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4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摘要: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是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合作;主体;创造;程序;评价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对合作学习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合作的时代,合作会让团队强大,合作可以取长补短。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过程。它的基本做法:依其任务或学生学业水平、心理素质、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个人目标的特定情景,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的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性的统一。其现实意义主要有:
一、创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的活动,座位统一的"插秧式"编排,回答问题时统一的举手姿势,甚至连坐姿也作统一要求。每个孩子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并被要求努力地理解黑板、书本上的内容或完成老师预设的一些问题,完全被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
(一)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中,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其中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所有这些,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这样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中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课本中几乎每个数学公式、原理、法则、性质等都有着清晰阐述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淋漓尽致"地讲解,那些常常令人充满兴奋和富有挑战的思想,就会由于我们的老师的"倾心倾力"而被甄没。如果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这些公式、原理、法则、性质形成的过程中,在相互合作中彼此进行交谈、倾听、解释、思考、反思,在观点分享与协商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之内"畅游"科学家几十年的经历,油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我也能行"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而且学生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43:39 | 只看该作者

(三)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
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更进一步,许多在当前的认知水平下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学生们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
二、引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一)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1.同桌合作
由自然班级中异质搭配的同桌两人组成。这种合作方式,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易操作,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如同桌互相合作寻找公式、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检查作业等,也可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的讨论解决。
2.小组合作
“小组”一般是由邻座4至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这是最常用的分组方式。一个教学班可分为4至6组。这种编组形式,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合作学习应在教师整体教学思路的指导下,与全班的学习进程同步。这种形式尤其适合于我们的初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在小组合作之后,可以展开组际之间的学习竞争,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一课,小组成员每人收集一些关于长城的资料,然后把各人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小组合作写一篇颂扬长城的文章。组与组之间可以比赛,看看那一组的文章写得更好。
3.邻近合作
邻近合作是一种校外的学习形式,主要是由邻居或家长关系密切的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一般2至4人为宜。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或选择较负责任的家庭作为学习的地点。
(1)给小组命名。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议定,一般有一定的内涵,或者代表该组成员的思想、观念、目标、意愿等,如雏鹰小队、蜜蜂小队、探索号……
(2)给小组立标。一般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议定,它可以是一座奇异精致的造型,也可以是一面色彩艳丽的旗子,或者是一张小组成员的"全家福",利于组与组的识别。
(3)成员分工。根据学习活动需要设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督查员、联络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主持人"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管理、协调关系、控制进程等工作,如对各成员之间交流的方式选定、对讨论音量的调控、注意各成员之间情绪的变化等;"记录教学法研究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情况,并总结学习结果;"汇报员"向全班汇报本小组学习结果;"督察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督促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联络员"负责与其他小组联系,争取帮助,使组与组之间相互激励,力争上进。
每组成员的分工,经过一段时间后轮换。合作学习小组隔一段时间也要重新组建,以相对平衡、自愿组合为原则,整个运作为动态管理流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4)配备。每个学习小组配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小刀、剪刀、浆糊、学习用具,以及用于激励夺标的小红旗、小红花、分数卡、学习记录卡、向老师和同学示意帮助或抗议的红牌黄牌等,以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4.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
合作学习的运作程序是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好以后,学生怎么样才能进入实质性的合作呢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主题,其次是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再次是对合作效果作评价。其教学程序通常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学习目标
读书思考---学生个体学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尝试性的学习,为建构新的"认知图式"作准备。
质疑求异---学生在读书思考中,一般出现两种学习情况:一是把理解的知识进行了内化、整合;一是对不理解的知识质疑并提出。合作学习对后一种学习情况给予更大的关注,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
确定目标---小学生读书质疑是自主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提炼学习主题,列出学习菜单(学习方案),制定出学习的主要目标。
第二阶段:组内合作学习
学生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者借助学习菜单,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随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三阶段:组际交流反馈
可分两个层面进行:①研究相同主题的学习小组之间,由联络员组成"信息中转站"。联络点把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带到信息中转站交流,做好记录,再回到原组报告。小组汇总意见后进行修正,再由汇报员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情况。②研究不同主题的学习小组,在听其他小组汇报时,可以质疑,可以求教,也可以与不同主题的小组自由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所有主题的学习任务。
各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和其他各组同学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大家共同切磋,共同分享讨论研究的成果,共同纠正错误,优化思想品质,提高学习能力。这一过程,教师注意不要轻易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第四阶段:学习效果评价
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四方面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并做好记录,填写在各小组的学习卡里,也可以用喜讯的形式在班上公布或向家长报喜,激励学生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评价可分层次进行1)学生的自我评价。个人有什么收获、经验或教训,都可以在小组或班上进行自我评价;(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个人从组员相互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用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3)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之间的合理竞争;(4)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一般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评分可以分为"达标分"和"进步分"两种,重在发展性的评价导向,鼓励人人达标,组组夺标成功。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笔者认为在合作 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与探索的感想与体会:        
1.导情趣,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 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 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教学 "求数轴上两点间距离"时,我改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形式,而是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对抗赛。由学生任意报两个有理数,看谁最快地说出数轴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才算出两三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使得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当学生为初步得出结论而高兴时,我又设计了有关"已知两点间距离和其中一点表示的数求另一数"这一问题情境:一个学生说"只要用距离减去这个数":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距离减去这个数也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距离"。两位同学谁说的对?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 ,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导操作,培养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下面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两个片段: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由面积相同的等边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纸片与由面积相同的正方形组合而成的纸片。
教学片段一:用由面积相同的等边三角形组合而成的不同纸片能否折叠成多面体?同 学们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一边操作一边研讨,得出方法和规律。
教学片段二:用面积相同的正方形组合而成的不同纸片能否折叠成正方体?折叠方法有何规律?学生先讨论规律,再一边操作一边研讨,得出方法和规律。……
通过操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3.导质疑,激发共同探索的合作欲望。
“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更为深刻。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一课之前,教师布置一道预习 题:"小丹今年10岁,过了10个生日,小丹的哥哥小冬从出生到现在过了三个生日,请想一想,小冬今年几岁?学生看了题,有的草率地说:"3岁"。有的马上产生疑问:"妹妹10岁,哥 哥怎么会才3岁呢?"有的甚至问老师是不是把题目写错了。疑惑之际,老师说:题目没错,小冬到今年确实才过了三个生日,为什么会有这样情况呢?请大家复习小学中"年、月、日"和"一元一次方程"这两部分内容,小组内部先进行探究,看哪一组先得出其中的奥秘。这样诱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合作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43:48 | 只看该作者

