱这些人而为他们去做一些事,这样就会有连绵不绝的幸福感。而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孤零零的存在,都必须承担着自己的苦痛。但事实上每个人的血脉都与世界相连。我们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已经是个小圈子、小世界。这个世界又连着另外的小世界……我们能够好好爱身边的人,为他们做事,从而自己感受到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就从自己的生活中捕捉小幸福,往往会发现自己得到的是大幸福呢!至于孩子学习,尤其是小孩子,无论是为“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还是为“将来的幸福(给儿子买麦当劳)而学习”,都很空洞啦!举个例子:对刚进校的小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进行爱妈妈的教育。他认为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祖国”这个概念太抽象,妈妈则非常形象、具体。而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又何谈会爱祖国呢?!所以对小学生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让孩子为兴趣、因为觉得好玩而学习。可惜啊……这种理想状态基本是学校来决定的,大部分中国学校目前又做不到这点。我个人观点是:小学阶段,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能写完作业就算啦!结合孩子个性,养成些基本习惯,就万事OK了~~绝大多数时间,一定要玩啊,一定要玩!就玩阅读,让孩子拼命课外阅读;就玩讨论,孩子越大就越多和他讨论书里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就玩体育,让孩子长得壮壮的;就玩生活,有机会就带孩子出门,出门前先做好研究,尽量有目的、有主题地旅游……让孩子长成个皮实健康从容的孩子,尤其男孩子懂事会比较晚,一旦有朝一日他突然醒悟要学习了,以前积累的那些就都厚积薄发啦!幸福和知识不同。知识是疫苗,必须学(打)到身体里才管用。幸福是传染病,在身边就可能会被传染。哦,差点忘了幸福最简单绝招:冲着镜子笑!心情再不好,使劲冲镜子笑一笑、笑几笑,保证会比之前好!一个自己感受到幸福的大人,必定会把更多幸福带给孩子呢!这,就是我关于人活着为了幸福的个人偏见。
11、引导孩子从阅读到思考
对已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才是重中之重。只有进行思考,才能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才能融会贯通将他人思想真正化为己有,才能真正变为行动,做到学以致用。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引导、帮助孩子从阅读走向思考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分别为:信口开河、乱写乱画、倒背如流、大胆混搭、自相矛盾、手舞足蹈、两眼发直、孤家寡人、咬定青山。对每个方法详细解释之前,在实施这些方法之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牢记一条原则: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对大人来说,无论身为父母还是老师,这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非常难。首先,要把尊重与顺从区分开。有溺爱孩子的家长,唯孩子之命是从,这当然不是尊重。其次,真正重视孩子的意见。尽管我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孩子比我们成人想的更直接透彻”,但事实上,我们往往会借“你还小你懂什么”、“现实不是这样”为由,向孩子灌输我们的想法。最后,这原则做起来难,其实是因为:即使在我们成人与成人之间,又何尝真正做到“尊重对方的独立思考”呢?成人之间,我们假装尊重对方的想法,心里往往会习惯性地都认定“我才是对的”。在问对方“你觉得这样如何”时,其实是问“你觉得这样是对呢?是对呢?还是对呢”——问题提供的所有选项,都指向自己心中预设的答案。所以,记住“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这条原则,意味着记住了两个基本事实:每个孩子天生就会思考——因为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全新的,他们不思考就无法理解开水很烫等常识,就无法在这个世界生活。
