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     刘东伟

      2012年4月我们课题组向甘肃省育科学研究所申报了《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的研究》的课题。2012年5月,该课题获准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规划课题,批准号为【2012】GSG320。2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现汇报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是在新时代——信息时代和新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历史远离现实,它无法像历史、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再次去经历、去体验。人们只能凭借前人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去想像历史、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而这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信息技术改变了这一现状,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快速便捷地使学生观看到大量的与历史内容相关的音像动画等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历史的原貌,“再现”历史的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可以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各个器官去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探索历史。因此,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效整合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依据。
(一)核心概念
1.信息技术
我们现在常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即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
2.整合
即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教学结构理论: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学系统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学生则通过实际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
4.研究性学习理论:即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工作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25 | 只看该作者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活动的改革。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能力素质。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教育现代化。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动历史课程数字化资源软件环境创设。
(二)研究内容
1.分层次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的整合研究。
2.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四、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课题所涉及的理论、实践等方面内容,深入细致了解,收集并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调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发展的可能性,总结筛选具有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经验、方法的成分,为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初中历史课程教与学模式及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经验原型和基础。
3.实验研究法:在本校选择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做对比,分别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然后进行对比,揭示因果关系,为课堂教学提供备选样式,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个案研究法:对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进行研究,挑选出一些典型的有利于开展网络教学的内容,然后对它们进行网络环境与整合的教学设计,再根据课时的设计方案做好网络环境资源的开发,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并使之与课程内容相匹配。最后投入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加以改进和定型,最终形成初中历史新课程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的现代教学模式。
五、课题实施步骤(2012年4月—2014年4月)
(一)准备阶段(从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
具体的阶段任务:
1.2012年4月—2012年5月:
(1)选题并进行课题论证,撰写申请书和开题报告;
(2)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人员;
(3)建立课题组档案及课题组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
2.2012年5月—2012年6月:
(1)准备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书籍、学习资料和电教器材。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和资料,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细化研究过程,提高可操作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31 | 只看该作者

(3)确定实验对象,做好开题工作。
3.2012年6月—2012年7月:调查研究、分析现状。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认识,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时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初步了解影响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有效发展的主要因素;
(2)撰写前期调查分析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修订研究方案。
(二)研究阶段(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1.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主要研究初中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的策略与优化“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创设策略。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
具体做法是:
(1)改进教师主导的历史课教学模式。对2012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八年级学生的历史课教学,以“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进行实时评价,督促教师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实效。用足用好学校资源整合后配备的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设备,通过使用课件、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历史课学习模式。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之后,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校园网络、学科网站,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导演,去引导、去准备,去纠偏,去点拨,去引导学生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实效性。
(3)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形式灵活的高效课堂建设。主要是用好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实现师机交互、生机交互、师生交互,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达成度。用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发动师生共同收集历史教学的优质资源,建好资源库,为历史教学方式改革提供素材。通过开展整合课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观看名师教学案例、了解历史背景,明确历史线索大事,自主完成相关章节的练习,开展网上测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总结研究过程,提炼相应成果。按照边教学、边发现、边研究、边改进的办法,及时总结教研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2.从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结合课堂教学质量大赛,积极交流研究成果,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在课题组内推广。
(三)总结阶段: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1.2013年12月——2014年1月主要整理总结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⑴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环境的优化。
⑵历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创设。
⑶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
⑷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各方面的经验和不足认真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提供素材和方法。
2.2014年1月整理编辑研究成果。
3.2014年2月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4.2014年3月撰写课题研究结题申请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36 | 只看该作者

5.2014年4月组织课题研究结题工作,聘请专家进行结题签定。
六、研究的主要成果
经过2年的研究和实验,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和实验效果。
(一)掌握了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历史课教学,主要做法: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如在学习开国大典时,李兴勤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几张黑白的照片:毛主席、朱德、天安门,学生一下被照片中的熟悉的人和场景吸引住了。此时教师说:“同学们看到的一切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内容一模一样,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北京天安门,去感受一番当年开国大典时的壮阔,好不好?”同学们一致响应。接着播放录像资料,观后,请学生们准备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和自己看了之后的感受。通过播放录像,还原历史真相,创设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地看,细心地体验,争着尽情地说……。由此可见,恰当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较好的培养。
(2)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重点。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突破教学难点。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们曾经做过对比试验。在1班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45名学生有40名能马上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而在没有运用媒体手段的2班,学生则要多花15分钟的时间进行强化记忆,课后检测仅有25名同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3)利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渗透情感教育,落实三维目标。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通过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视频资料,使活生生的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在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这些都不是普通教师仅靠语言、书本能够达到的效果。
2.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整合课的层次与水平。
积极开展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知识是海量的,仅靠教师把知识处理好,再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也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发展。我们借助Internet网络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知识,教会学生参与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基于Internet的网络学习。通过教会学生用好互联网上的历史教学网站,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和领域。历史教学网站里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只要知道它的网址,就可以随时访问,获取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41 | 只看该作者

