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评析
执教:山东省平原县实验小学 王艺伟
评析:山东省平原县教研室   王晓华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51—53页。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方格纸、写有数对的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铺垫,认识数对:
(一)明确行、列的排列规则:
1、师:上课了,老师站在了讲台中央,我这是描述了自己的什么?
生:老师的位置。(师板书:位置)
师:以刚才回答问题的这位同学为例,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谁能帮他介绍一下位置?
生1:从左数第5排,从前数第4个。
生2:从右数第2组,从后数第3个。
……
师:同学们讲的“排”、“组”指的是什么?第4个、第3个又是什么意思?
生1:竖着看为一排,横着看从前往后数是第4个(学生边指边说)。
生2:这样竖着看是一组,横着看从后往前数第3个。
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一竖排称作一列,把一横排称作一行。(板书:列 行)
师:这位同学的位置一定,却有不同的说法,一一解释很不方便,这就需要表示位置时有一个统一标准。通常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师板书:从左往右、从前往后)那么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我们的座次哪是一列?哪是一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
   现在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再请第4行的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了两次?这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
   如果再请第3列和第2行的同学起立,谁又会站两次?为什么?(因为他既站在第3列,又站在第2行。)
师:按这样的列、行排列规则,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呢?
生:他坐在第5列第4行。
{评析:由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位置,说法不一,感到不便,这时介绍行、列的规定,自然巧妙,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

2、师出示课本51页情境图:

师:去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其中少年军校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瞧,他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
   站在同学们的角度观察,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从左数第一竖排是第一列,从前数第一横排是第一行。(学生上台边指边介绍)
师:谁能说出小强的位置?小亮的呢?
生1:小强站在第3列第2行。(师板书)
生2:小刚站在第2列第4行。(师板书)
(评析:利用军校夏令营队列训练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为学习的载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1、师:如果用一个圆点代表一个小战士,刚才的队列图就可以用这样的点子图来表示 。你认为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1:这样表示更简单了。
生2:这样比刚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数出了几行几列。

生3:……
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小亮在第4列第3行,你能找到他吗?(生上台按要求分别指出各自的位置)
同学们能说出其它几位同学的位置吗?谁愿意上台帮老师做一下记录?
(学生说出其它几个同学的位置,一同学在黑板上做记录,很明显同学们说得快,他记录得慢,表现出着急无措的样子。)
师:你在记录时有什么感受?
生:这样表示同学们在队列中的位置太麻烦了,如果有种简便的表示方法就更好了!
(评析:通过说、写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到文字表述的不便,促使学生产生探求表述简便形式的动力)
2、师:是啊!数学的一大优点是简练。我们能否把表示位置的的方法也变得简练些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简练的方法表示小强的位置?组长负责做好记录。
(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可以用“第3列第2行”表示。
生2:也可以用“3列2行”来表示。
生3:用“3L2H”表示,L表示第几列,H表示第几行。
姓名 列数 行数
小强 3 2
生4:我用表格来表示。                        
生5:用3   2表示更简单。
生6:用3   2表示不行,别人会以为是32。
生7:那在3和2之间加个“、”。
生8:不行,别人会以为是3.2。
生9:可以在3和2之间画条竖线或画条横线,把“、”换成“,”也行。
生10:我同意这个同学的做法,用3,2表示小强的位置很简练。
……
师:小强的位置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3和2之间用逗号隔开,并用括号括起来,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的是第几列,第2个数表示的是第几行。
3、导出课题:
师:小强的位置可以用2个数,也就是数对表示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评析: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合作研究表示位置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老师再介绍数对的表示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本节课不可或却的环节。教师的施教恰倒好处。)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用数对表示位置
1、师:怎样用数对表示小刚的位置?
你还能用数对表示谁的位置?
小明的位置用数对(5,5)表示,你能找到他吗?
师:看来,我们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的表示物体的位置。
师:同学们自己的位置也能用数对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写上表示自己座次位置的数对,并在反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书写,师收集起来,全班交流。)
      先读学生姓名,学生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先读数对,学生判断是哪位同学,并验证与书写的姓名是否相符。

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名字叫“找位置”。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一个写有数对的纸条,同学们先仔细想一想,这个数对表示的位置在哪里?然后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老师说开始后,快速走到你的新位置上坐好,比一比,谁的动作最迅速!
(学生根据数对找自己的新位置,但会有3位同学遇到麻烦,因为他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用数对确定位置
的数对分别是:(2, )、( ,4 )、( , ))。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新位置的?
生1:我拿到的数对是(5,2),所以我就坐在了第5列第2行的位置上。
……
师:你们三个遇到了什么麻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1:我拿到的数对是(2, ),我只知道坐在第2列,却不知道坐在第几行。
生2:我的数对是( ,4 ),我只知道要坐在第4行,却不知道坐在第几列。
生3:我遇到的麻烦最大,既不知道要坐在第几列,也不知道要坐在第几行。
师:看来,一个数是不能准确表示具体的位置的,只有给出数对中的两个数,才能帮助我们确定位置。如果给你三个一个机会,补充完整数对后并坐到你的新位置,能做到吗?
(生自己选择数对中所缺的数,并坐到相应位置上)。
(评析:通过读、说、判断以及“找位置”游戏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新知,更好地体会数对的意义)
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1、师:如果老师用线把圆点连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方格图,和刚才的点子图相比,又有哪些好处?
生1:这样就现简单更清楚了。
生2:用线连起来后,再找第几列第几行就不容易数错了!
师:你能在方格图中找出小亮的位置吗?
你还能在方格图中标出小强的位置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后,同桌交流。)
2、师:下面是学校附近的地图,你能说一说下面各建筑物在地图的什么位置?
(学生依次说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师:请你观察表示位置的这几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邮局、银行在同一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就相同。
生2:图书馆、公园在同一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就相同。                     
……
师:如果给出的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那说明了什么?(在同一列)
如果给出的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又说明了什么?(在同一行)

3、师:星期天,小明到游乐场去玩,下面这些数对分别表示他曾经去游玩的景点位置,你能说出他去过哪些景点吗?
(生分别说出各数对所表示的景点)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感受?
生1:用数对表示位置很简便。
生2:用方格图表示队列很清楚,很简单。
……
(评析:借助学校附近建筑物地图、游乐场景点图,感受方格图表示位置的优越性,学会由数对确定位置,发现数对中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感觉用数对表示位置非常简便。
……
(评析:通过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收获,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四、首尾照应拓展延伸。

师:这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队列图,站在同学们的角度,你已经知道小强的位置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如果,你就是小强,现在你就站在队伍中,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观察,又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小强的位置呢?请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并说一说你的理由。下课!
(评析:课堂学习就要结束了,但学生对新知的思考“小强如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仍将继续,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设计科学合理)
(总评: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教学过程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科学合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比较到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7: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