越小的孩子思考越独立——因为此时世界根本不存在任何定义,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去描述。因此孩子的语言更接近艺术家的语言。所以,只要思考的问题与大是大非无关,宁肯让孩子保留疑问,也别勉强孩子接受大人的标准答案。即使孩子思考的结果在你眼中看来十分幼稚可笑,你可以用一句“你是这样想的啊?我和你想的不一样,我想的是……”,如此直接表达你的思考,促进孩子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而不是让他立刻接受自己的观点。我想,所谓的独立思考,对个人而言,无非是既汲取营养、又顺其自然,让树长成树的形状、花成长花的模样。对世界而言,无非是让我们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从中学会用多种角度更立体地看世界。独立思考才可能真正形成参差百态,才会演变为罗素说的: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下面详解9招:
信口开河:每本书阅读中、阅读完毕,孩子若无话可说,请不要勉强。读过书的大人可用分享的态度,对孩子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想法。说时别忘了申明:“不知道你怎么想,我是这样觉得……”既是分享,语气也不妨轻松活泼。如果孩子有兴趣发表意见,不妨让他自由发挥——信口开河。此时,大人要做的不仅是耐心倾听。一旦有闪光的句子、想法诞生,更要立刻大声、清晰地用书面语言重复一遍,及时赞赏孩子这句话或这个观点很好。另外,还可偷偷记下这个句子、观点,日后有机会可重复探讨。记录时要注意:对大孩子来说,可以光明正大、惟恐大孩子不知地记,因为这会让大孩子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对小孩子来说,却以偷偷摸摸为宜,比如用手机、录音笔等等。因为小孩子的思维更跳跃、更易被中断,大张旗鼓地记录反倒可能影响孩子“开河”时的专注。“信口开河”这个办法,很小的孩子就可以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对大孩子其实同样有用。大人对幼儿的信口开河多为欣赏鼓励,对大孩子却会加以喝斥,说孩子是“胡说八道”。其实谁不曾胡说八道?眼下的我,不也正在胡说八道么?当然,比“胡说八道”更重要的是“自圆其说”。但胡说八道正是自圆其说的前奏。为了让孩子有朝一日能自圆其说,请现在给他们留下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的空间吧!
乱写乱画:这一条,突出一个“乱”字,“杂乱无章”之意。大人、尤其是老师,对孩子阅读常常会要求写读后感。写读后感的确有效。但读后感准确地说,更多是展示思考的结果,而不是促进、激发思考的方式。绝大多数孩子,基本都把写读后感视为畏途。有很多孩子说自己喜欢一本书的原因,可以说得滔滔不绝,甚至可以说得很精彩。但要孩子写读后感,马上就显得干巴巴。所以很多孩子写读后感时,不是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在网上搜索、在书上的推荐语里摘抄,大段引用别人的话——这,其实就走向了思考的反面。我们大人回想自己的阅读,也会发现:我们平日里大量的思考,其实是零乱的、琐屑的。只有到围绕某件事进行分析时,这些思考才会从点滴汇聚起来,才会串出一个链条,形成自己的意见。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写”是“说”的升级版。写下思考比说出思考,要求的能力更高、对促进思考也更有效。《傅雷家书》中傅雷强调儿子傅聪应该多写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原话我不记得,大意就是:写,就是对思考的梳理过程。落到笔下的思考,自己的印象会更深刻。因此“乱写乱画”,就在“说”和“写”之间搭一座桥。具体做法很简单:对年龄小的孩子,不妨乱画——这个做法,来自于新教育的“读写绘”研究。就是阅读后、听完故事后,孩子随意把感兴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内容可以是故事里的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故事,还可以是给故事接龙。必须强调:万万不可嘲笑孩子画得不好。和传统学画的临摹不同,这里的画,更多是表达思考的手段。大人如果细心研究会发现,孩子把对图书的思考,甚至会用不同颜色表现出来。说句题外话:临摹,是学绘画的一种古老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如今的绘画班很多只用这一种办法教学,就特别显出它的缺陷——往往容易落入巢穴,千篇一律,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张扬自己生命的灵性。对年龄较大的孩子,阅读时要求在书的旁边信笔写下批注、划下感兴趣的句子。批注写得不用很多,就那么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行。感兴趣的、划过的句子,不妨在读完之后再重新回味一遍。为了提高孩子批注的兴趣,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每本书都是一样的。只有做过批注的书,才是惟独属于你的书啊!当然,这里的书,必须是自己的藏书。如果是图书馆借的书,不妨为孩子准备个摘抄本。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摘录,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把要批注的想法写到本子上。显然,这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用这“乱写乱画”的“零乱”,让孩子从点滴、细微处积累思考,让孩子读后有感、记录零碎感受,最后的方向,是从杂乱无章走向出口成章、下笔成章。
