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学视导反馈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教学视导从11月1日开始,到12月14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先后视导了10处区直小学、12个乡镇办22处农村小学。乡镇办仍采取分类抽签的办法,每个单位抽2处,一般是一处中心小学,另外从三类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处。每单位视导一天,上午安排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思品、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听课,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构建高效课堂”这一重点,与老师们座谈交流,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午8个学科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抽测,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平时课程开设与学生素质发展情况,侧重考查了解期末书面考试不容易反映的内容和要求。此外,还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了解了各单位教学管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等方面的情况。视导中共听课390余节,召开学科评课交流座谈会176次,现场总结反馈22次,获取了大量数据资料,也对基层教学管理、学科教学、教研提出了改进建议。
  去年视导发现,由于近三年教学质量管理导向存在问题,小学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思想认识“回潮”,改革经验成果逐步弱化流失,教学目标偏离课改要求,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复活,教学质量发展失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调整管理导向,改进今年的视导方案,重点放在了全面推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上。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视导前公布去年视导8个学科现场质量抽测的有关数据和今年现场抽测的内容范围、要求,充分突出书面考试不容易考查的内容要求(如语文的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积累、综合性学习,数学教材中与生活实践应用联系密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科学的观察实验,英语的口语会话、儿歌、歌曲教学等),视导中重点抽测考查、重点反馈,努力引导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二是加大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视导检查力度,兼顾专业师资与非专业师资、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老教师与临聘、新任教师等不同情况,分类抽签,全面了解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引导基层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开足、开好课程。
  三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列入现场听课范围,与档案查阅、座谈了解相结合,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视导,努力突破课改难点,促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均衡发展。
  总体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视导评估的杠杆作用,坚决纠正教学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全面推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贯彻落实,坚持课改的正确方向,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目前看,这一指导思想体现得比较充分,措施比较得力,引起了认识“震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一年来比较明显的变化
  明显的变化有以下五个方面——
  1、音体美英等薄弱学科师资队伍得到充实,教学管理有所加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1)专业师资得到充实,教师专业素质明显提高。今年新选招的120名新任教师、“三支一扶”教师,全部充实到乡镇基层学校,其中有不少音体美英专业教师到了小学,改变了乡镇小学音体美英很少有专业教师的状况,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明显提高。这些教师专业素养高,充满活力和激情,经过三两年培养,会逐步成为我区小学音体美英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2)教师任课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基本解决。去年教学视导后提出改革教师任课体制、彻底消灭“包班制”的要求,已经引起大家重视。今年,除极个别乡镇的薄弱学校外,任课体制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两名教师“包班”的情况已基本看不到,音体美英专职化程度大大提高,专业优势得到了发挥,为加强课程实施监控管理提供了体制保障。
  (3)课程开设渐趋规范,课程开设门类不全、课时不足的问题正逐步解决。去年,不开音体美课的乡镇小学不在少数,连区直小学都在动摇。今年调整评估导向后,情况逐渐好转,绝大多数学校都已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安排课程,课时不足、不按课程表认认真真上课的情况还存在,但已不是那样普遍,干脆不开音体美课的已基本看不到了。
