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把每节课的内容,恰当的整编成图、文、声、像并茂的课件资源,使知识体系与知识情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领略知识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路的拓展,变信息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渠道等,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要完成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要做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没有教师的合理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可阐述:
a.运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从洋流的性质,流向,分布的位置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洋流的模式图。
b.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渔场分布图等资料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学: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其主要体现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自主探索等过程。
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洋流运动的实例,如“海上鸭子舰队”或“漂流瓶”等故事,以此设计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通过情境激趣,激发学生对探究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热情,教师适时通过网络提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洋流运动的动力?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归纳洋流运动的分布规律?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何影响?
自主探索:先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网页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课件等相关网络资料解决,进入网络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助学:
助学即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交互手段辅助学习的过程。突出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其含义是学习者学习的媒体、技术、资源等多种手段整合而成的支持服务系统。其主要体现在网上写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堂延伸等环节。
网上协作: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还可通过对洋流运动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洋流分布规律,构建洋流运动模式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各自解决办法,在qq群,网上家校联系,BBS等网络交流平台上进行讨论。
课题小结:学完知识点后由学生完成本课题小结,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与课件上的小结进行比较。
网上测评:课题小结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复习巩固题。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试题,独立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反馈给师生。例如光大Power Mark网上学科质量分析监控与提升平台,是有厦门市教科院近年新引进的一个教学综合平台,由题库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提升两大子系统构成。
课题延伸:课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寻厄尔尼诺与拉尼拉等与洋流有关的资料,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三、在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