(二)探寻了实施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整合的原则。
总结出的主要原则有:
1.分层启发性原则。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针对各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得到充分发展,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
2.开放自主原则。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与传统的历史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可以向学生提供多样的、多元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丰富的信息源,使历史学习内容更具开放性。
3.合作分享原则。从教师角度来说,要使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更高效,就需要教师间的共同合作,相互分享。从学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整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他们往往协同合作,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制作出历史学习的课件,完整的课题报告、历史学习网页等,而这些学习成果的合作分享,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1.交互式学习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学生个体或小组跟着计算机屏幕出现的问题操作、思考、讨论,教师要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
2.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学习,可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讲授,也可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相关站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四)积累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整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1.电子教案资源库。电子教案就是将原来纸质载体的教案输入到电脑中,并以WORD文件格式保存。这种基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设计的电子教案是覆盖全部新教材章节的系统化教案资源。教案的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要求开校初每位教师按照备课组的分工,上网精心收集教案,按照学校教导处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不断修订完善,开校初汇总共享。在新学期教学中,各位教师按照自己教学需要,补充知识点、突出疑难点,抓住考点重点,大大提高教案的实效性,通过用好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节约了备课时间、备课纸张,精简了备课程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永久保存的珍贵资料。
2.电子学案资源库。在落实备写电子教案的同时,教学实践中我们推行了备写学案、用好学案的实验。每个学案的栏目主要设置为课程标准、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自主测试、学习后记等栏目,采用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和学习反思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子分工备写、网络合作共享,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教学进度,消除了教师之间的差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了班级之间均衡发展。
3.电子课件资源库。实现学科整合,离不开优质的电子课件资源。在备好教案、学案的同时,我们实行教师工作分工,把一些比较适合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境况下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Aurthware、Flash或网络形式的课件。我们按步骤推进,要求同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发适应每个年级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开始前,把各个年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汇总后建立资源库,上传到校园网,优质充足的教学资源的为上好课、开展课题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21:29:46 | 只看该作者

(五)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得以提升。陈吉福老师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在连续3年位居全县第一。课题组三位教师在市、县级级示范课、公开课、在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课题组教师还结合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整合实践撰写了6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并有8篇论文获省、市级奖项。刘东伟老师的论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在《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发表;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五要”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2期发表。论文《激发初中学生历史兴趣的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4期发表。陈吉福老师论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发表于《科学时代》2014年第四期。安冬霞老师的论文《运用多媒体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在《科技时代》2014年第四期发表。贾永脉老师的论文《当前义务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三大课题》在《西部教育》2012年第五期发表。刘东伟老师的论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窦长保老师的论文《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安冬霞老师的论文《多媒体让历史课成为有生命的课堂》、贾永脉老师的论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初中历史课教学改革》等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甘肃赛区中获得三等奖。刘东伟老师获2012年国培计划优秀学员,刘东伟老师《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获全国多媒体信息技术大赛张掖赛区二等奖,多名教师的教学课件在县级课件制作大赛中获奖。
七、研究反思。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是提高整合课实效的关键。只有历史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了,教师才能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历史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使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并透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开展一体机使用培训,依托县教育信息网网上培训资源,开展全体历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奠定基础。
2.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提高整合课实效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信息素养因地域、个人成长环境、个人学习基础的原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水平,课堂学习效率就高。
3.实现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是提高整合课实效的发展方向。要加强历史教师与电教计算机等教师的合作,充分发挥校园网、学校微机教室、一体机的功能,是提高整合课水平的必要条件。要进一步发挥课题攻关小组的作用,在班级一体机、学校主控室安装畅言教学软件,下载电子书等形式,以优质的资源、优质的教师服务,发挥群体的合作功能。要积极开展地区间、学校间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学习交流,可减少或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实践,提高整合实践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9: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