4.导讨论,提高思维训练的合作效率。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奥妙。当要概括学习内容、发现 规律、提取思维精华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主动地去探求,自觉地去运用。从而不仅理解知识,更重要是学会了方法,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教学"同类项"时,出示练习:
(1)找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①3x-2y+1+3y-2x-5            ②3x2y-2xy2+0.5xy2-1.5yx2

(2)判断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①-2xy3与5y3x          ②-2abc与2xyz         ③30与-0.33

④x2y与xy2             ⑤-2mn2与3n2m         ⑥3x与-3x2

学生完成练习后,组织讨论,尝试归纳,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总结出其中的规律:(1) 在多项式里,当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时,这两项为同类项;(2)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以后学生利用 "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规律做类似的题目,速度快,准确率高。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观察、比较 、发现、归纳等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因 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怎么做。例如,教学"同类项"时,不是把这个规律的关键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引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 部分学生不理解时,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时,课一开始,教师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算术平方根的计算,下面我们进行计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①    ②    ③   ④ 。   当学生发现③、④两题永远开不尽方,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入课题,并组织小组讨论。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从而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创新学习的活动中去。
一题多解,思维发散时,引导学生讨论。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勇于发表不同的 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经常进行发散性训练,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应用题:"学校准备添置一批课桌椅,原订购60套,每套100元。店方表示:如果多购,可以优惠。结果校方购了72套,每套减价3元,但商店获得同样多的利润。问每套课桌椅的成本是多少元?"经过学生思考、讨论,找出4种不同的解法:
设每套课桌椅的成本是x元,由题意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43:52 | 只看该作者

①60(100-x)= 72(100-3-x)      ②60×100-60x = 72×(100-3)-72x③72x-60x = 72×(100-3)-60×100 ④  x =
5.导交流,增强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
交流是小组讨论的拓展与延伸。要想实现"有效合作"小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如果缺乏交流或交流不畅,合作过程中就容易产生问题。小组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座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互相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还可以提高交流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
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有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同伴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更有利于学生接受,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技能。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笔者在教学《同类项》一课时,引导学生按提出猜想--实验探索--分组讨论--总结规律的步骤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自己学,自行推导公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全过程共设置学生小组讨论四次,以形成概念,掌握新知。教学效果甚佳,深受广大教师好评。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