  2、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偏离课程标准目标要求的问题正逐步得到纠正,书面考试不容易体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重视,学科教学质量现场抽测成绩明显好于去年。语文学科去年课文读不下来、不会有感情地朗读、课外阅读积累几乎为零的学生比较多,今年已大大好转。数学教材中综合应用、实践活动内容多数老师已开始重视,学有用的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开始渗透进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提高。科学课开始重视观察试验,抽测中表现出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正逐步增多。英语的课文朗读、现场交流的情况也略好于去年。
  3、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引起了普遍重视,突破明显,少数单位课程建设已逐步走向成熟。课改前三年,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召开过两次现场研讨会,推出了逸夫小学、授田、梁才等先进典型,但近两年明显削弱。去年视导发现,真正开设校本课程的单位极少,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没有发展,还在逐渐流失;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有省级课题,有实验单位,多数是花架子,领导不重视,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员、教师工作开展非常困难。视导后重点讲了这个问题,调整了视导办法和评估内容,大家又开始重视了。除极个别单位外,这两个课程板块都开始重视。逸夫小学、授田英才学园带了好头。
  逸夫小学的校本课程《吕剧》《剪纸》已比较成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还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校本课程《吕剧》在全国地方课程展评中以鲜明的乡土特色荣获二等奖。逸夫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起步最早,积累了丰富经验,教师培训比较到位,多数老师指导已比较上路,还涌现出张爱华、魏英等优秀骨干教师,创造了《棉花的一生》《养兔》《十字绣》等一大批优秀活动案例。逸夫小学最近已将这些案例整理成书,进一步充实点评内容后就准备付印。这将是我区第一个有份量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为我们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授田英才学园校本课程开发原来就有很好的基础,今年又主动与国内近年来颇有影响的“新教育实验”接轨,大胆引进了“毛毛虫读书”活动,开设了很有特点的“童心阅读”课,投入资金购置最新、最有感染力的图书,安排专门师资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而且是教师、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活动,课程理念新,课程实施方式活,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童心阅读”课成为老师最愿上、学生天天盼的课程,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阅读积累,也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激发了学生向善、向美的热望。“以善良为伴,与快乐同行”,这一核心办学理念通过这一课程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一言一行、整个精神面貌,感染着视导组的每一位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授田本学期全面推开综合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就做了大量的组织规划、培训辅导工作,课程整体规划是全区最好的单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积累,肯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市西教委《走进市西》、北办小学的《老北镇的历史》、堡集一小《走进堡集》,市中中心小学的《走进家乡》,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特色。滨城区实验小学、滨城区二小、小营镇中心小学、、滨北教委、尚集乡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市东一小的文明礼仪教育,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滨城区四小的棉绒小鸡、秦皇台中心学校的版画、旧镇中心小学的剪纸,在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滨城区四小的象棋,滨城区一小的国际象棋,已经培养出比较出色的选手,荣获了一些比较有份量的奖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西教委,他们组织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走进市西》,已经不再是成人化的资料汇编,而是遵循教材编写的规律,在大量图文资料的组织编排中有计划地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之类的教学提示,既便于老师教,又便于学生学,教材形态渐趋完整。
  校本课程开发中,滨城区六小的心理健康教育独树一帜,开发早,体系健全,实施扎实,特色尤其鲜明。它以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为核心向课外辐射,课内外结合,形成了“一课一报一箱一室一语”(《心理健康教育导报》、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导行语)课内外互补的课程体系,申报了省级课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真把课程实施好,不仅对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心理健康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六小的霍学花老师非常敬业,很有热情,做了大量工作,在这里特别提出表扬。
