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写作论文让信息技术为习作教学撑起一片晴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2: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写作论文让信息技术为习作教学撑起一片晴空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习作资料的收集,信息的提取,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景,使习作素材真实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培养学生抓住细节观察、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改变习作评改的单一性,拓宽习作评改的渠道和空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点评、修改,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文章。总之,合理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为习作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习作教学撑起一片晴空。
关键词:高耗低效;丰富素材;再现场景;互动点评交流。
论文创新点:探寻习作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传统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突破传统习作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为习作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提起写作,在孩子心中一直是一件畏惧的事,孩子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而对教师来说是一件头疼不已的事。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到讲评,老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收效却甚微,经常出现“师高耗,生低效”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让我们的习作教学也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孩子的眼球,像玩游戏一样让孩子投入,一样富有激情呢?正是信息技术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这一现象的改变成为可能。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点燃孩子的习作热情,有效掌握写作方法,为作文教学撑起一片晴空呢?
一、 开渠引源,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生活经验是学生进行习作的必不可少的素材,有了亲身的经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接触面较窄,生活经验少,他们往往通过获取间接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见闻,以此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从何而来?以往我们是通过阅读、参观、访问等形式来获得,而这些生活经验地获得需要学生亲身去体验获得。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快捷、更为广阔的渠道。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各种信息,获取各种知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习作3“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道美食”,要求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教材只提供了一篇写美味的范文,没有具体的图片。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学生缺乏鲜明、具体的感知,无法抓住美食的特点写具体、生动。而信息技术能将大量的图片、文字、声音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获得鲜明、形象的感知。因此在上课的前一周我就要求学生或亲自制作一道美食,再把美食拍摄下来;或上网查找各地美食的图片、制作方法;或拿起照相机上街拍下各种美食、风味小吃;或访问店主、厨师这些美食的制作方法、美食文化并录音下来……接着在下一周的习作课上,各小组分别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他们的收集资料,有的学生还把美食带到现场邀请同学一同品尝。这一过程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观其形,辨其色,闻其香、尝其味,并了解了制作方法。学生观之有序,写起作文来言之有物,具体形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2:13:3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习作的题材由教师事先收集与之相关的网上信息、各种图片建立专题教学信息库,也可以要求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积累习作的素材。如苏教版9册习作3以《秋天的叶子》为题写一篇作文,既可走出户外采摘形态各异的树叶,也可上网收集各种更为奇特的叶子丰富习作素材。再比如针对生活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我通过网络下载了大量有关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资料、新闻报道以及相关评论,并经过筛选、归类、整理,让学生阅读。在教学中由于富有针对性,学生很快获得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并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出改进的建议。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改变了我们以往习作教学的单一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开渠引源,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的积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既有利于学生习作知识、方法的掌握,又使学生的收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        再现场景,展现细节培养想象。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生活经验的积累,但是写起文章来依然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观察不够细致,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有的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情景已逐渐遗忘,自然不能写具体。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处理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将写作素材以图文并茂、声形合一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能较为完美地将各种生动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学校每年都举行校运动会,这时不可多得的习作素材,于是我布置了作文《精彩的校运动会掠影》,但我发现交上来的作文不尽人意,许多运动会上精彩的瞬间,无法抓住细节情景写生动。于是我把校运动会上拍摄的录像经过剪辑,把许多精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开幕式上各个方正入场式的热烈场面,有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你追我赶、鼎立争先的瞬间,有拉拉队员们欢呼呐喊的激动人心的情景,有后勤工作人员默默无闻为他人服务的感人画面……这些情景的再现,再加上老师语言的渲染,仿佛把学生送回了比赛的现场,并且反复播放一些精彩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精彩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情,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不吐不快,写起文章来也得心应手,言之有物。
在我们习作教学中许多习作的指导都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如一场精彩的拔河比赛的视频,曾经上过的一节富有特色的主题中队课的录像资料,“六一”游园活动的欢乐场面的照片……这些场景的再现使习作素材真实、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何愁学生不想写呢?
三、        改变习作评改的单一性,提高学生鉴赏、评改水平。
上好习作指导课只是习作教学的一部分,在习作教学中评改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时间都到哪儿去了,都在埋头苦改作文中去了”,可见习作批改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是件苦差事。但是却收效甚微,殊不知许多学生一收到作文薄,只看看分数和等级,就塞进书包中,教师修改和评语连瞧一眼都没有,教师一番心血付之东流。如何让学生共同参与到习作的评改中去,拓宽习作评改的渠道和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习作评改的模式,提高了评改的有效性。
优美佳句、段落的欣赏:以往的习作讲评课,一般都是由教师或学生读一些优美的段落、文章,让学生欣赏。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高度集中,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效果很不明显。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少教师便把优美词句,段落,甚至整篇佳作通过屏幕展示出来,一起来欣赏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或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的,也不断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2:13:39 | 只看该作者

病句、病段的诊断、修改:教师在习作讲评课上,针对本次习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收集一些典型的病句,病段,通过屏幕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诊断,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建议通过电脑操作进行现场修改。这样的评议、修改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师生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容易明白自己作文的缺点和不足,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评改的有效性。
QQ空间、博客、微信等发表、互动点评:通过评议、修改,教师可把学生的作品在班级博客、QQ空间、班级微信群当中发表,利用网络互动点评、修改。学生也可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做精彩、简洁地点评,教师还可把一些优秀的作品发表在校园网站上。这样的形式新颖、灵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评议的积极性,在相互的交流与评改中,学生渐渐地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如何去鉴赏别人的作文。在不断的磨砺中,学生习作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
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使师生的交流、评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可把自己的作品提交给老师,老师和同学及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修改,写出自己个性化的作文。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了习作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极大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注意要合理利用好信息技术,不可盲目地依赖信息技术。要知道任何信息技术地利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生活,增加他们的阅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信息技术给我们的习作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为习作教学撑起一片晴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