倒背如流:孩子的记忆力超好——这点大家都有共识。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正是建立在这一点基础上,形成了他提倡的“国学教育”。个人认为:国学教育是必要的,但绝不等同于读经。把“经”让孩子背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反刍、消化、运用,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在的环境,不是能让孩子纯粹去反刍、消化、运用“经”的时代,而是更需要孩子在鉴别东西方文化中吸收、运用的时代。所以,我觉得这条值得解释的是背诵的内容:背诵是必要的。但与其整本背“经”,不如有取舍地为孩子选出一些“经”中的内容,同时把精力更多放在真正值得背诵的内容——诗词上。中国诗词是柔软的经。从接受的难易来说,那些以文学方式传承的传统密码,更易被孩子理解、从而接受。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那些华美的辞章,也会更多用到孩子的表达中。如此推广开去,那些优秀童书中感动孩子的部分,不妨也让孩子背背。为了让孩子乐于背诵,有一些小诀窍:比如,开始时,其实不用强调要背,就说让孩子熟读几遍。比如,不妨大人和孩子搞场背诵比赛,大人肯定背不过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比如,老师要求孩子背诵是关系到考试,字词都必须清楚。但父母要求孩子背诵时,不必那么苛刻。尤其是童书、小说中的内容,基本背诵就行,不用像诗词那样苛求于每个字词的准确。比如,如果能让孩子理解内容,更有助于孩子背诵。这里说的理解,不是老师要求学生的那种词句明晰、主题明确,而是让孩子基本明白要背诵的这些说的大概是什么。比如,有个妈妈在女儿读中学、背诵的时间更少时,她是用录音机把值得背诵的内容录下来,在家里反复播放。时间长了,女儿也就熟极如流了。比如,不妨边游戏边背诵。记得我弟弟4岁时,我让他背《登鹳雀楼》,他读过好几遍也没背下。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根据诗词内容来表演。白日依山尽:手指远方做下山的滑下动作。黄河入海流:做出波涛一浪一浪向前;欲穷千里目:做出孙悟空眺望的姿势;更上一层楼:放下孙悟空的手势,做出上楼的动作。我一边表演,一边说着这些诗句。弟弟哈哈大笑,神速地背会了。让我有点惊异的是:不知弟弟是年龄大了恰好从此开窍,还是觉得诗词原来讲的也是故事很好玩,从那以后,他对背诵诗词这种事,不再那么反感了。在阅读中,我个人的感受是:绝大部分,是默读(完全不出声,眼睛滑过文字);有时候,会默诵(嘴巴不出声,其实在念);还有时候,忍不住大声读出来。往往这些忍不住大声读出来的内容,是最触动我的内容。思考,就是反刍这些触动。如果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光,背诵一些内容,把这些触动自己的文字记下来,就是在积累思考所需的原材料。
大胆混搭:所谓混搭,就是将一些书合并同类项,让孩子同一时间里被这些作品“围剿” 。最简单的混搭办法,莫过于对“同一系列图书”的阅读。这种系列图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作者的“xx系列”图书,这种系列图书的品质相似度更高;一种是由出版社策划的不同作者的“xx系列”图书,而这种系列图书据我观察水分比较大,能保持水准基本相同的系列比较少,因此少有的几套如“彩乌鸦”、“国际大奖小说”、“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等,都取得了相当积极的市场认同。系列图书,会是老师用来作为扩展阅读的好办法:师生共读一本,推荐孩子自主阅读该系列的其他图书,课内课外结合,收效更大。顺便说一下:我常常看到有父母对“要不要给孩子买全套某系列图书”抱有疑问。我想,这也是根据孩子的阅读程度不同来区分。刚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不妨为他买全套的书,这样孩子读起来更轻松、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便于培养阅读习惯。若孩子已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父母或者囊中羞涩、或者家里书满为患,我倒觉得不妨克制一下,只给孩子在一套书中挑口碑最好的几本购买,或者先买几本,拖一段时间再买几本。人的天性,就是对“容易得到的不珍惜”。