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和报复社会事件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和报复社会事件的思考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中心校   秦子凤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性事件和报复社会事件芸芸众生。细析原因,无非是中国对独生子女孩子教育存在的巨大漏洞所引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孩子们严重缺乏“磨砺”和“苦寒”类的挫折教育。
【关键词】:挫折教育  抗挫能力  心理健康  教师待遇  绩效工资

一、挫折的定义
“兵挫而地削” “河九折注于海”,“挫折”一词,广言之,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狭义则为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使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凡人的一生,挫折无不与之相伴,尽管学生历事尚少,但也会遇到挫折,如考试成绩不如意,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等等。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可以把人百炼成钢,也可以把人压得粉碎。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意志顽强的人,会把它看成是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而内向、过激、承受能力差的人,便会做出自杀或是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
二、当今青少年抗挫能力的现状及浅析
案例一:2005年4月30日,高考在即,北京延庆县一中高三学生郭某因害怕考不上大学而自杀。
案例二: 2009年4月,河北石家庄的23岁女大学生刘伟因求职不顺跳水自杀,留下满纸“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的几本日记和孤老无依的母亲。
案例三:2014年4月29日,湖南郴州桂阳县欧阳海镇中心完小刚上完三年级的9岁的小斌(化名)用自己的红领巾勒死在宿舍。
案例四:一个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任教的22岁长得漂亮、工作出色的女教师马某,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
案例五:2014年7月15日,25岁的湖南省衡南籍欧文生因赌博输钱在广州301公交车上故意纵火,导致2死25伤,8人重伤。在接受审讯时,还交代了破坏高铁的事实。
……
类似于以上的小学到大学、到走向社会找不到工作,或找到工作后感觉压力过大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媒体时有报道。而因为一点小事离家出走,因学习压力重而精神分裂,因与周围的人发生了一点点不愉快而大打出手等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六十年代前的孩子所受的苦难自不必说。就说七十年代的孩子吧,过的是食不饱,衣不暖,五、六岁就得下地干活,上山放牛砍柴的生活,摔伤、刀伤,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意外,有几个孩子的手上、身上没留下劳动的疤痕?在家中,那是绝对的爷爷、爸爸说了算,说东不敢西。而当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生活变好了,家中人人把他当“皇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所以,他们除了看电视,不用干任何家务。即使有的家长叫孩子干点活,他们也会找出“谁谁谁又什么都不用干,我为什么要干”的理由拒绝,有的孩子甚至只一个“玩”字,连作业都不完成。角色实现了变换,父亲变成了儿子,爷爷更是变成了孙子,时时处处呵着护着,以孩子为中心。这样溺出来的孩子经受不了半点生活的打击,因此,青少年自杀性事件和报复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这已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他们为何如此脆弱?笔者认为归结于四个方面: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盲目参与他人的家庭教育,而碍于“面子”的中国人只好对孩子妥协;二是家庭教育的偏差。家庭的过分溺爱和代劳使孩子没有经受任何风雨;三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因为独生子女生命“珍贵”,太过重视安全,学校和教师只好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使学生严重缺乏到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磨炼的机会;四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不够重视,地方政府部门歪曲中央政策,对教师的过分苛刻,致使教师带着不良情绪和心态教育孩子。媒体的参与对教育的宣传过于反面,没有站在教师利益、国家发展角度出发。以上种种原因致使孩子的抗挫能力太差和从小心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如果采取自杀行为,就会酿成个人家庭悲剧,而如果采取报复社会行为,则是大范围的无辜者家庭及至国家遭受沉重损失。所以,当今教育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太有必要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6:14 | 只看该作者