  需要提醒一句,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一般不提倡自己编教材,目的是怕脱离实际一哄而上,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但是,条件允许的话,有教材老师教起来总要方便些。今后仍不提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建设有独特的规律,但以上单位的上述努力为我们认识了解校本课程,做出了贡献,应予以充分肯定。
  4、校本教研思路多元发展,教研、科研内容、方式渐趋务实,基于教学需要的小课题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近两年,我们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与专题教研相结合,常轨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正规课题研究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做了大量工作,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路策略。教研室先后两次组织现场会,各单位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滨城区一小的“调课”活动,滨城区四小的“邀请式听评课”,滨城区七小的“学困生转化”研究,授田英才学园的“智慧型教师实验室计划”,滨城区六小的“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录像评课活动,秦皇台中心学校的课堂教学“达标展艺”活动,堡集一小的“周六论坛”,尚集乡教委的“3+2”课堂教学研究和“农村小学联校教研”课题研究,梁才中心小学的四环节“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等,研究的切入点不同,突出的重点、研究的方式各异,体现了校本教研的多元思路。尤其是小课题研究,由于它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容易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普遍受到大家重视。授田英才学园的小课题研究起步早,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交流推动措施得力,取得的成果也更为可观。
  5、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今年我们争创教育示范区,教育投入加大,为学校硬件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到目前为止,区直小学教室内多媒体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档次,与网络、电脑配套,好几个单位上了比较清晰的背投电视,教学效果的确与以前的“四机一幕”有天壤之别。多数乡镇中心小学,也都基本解决了“校校能上网”“教师人人有电脑”“班班有多媒体”的问题,一般村办联小情况也在发生变化。虽然网络还经常不通,不少学校教师还没真正解决“人人有电脑”的问题,教室内的多媒体还是简易的视频平台,电视屏幕太小、后面的学生还很难看清楚,但教学条件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图书器材,多少年没进过新书的单位不在少数,今年都投资买了一小部分新书,让校长、老师、学生兴奋不已!——希望明年视导,校长们能再次兴奋地领我看又买了哪些新书,并指给我看今年买的这些书学生们已经看成什么样了。什么意思?要建立不断更新图书的长效机制,还要真正提高图书器材的利用率。
  网络、电脑的迅速普及,也催生了新型的教研方式。五年前我从博兴验收示范校回来,就曾提出要建设网上备课平台,几年来连续呼吁,今年终于开始落实。滨城区三小的网上集体备课系统已具雏形,基本解决了教师及时共享备课成果的问题,很具有突破性。授田英才学园127位教师在浙江教育先锋网上建立了个人教研博客,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开辟了自己专业研修的平台,成为优势网颇具影响的校园博客群,也为我们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之路。滨城区六小不仅有了教师博客,还制定了优秀博客评选标准,更有超前眼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评估导向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对学科教学质量的认识仍存在偏差。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仍是今后小学课程管理的工作重点。
  尽管三令五申,开全课程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所谓开全课程,既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也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还包括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英语今年已能正常开课,只有一个乡镇师资仍然不足,办事处会计兼课,三日打鱼二日晒网,课程基本没有保障。现在问题严重的是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全区城乡小学几乎都开了,但不少学校是这一学期刚刚开设,个别学校是视导刚刚上第一课。有个区直学校,至今还未开设校本课程,实在不应该。
  按照《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小学科学每周2课时,英语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3课时(教育部要求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满足120分钟),小学音乐、美术都是每周2课时,小学体育一直六年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3课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合起来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这些基本的课程开设要求还远未落实到位。问题最严重的是体育,一到六年级每周开足3课时的单位极少。好一点的1——3年级每周3课时,4——6年级每周2课时。有些单位降低到1——2年级每周2课时,3——6年级每周1课时。体育课时不足,课间操、眼睛保健操又不按时做,学生体质、体能能不明显下降?(广播操视导这天都放不出音乐来,何况平时!能做的也不好好做,监护小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班主任站在一边不负责任,学生胡打乱闹、乱作一团,学校领导竟然不认为是严重问题!)有的单位高年级美术每周也削减为1课时,领导竟然不清楚!问题与专业师资不足有关,但关键还是认识有偏差。