相对那些拼命给孩子买书、只担心孩子看书少的大人来说,这样去买书是反其道而行之,有点“吊孩子胃口”的意思,反而会刺激孩子更珍惜已买的那几本,孩子很可能会尝试着对那几本书反复阅读,其收获不见得比买全套的少。中级混搭办法,就是同主题阅读。比如历史类、亲情类、战争类……等等,在某一段时间,将同一主题的图书提供给孩子。其实,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往往会对大人主动提出这种要求:希望阅读某一种类的图书。在这网络时代,为孩子提供这些同主题的图书,只是简单搜索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但还有一种同主题阅读,就相当考验大人的水准了:把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中有不同解读的图书集中在一起。这样一来,大人只要稍加点拨,孩子就能顺着时间的脉络看到思想在不同时代中发展的轨迹。这种阅读的例子,我看到最精彩的是画家、图画书作家姬炤华先生(可惜他的图画书基本在加拿大和美国出版)在《读库》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展示了《三只小猪》在不同年代的各种作品,这些不同年代的作者对主题的各种解读,实在精彩得让人瞠目!高级混搭办法,我以为就是扩展阅读了。倘若孩子对某种内容或某种主题的书籍感兴趣,那么,同一内容、同样主题的图画书、文字书、影视、美术、甚至音乐……等等,综合在一起供孩子品尝。每种体裁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即使是改编的作品也会有不同取舍、存在不少差别。这种对同一主题的全方位解读,让孩子眼睛看之、耳朵听之、手舞之、足蹈之……这对孩子的熏陶,显然比单纯只读一本书更好,也能让孩子在重复中深入主题、细细回味。还有一种扩展阅读,是根据已读书中内容的指引来读书。比如一本讲星星的童话、小说,不妨扩展到讲星星的科普书;比如一本书里提到其他书的书名,不妨将这本书也买来让孩子读,这样也能加深孩子对两本书的理解。为什么“大胆混搭”能对思考有帮助?很简单:所谓思考,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孩子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还不懂如何举一反三时,大人帮助着找出这些“一”旁边的“三”,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明确知道“一”可以变成“三”。当孩子发现一本再好的书,也会有不同方式或是不同人来进行新的叙述、讲解,孩子会感到任何书都是一本“未完成的作品”,就能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加入其中,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轻松跃过读后感的坎儿。教育家朱永新曾说:真正的思考其实是从写的时候开始。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里,在建议儿子勤动笔写信时,也说了类似的理由。当然,这两位大家此话针对的都是成年人。但对成人都效用巨大,正好说明写作对阅读与思考的巨大功效哦!而对孩子来说,读后感,无疑是与阅读联系最紧密的写作。近一个月来,有近10个孩子在网上向我求助:到底怎么写读后感啊?而我还看过网上有标题为“影之翼读后感300字”的帖子,内容为“急需”,后面有12个感叹号……——看着这些,我更急呀!!!我得公平地说:读后感恐怕是最难的一种写作。我说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阅读就是吃饭,而读后感就是对食物发表感言——相当于美食家的境界。美食家如洪七公,才能品尝出黄蓉做的一块肉里分别由哪五种不同的肉组成,才能衍生为“玉笛谁家听落花”的雅致。普通人如郭靖,同样精美食物由他来吃,只是风卷残云一番,只能落个“牛嚼牡丹”的叹息。读后感,是将感性的阅读用文字做出理性的表达。用文字描述心理,对孩子来说本就很难;阅读中很多细微的心理变化,更是转瞬即逝。因此才有很多孩子,甚至不乏一些平时喜爱阅读、也不怕作文的孩子,惟独写起读后感却变成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阅读更多是“牛嚼牡丹”。让吃了牡丹的牛,去品评牡丹的滋味?岂不是难煞牛也!而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这吃牡丹的牛啊,怎能忍心去怪孩子读后感写得千篇一律?!要说呢,还是现在的孩子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孩子摸索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开头,讲述自己得到了xx书;中间,将该书内容简介略微改编一下;结尾,发一两句感慨“升华”全文。可见这样的读后感里,真正属于“感”的那一部分,其实一篇文章中仅仅几句话而已,基本等同于吃过牡丹的幸福牛儿感叹一声:“哞!哞!牡丹味道还不错!”更有甚者,还有的孩子连这最后的感慨都不写!