三、孩子经受挫折教育的现状和策略浅见
(一)不要让社区的盲目参与变成孩子的“保护伞”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然而,走入社区,你常常会看到教育孩子的种种负面,如一个顽皮的孩子知错不改,家长用合理地惩罚方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可周围的那些“热心”人士总会埋怨家长说:“孩子还小,长大了会懂理的。”或是将孩子一把拉走,还哄孩子说大人的这种行为如何如何不正确。孩子本来就小,不懂事,哪知谁对谁错?还真以为是对自己严格教育的家长做得不够正确呢。所以,这种爱管闲事的“积极分子”,不要盲目地在他人的家庭教育中搅混水。再如在一些社交或是其他公众场合,孩子犯的错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程度,给周围人群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来当场教育起的作用是最有效的,多数家长却是一笑而过,非常“理智”,因为他们碍于中国人的那种所谓的“面子”,硬是忍下来了,过后也只字不提,采取了不教育的方式,因此,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今天犯的错有多大的不良影响,大人也失去了一次怎样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好机会。所以,这种被社区娇惯出来的孩子只有自私,只想着自己,而不管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什么不便和伤害,他们一旦步入社会,这样的行为会遭到周围人群的不满,造成不合群,甚而孤立无助,最后在压力下选择死亡。因此,要从整体上提高国人的意识,不要擅作主张,太过热心地参与到他人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是社会的一员,不是私有产品,他们将来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份子,即使参与,也要以教育为目的,以服务大众为目的,让孩子分清是非,知道怎样做一个社会的合格品。社区居委会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区内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指导家庭教育比较失败的家长工作,所有人都必须清楚认识,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成为了社会的“爆炸品”,那么他就是整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影响到社区乃至更大范围人群的不安宁,所以教育绝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小事,而是所有人的大事。
(二)家庭严加教育,炼就孩子的韧性与坚强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造就了中国无数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人人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人人“唯他是从”,走入幼儿园、学校、社会,那么到底要“唯谁是从”?于是,被家庭“捧”出来的、受不了任何打击的一代就这样造就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以铺天盖地的表扬代替批评,逐渐的,美国的这种教育理念随着中国的开放涌入中国,强调老师和家长们也要以表扬为主,于是,家庭和学校给予了孩子们无数的赞扬和肯定,忘了“严师出高徒”这一老本的中国人这种崇洋媚外的家庭教育方式,致使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然而,迈出学校第一步,孩子们看到的便是社会极度的残忍面,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作压力太大无法完成,领导再也不是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的父母,他们动辄严厉批评甚至“炒鱿鱼”,面对复杂的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对无法突破的困境,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下去,没有豁达的个性灵活应对,不具备抗挫能力和竞争意识,相信谁都会服从他,时时处处以他为中心的那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所以,只好在万分无奈之下留下那一本本“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的日记本后选择自杀。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好人。”这含有深刻道理的古话,不应在今天废弃,做错了事就应该得到惩罚,惩罚就是一种良好的挫折教育,从小经受过惩罚的孩子不会遇上一点点小事就想到自杀,他们会积极接受挑战。而且,严格教育的家庭绝对不会出现忤逆不孝的子孙,据我所悉,那些千依百顺 “捧”出来的孩子,从“温暖”的家庭和学校步入了社会,一事无成,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每天还要向纯朴善良的父母伸手要钱,不给的话,则用棍棒和刀威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种种行为,不能不说是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孩子严加教育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可以使孩子摒弃任性和脆弱,使孩子的韧性与坚强得到充分锻炼,家庭的严格教育能提高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对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的必要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6:19 | 只看该作者