  关于课间操管理,区直学校中授田、一小情况最好。授田的校园集体舞推广也最到位,正副班主任全部到场,周边一圈监护、观摩,中间分成若干个团组师生共舞,阵容变化丰富,场面宏大优美,令校外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观赏,成为一大胜景!乡镇学校中,应特别表扬北办小学,李振英校长年龄那么大,亲自带领全体老师和学生一块做操,而且长期坚持,形成了习惯,老师们都自觉参与,严肃认真。校长以身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也普遍受到感染。示范校复评中,市教研室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课时不足有显性的,还有隐性的。有个别单位课程表与实际开设课程情况严重不符。课程表是存档应付检查的,实际教学中课时都挤出来给了语文、数学等考试学科。语文要求一二年级每周8节,三四年级7节,五六年级6节,有所乡镇中心小学每周一二年级多达12节,三至六年级每周9节;数学要求一至四年级每周4节,五六年级5节,这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竟多达11节,三至六年级每周8节——多出了三分之一的课时!音乐、美术一到六年级却每周只有1课时,体育只有2课时。——乡镇小学语文、数学进度都比区直小学快,有的老师半个学期教材就学完了,挤出时间来复习应试——考试分数能这样“挤”出来,学生素质发展能全面和谐吗?有些单位是管理不善,老师私下里随意串通调课,一抽测才发现六年级音乐、美术老师根本没好好上课;有的单位恐怕就与领导有关,为的就是那个期末考试分数排名。随着检查力度加大,课时隐性不足的问题会更为突出。但不管课程表怎么造假,学生怎么“培训”,现场一抽测就暴露出来,掩盖不住。何况现在的学生都“早熟”,对弄虚作假打心眼里反感,一有机会就会“抖”出来,“培训”往往适得其反。
  顺便说一句,各单位重视视导,热情支持视导组工作,我们很感动。但一定要求真务实,以促进工作作为出发点,不弄虚作假。今年情况比去年好,大多数领导都想通了,但仍有极个别单位搞“动作”:一个单位漏报一个教学点,一个单位质量抽测时悄悄抽换了几个学生,个别单位变着法子向视导组老师表示“好感”,还有个别老师抽签后悄悄更换了上课年级。此类情况应如何处理,事前有通知,现场有提示,哪个单位也不能例外,否则无法确保评估公正。
  建议:
  (1)各单位领导回去认真做个调查,拿出真实数据,看看我们学校各门课程到底是怎么开的,与要求差距到底有多大。
  (2)尽快根据省课程设置标准调整课程表,力争达到课程设置要求。
  (3)尽快修订完善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加强课程管理,尤其要明确惩处措施。对那些随意违反规定要求的单位和教师,要在考评中具体体现,让他们吃大亏。
  鉴于当前体育师资不足,一下开足课时不现实;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刚刚起步,不宜多分配课时,我们今年视导暂定了一个过渡性标准:到视导为止课程开设依然不全的,缺一门课扣5分,两门课扣10分,上不封顶。开足课时,不论区直、乡镇,暂定为体育一二年级3课时,三至六年级2课时;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每周各1课时;科学、音乐、美术每周必须满足2课时,英语必须满足3课时——凡是达到这个标准的暂不扣分,否则一门课程扣3分,两门课程扣6分,有几门课程扣几门课程的分。这里说的扣分,是在评估总分算出后扣,扣的是折算后的纯分数。到明年,标准必须提高,体育各年级每周都必须满足3课时;校本课程还可以适当灵活些,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必须达到每周2课时。
  2、重视书面考试分数,为应试而教,随意偏离课标目标、要求,忽视书面考试不易考查的教学内容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个别单位、个别学校还相当严重。现场抽测发现,小学语文忽视课文朗读、课外阅读积累、口语交际、课内外综合性学习,小学数学忽视综合应用、实践活动,小学科学忽视实际观察、试验操作,小学英语忽视口语交际、韵语歌曲教学,小学音乐忽视欣赏、乐器教学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有个单位直到视导时,老师们还没看到教研室网上发的现场抽测内容范围和要求。由于教委期末科学观察、实验考查组织不力,科学课老师平时根本不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而是把观察、实验的过程、步骤、发现或结论整理成现成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对书面考试,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书面考试能蒙混过关,但现场一抽测就露出尾巴。
  由于教学质量认识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有不少老师受到误导,错误地认为课程改革新理念效率低、不实用,课堂教学又退回到已经抛弃多年的老模式上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练,老师出答案学生背,什么主导、主体,什么自主合作探究,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位老师科学课讲《蚯蚓》,一上课就直接把蚯蚓的特点抄到黑板上,让学生抄笔记,然后用将近30分钟订正答案、背答案,认为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扎实,考试才能不丢分。去年视导还没听到这样的课,今年竟听到好几节,老师们说起来还振振有词。可见评估政策导向、舆论导向有多重要。再这样搞下去,五年课改成果就全泡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1)要切实加强课程标准培训,让任课教师人手一册,认真学习,内化到心里去。任课教师至今没看到课程标准,闭着眼睛瞎教,责任不在教师。尤其是那些刚刚从中学调整下来的老师,那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刚刚转教新学科的教师,必须加强培训。视导中出现的不合格课,大多出自这些老师之手。不妨借鉴一下滨城区二小的做法,组织课标学习考试,以考促学,考试成绩列入教师考评指标。
  (2)借鉴授田、二小的经验,以目标分解细化为重点,狠抓集体备课,把课程标准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分解细化到每册教材、每个教学单元、每个课时教案中,首先让老师们都明确每节课到底应该干哪些事,每件事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然后再把这些细化后的目标要求,渗透到每个环节设计、作业练习中,通过具体环节、作业练习落实目标要求。目标是目标,过程是过程,两张皮,课堂教学怎么能高效?
