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让网络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19 21:12
标题:
让网络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让网络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李秀芬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东方小学
摘要: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的传播,很可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但这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又犹如一柄双刃剑,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作为德育工作者,要看清形势,找准原因,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更多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通过网上交谈给学生拓展一片自由、平等的空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与归属感;还要找准共性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且在工作中寓教于乐、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贴近学生实际,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 德育 创新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将孩子与网络隔绝,一味地“堵”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会激起孩子的更强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一味的放任自流将更加危险。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也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其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暗流,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更是严峻的挑战,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新的难度。
一、研究背景:
网络的资源无限,探索无限,对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后认为有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调查显示:
①上网的目的中有37%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有2%的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网站,35%的同学上网主要是聊天;22%的同学上网是为了查学习资料, 4%的同学上网是为了制作电脑作品。
②上网的时间中有46%的学生每周低于8小时,18%的学生每周大于8小时,4%的学生经常出入网吧。
……
二、策略:
网络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带着这种思索,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下面将本人德育工作的做法作一个小结:
(一)、明辨是非 积极引导
利用主题班会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认清美丑,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和文明的上网习惯;引导学生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组织学生参加“争当文明小网民”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上网与学习、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等关系,教育学生远离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尊重了解 热心参与
在网络世界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属于年轻头脑才能萌动的想法、做法,了解这些想法与做法中需要加以修正的方面才可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当然在网络中,他们也不希望接受老师及校领导的“监督、管理”,使他们失去这份难得的轻松。所以,为了更多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我以过客或虚拟的身份看他们在网上灌水,了解完全自由时的他们,试着以网友的身份利用E-mail与学生聊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更多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谈天说地,通过交谈给学生拓展一片自由、平等的空间,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与归属感。在网络上和学生交流时,我也比较随便,只把自己放在比他们多些阅历的旁观者身份上给他们我的观点,不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而是一个先锋官在探明前路后回来引领大部队共同前行,这样使我与学生聊的内容很宽泛:从读书体会到对生活的看法,从对同学的评价到对老师甚至是学校工作的看法……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19 21:13
(三)、内容实在 贴近生活
在同一年龄阶段或同一学段,学生出现的问题用一些是共性的问题,总是一对一的开展工作浪费很多精力。我在校园网站上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栏目,突出校园网络的德育辅导功能。在页面设计、文章选择上我都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利用专栏将学生们的看法,尤其是将刚刚离校的“老”生感受登载出来,他们的现身说法更为贴近学生实际,他们提供的方法也便于在校生学习操作。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生由原来被动地不得不学变为主动地要求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净化了心灵,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四)、寓教于乐 大胆实践
遵循计算机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在学校计算机网络上认真遴选一批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和学习软件,通过计算机开展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等活动,满足青少年学生网上学习和文化娱乐的要求。
我校在京杭大运河附近,但学生对运河的了解并不多。我们把“古老的运河”作为一个教育主题,指导各年级学生去考察身边的环境,去实践去参观,搜集有关资料。此主题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生长环境联系较为密切,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鼓励中高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建立小组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集中集体的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各小组可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地设置栏目,如学习园地、知识窗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开展学生小组网页评比活动,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使网页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网页内容更加丰富,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又能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更使他们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五)、典型事例 力求创新
我在具体的教育中摒弃过去那种说教式和口号式的工作方法,寓教育于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真正的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在两难困境的抉择中。我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学生上网搜索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冲突,开展课内“道德法庭” 活动,让学生做自由选择审判方和辩护方开展活动,启发学生的认知判断,认同道德规范,让未成年人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素质的外加到内化,由内化到外烁。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19 21:13
三、思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尽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观
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德育活动缺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学校德育活动往往囿于课堂,把思想道德当作纯知识的倾向严重,只强调抽象的思想道德原则,不重视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精神、人格的培育,必然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分裂。未成年人正确思想的确立,良好道德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外在的教育、引导乃至灌输,另一方面更需要激发他们的内在的主体自觉,这两方面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调查发现,小学生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和内容趋向组织化、单一化,少先队活动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学生是“客体”、“旁观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这种忽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正是造成学生言行不一、缺乏责任感等道德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评价观
学校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由于现行教育改革远未摆脱应试体制的模式,致使素质教育推进任务艰巨,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始终受制于社会、家长及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对学校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就可“一俊遮百丑”,学校就被认为是“好学校”、“先进学校”,不愁生源,不愁发展。在此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德育优先”、“德智并举”困难重重,不少学校重教书轻育人,表面上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背地里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成了软道理、软任务。学校思想道德水准的降低,造成不少未成年人学生思想道德滑坡,而行之有效的体验教育,在经费、精力、安全等条件的限制下,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三)大局观
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社会合力尚未全面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的广泛性、复杂性要求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但目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健全,结果是“学校教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口径相互矛盾,让未成年人无所适从,未成年人的基础文明教养、人文素质,以及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诚信与合作意识、“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等现代理念亟待加强。
四、结束语
总之,利用网络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作为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找到行之有效的驾驭网络之道,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
作者:
春暖花开coco
时间:
2018-3-27 10:12
你好,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