目前很多书不是有专家推荐语吗?有的孩子就把这些推荐语改头换面用到读后感的结尾部分——读后感完全变成了“读后无感”。 所以,对那些害怕写读后感的孩子,我支的歪招是:那就不写读后感呗……写信吧!给书里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封信。无论这个人物是好还是坏、戏分是重还是轻,只要自己感兴趣,就给TA写。当然,也可以给这本书的作者写。是否喜欢这本书,为什么?是否有些更妙的想法告诉作者,让作者向自己学习,今后写得更好点?读后感变成写信,如此偷梁换柱,起码有如下好处:一是不易害怕,乐于动笔。我组织过几场城乡班级间的通信。在给遥远的陌生朋友写信时,没有一个孩子害怕动笔——尤其是老师保证不看、直接封好寄出时,孩子们更是群情激奋啊。二是保证原创,不易雷同:写信,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就失去了“改编该书内容简介”的偷懒机会。至于专家推荐语,内容合适时仍然会被有的孩子引用,充当对该人物的点评。但这种引用显然要合理得多。三是代入感更强,更容易激发出真情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书中文字和现实体验毕竟不同。写信的前提是要将书中人物当成真人一样(作者当然是真人)、当成远方的陌生朋友,于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部分融入书中,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关于这第三点,我想讲个故事——09年12月,深圳南山央校的14位名师,给我的14部作品上了15节公开课。我旁听的是其中王军宁老师给她初二的学生们讲的《影之翼》一课。被我忽悠着看过《影之翼》一书的人们肯定都知道,该书中的那群“影子”,其实是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孩子们。公开课中,王老师设计了一个精彩的细节:她请孩子们预习中以“我是一个影子”为题,写下一些文字:假设自己就是当年的南京孩子,自己有怎样的家庭、怎样的遭遇、最后怎么会遇害。上课时,经过关键情节共读、短剧表演等层层铺垫,气氛越来越肃穆时,王老师随机点了位女生,让她念出她写的“我是一个影子”。女生站起身,读一张粘在书上的即时贴。读到中途,她停住了。我回头看她。只见她低着头,用头发遮住半边脸,眼泪大颗大颗地流,努力张了几次嘴,可嘴唇哆嗦着,没发出声音。王老师的眼睛近视,没看清她的表情,有点惊讶地示意她继续,女生哽咽着低声说“我读不下去”。王老师再往前走两步,才看清女生满脸是泪。王老师这才明白过来,她接过女生的书,帮女生读完。课堂上,极其安静。因为除了这个女生外,每个孩子都做了这样的预习,都写了“我是一个影子”,都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一段历史之中……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如何从过去中汲取力量进行剖析,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那是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我想,那全班学生、那听课的我在内的数十位其他学校的老师,不仅获得感动,还能获得启发、激发思考。讲这个故事,并非要吹嘘《影之翼》多么出色,那堂公开课的成功,我认为恰恰相反的是它能充分说明我的一个想法:一本书,其实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当读者与作者发生强烈呼应,就会超越图书内容本身,而使一本书的存在产生全新的意义。对一本书,读者代入感越深,导致被激发的情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思考就可能越持久,持久则会深入。要产生这种代入感,当然和作者有极大关系。但和读者如何读书、是否主观上愿意去“信书”,同样有极大关系。不过,王军宁老师促使学生融入图书的这个技巧,我认为是她结合该书的特别之处和学生的年龄段而进行的智慧选择。王老师的孩子一则久经阅读训练,二则他们是初二的孩子,已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设想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于尚且懵懂的小学生或是对写作比较头痛的孩子来说,若同样让他们写“假如我是xx”,很可能他们会从一本书出发,展开幻想的翅膀,越飞越远……越飞越远……结果变成“下笔千言,离书万里”,远到飞不回来。而给书中人物或作者写信,则内容更集中,更便于掌握。因此个人认为,对于小学生、以及害怕写读后感的任何年龄段孩子来说:写信,仍然是跃过读后感这道坎儿的最佳手段。反正那几个听我说“别写读后感,就写信”的孩子,都兴奋得大呼小叫地忙活去了,迄今还没人再向我哭诉“信好难写”。借用写信的形式,让孩子勇于写、乐于写,直至最后善于写读后感——如此循序渐进,说不定孩子真会成为图书美食家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