  (3)以教学方式转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不要总是从反面宣传课改,一说新理念就是形式活跃实效低。你培训不到位,教师理念理解有偏差,不出现问题才怪!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课改,辩证地理解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既充分肯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又注意分析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把主要精力用到积极探索提高实效的方法策略上。课改之初,老师们容易首先关注教学活动方式,这是必然的。随着课改深入,就需要引导教师转移关注点,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了,气氛活跃了,兴趣激发起来了,怎么指导活动才更有实效。老师们谁都想提高课堂实效,苦恼的就是没有方法策略。到底怎么指导才能既灵活又高效,需要结合具体课例深入研究。但无论怎么研究,必须明确一点,传统教学中好的经验应当继承发扬,就是不能倒退,倒退没有出路!
  (4)尽快修订有关教学常规、考评制度和办法,用评估杠杆引导学校、教师转变思想认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评价、作业管理,都应该有新的评价标准。有了具体评价标准,才便于引导教师明辨是非、优劣。期末到了,可以借鉴教研室现场抽测的思路和办法,对各门课程进行质量抽测。小学期末质量检测通知中已提出了明确要求,还提示了具体思路,请各单位参照执行。小学教育吧欢迎您投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3、学校师资配置不合理,中心与周边差距大,发展极不均衡。
  近几年,有些单位中心学校发展比较快,但周边却越来越薄弱。有个教学点,一到四年级70余名学生,都是一名教师“包班”上课,此外还由一名校长负责管理,英语课时不足,综合实践活动根本谈不上。不错,这样的教学点都留不了多久了,但不管是留一年还是两年、三年,那些孩子怎么办?看看那些孩子的眼神表情,视导组老师们心里都特难受。通过反馈交流,教委领导能积极面对这些问题,马上开始考虑过渡性的措施,很好。希望能够尽快解决。
  今年乡镇充实了新教师,专业师资尤其受欢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专业师资很多都集中到了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专业师资过剩,转教其他课,其他小学却一个专业师资也没有,只好让语文、数学老师兼课。牵扯到种种关系,基层领导工作难做,我们能理解。但最好能尽快想想变通办法,协调一下,以解决燃眉之急。
  4、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的内容、方式脱离教学实际,实效不高,不能有效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研、科研走“形式”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导向仍需进一步调整。
  校本教研内容空,针对性差,形式单一,管理机械,教师精力付出大,实际收效低。很少能针对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有几个专题也深不进去,大多停留在纸面计划、记录上,缺少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少,看不到明显效益。
  高效课堂研究组织不够得力,思路始终展不开,研讨重点不明确,缺少扎实深入的研讨活动,大多仍停留在一般性的听评课、书面反思的浅层次上。我参加过一个“高效课堂论坛”,内容总体来看还不错,但事前准备不够充分,研讨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具体指导没跟紧,不能抓住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看不到不同观点的对话、交锋,碰撞不出思维火花,有的甚至文不对题、论不到点子上,研讨层次浅,仓促展示的痕迹比较明显。
  校内公开课、满意一堂课、优质课评选等集体听课活动,组织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参与的教师比较多,组织过程中付出很大精力,但课后研讨往往不够深入,暴露出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认识上很少有实质性突破,实践中纠正不过来。所以往往是活动年年搞,问题也总是那一些,看不出发展提高。活动组织中付出的高成本与活动实效不成正比,领导、教师都比较疲惫,越搞越倦怠。