(三)别让“安全”成为学校教育的桎梏
现在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在社会和家庭中受着不尽的呵护,学校本来就是练就学生各种本领的地方,可现在的国家政策、媒体宣传致使教师们也不得不把孩子们当成花朵,置于温室,不要他们在室外接受阳光照射和风雨洗涤。拜社会舆论和媒体所赐,“安全第一,教育其次”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的心中。社会实践活动本来是孩子受到挫折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失败的经验。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为了出现不良状况不至于让家长找麻烦,不至于让媒体做报道,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班主任谁都不想没事找事搞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教育大纲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这类活动,那也是形式主义,名不副实。课余时间,为了安全以及纪律,“不给爬树”“不给追逐”“不给……”的声音不绝于学生耳,因此学生的骨头都变得脆弱了,磕不得也碰不得,稍不小心就骨折了。要使教育大纲与教学实际相吻合,学校扎实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政府必须制定严格的学校和教师的保护措施,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不要搞形式主义的鬼把戏,视教师如粪土。国家教育决策者必需懂得教育,应该从培养孩子适应将来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教育政策,不能闭门造车。媒体的参与应该从有利于教育的方面出发,不要做许多无谓的,甚至是有悖教育发展的宣传,这样的宣传使得家长们“大开眼界”,哪怕是在家中所受的一丁点鸡毛祘皮的伤害,与学校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事情,家长们的第一反应也是想着找学校负责任,似乎孩子的教育只与学校有关系,与家长及其他因素完全无关,这样的结果必然使教师消极倦怠,每天不是要以把学生教成怎样的合格品、优质品为己任,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饭碗,以学生不出事,把它们教成倍受保护的“陶瓷品”为宗旨。这样的学生之所以会说社会残酷,他们在国家、家庭、学校的护翼下,从来没经过风雨,如何能见到彩虹?
(四)将提高教师待遇落到实处很有必要
网络、媒体不时听到国家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的报道,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教师们永远处于“臭老九”的地位,因为人员之多,因为只看到每月工资数额之大,因为教师们有两个假期,因为不能快速直观地看到教师为国家创收了多少等等种种令他人或许是政府部门“不满意”的现象,使得教师从“臭老九”沦落到比妓女还低的地位。什么“享受公务员待遇”“绩效工资”都成空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最崇拜的就是老师”这些堂而皇之的言语,华丽光彩,其实教师是“白望富翁”、是“白领簇”、是“月光簇”才最正确,因此,常听教师们抱怨:“下辈子捡狗屎吃都不要再做老师”。国家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规定一片大好,但到了下面政府恐怕完全变味,把教师原来每月发放到手里的生活补贴扣留下来,半年或一年发放一次,美其名曰“绩效工资”,教师们个个抢得头破血流,伤筋动骨,而多数人拿回的却是没有扣出的多,这叫什么绩效?这怎能不叫教师们怨言一堆堆?北京、上海专家来讲课,总谈到什么奖金一学期上万元;经济发达的广东所实行的绩效工资确实是政府另外发放,也有上万元一学期,而我们这的教师,生活补贴到底被扣留了多少?教师们都没看到一个准确的数字,作为乡村教师的我们,还说财政会另外给山区补贴,结果拿到手的还是没有县城教师的多,根本无法理解这个所谓“绩效”的概念。教师住的是学校人走即退的公用房,窗户老化,开窗透气担心玻璃会掉下去伤到学生,申请更换,结果上级部门说只能教师自己出钱更换。今天换了,我明天走了,那我是拆窗走人呢,还是问后住者要钱?政府的这种“尊师重教”行为真的太苛刻了!可怜的教师们除了那点可怜的死工资,没有半毛钱福利,连最基本的“吃饭、住房、看病、孩子上学”经费无法维持,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不重视吗? 恐怕那些“上课不讲课下讲”的行动也是这样的“尊师重教”所逼出来的吧!“什么样的教师就能都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必然的真理。形势逼得怨言堆堆的教师能有心培养学生?能培养出心态好、积极面对社会的学生?所以,教育是服务性行业,而且是影响深远、关系国家未来命运的服务性行业,不是税收部门,今天收税多少,可以直接入国家帐目、马上看到业绩的行业,不能以常规事业性单位的高度来要求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育的长远意义。地方政府部门不应该视国家政策于不顾,歪曲党中央旨意, 视教师于社会累赘,要从根本上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不能千方百计钻政策漏洞,巧立名目,克扣教师工资挪为他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