  集体备课不少单位仍停留在几年前“单元分包、教案共享”的认识水平上,“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改完善——集体共享——个人再修改——实践反思”五环节集体备课流程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落实,集体备课前的个人钻研被相对削弱,教案共享后再修改加工的要求又落实不到位,书写负担减轻了,但备课钻研思考的深度却浅了,影响了实效。集体备课管理也过于僵化机械,至今仍有单位实行“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目标、统一作业、统一检测),没有处理好成果共享与教师个性发挥的关系,反而限制了教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网上文章《集体备课:它山之石,“何以”攻玉》)。所以,不少老师态度漠然,集体备课你搞你的,我备我的,存到教导处档案里的集体备课教案(包括老师们上交的精品教案)除了应付检查,几乎没有多大意义。
  教育示范区验收加大了硬件投入,但管理指导薄弱,电脑、网络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不少学校原来的校园网瘫痪,新接入的网络不通,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一大堆设备成了摆设。打开教师的电脑,很少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下载的音乐、歌曲、小说倒有不少;办公室的电脑敞着,聊天工具开着,浏览一下内容,和教学没有关系,等于花巨资把网吧“请”进了办公室。
  乡镇层面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管理指导尤其薄弱。除旧镇、尚集、梁才等少数几个单位外,乡镇中心教研组建设始终未引起重视。教委分管领导天天忙着到教育局开会、办事,谁来指导、管理教学,谁来组织教研活动?所以,有不少乡镇至今教研活动组织不起来,语文、数学还能在学校内部研究研究,音体美英一个学校就是一个教师,找谁集体备课去?有问题、有苦恼跟谁商量?新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心里没数,即使想找人请教,本学校没有能听懂课的,要提高难啊!
  建议:
  (1)以山东省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指导,加强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的管理研究,积极探索灵活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把备课管理指导变成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关于备课管理,以后将单独成文)
  一是教师个人备课管理,要在“零教案”经验基础上深化探索,返璞归真,强化管理指导。
  教师备课必须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途径完成这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标准要求),这三个问题无论怎么改革都应有明确规范,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有任何含糊。要根据省教学常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引导教师认真讨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哪些方式方法及时了解教师备课情况、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教师备课出现问题应怎么处理,不同业务水平、教学经历的教师应如何分层管理指导,这三个问题是备课管理的难题,又是确保备课规范、要求落实到位的基本前提。
  总的原则是,备课内容、方式途径、标准要求方面的规范必须具体明确,便于发挥正确导向;备课成果的体现形式可以灵活(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可以修改旧教案也可以下载优秀教案修改使用,可以在教材教参上标标画画也可以使用活页卡片,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打在电脑里放到网上),检查指导的方式方法必须灵活,不同情况的教师管理办法应当灵活,但发现问题的处理规定必须明确,执行必须坚定,绝对不能灵活。(两明确三灵活)
  二是集体备课组织,也要返璞归真,加强管理指导,切实提高实效。
  集体备课的内容要求:学情分析,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要求的具体细化,重点、难点的分析确定,教学过程、方法的具体设计,巩固、拓展性作业的设计,教学相关资源的搜集利用等。
  集体备课的方式:平时备课随即交流,集中进行备课研讨,网上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的类型:学期集体备课,单元集体备课,课题集体备课;同科同年级集体备课,同科不同年级集体备课;同科相同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同科不同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同科相同教研专题集体备课,同科不同教研专题集体备课等。
  集体备课的一般流程:“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改完善——集体共享——个人再修改——实践反思”五环节集体备课流程。
  集体备课管理制度:组织要求,评价标准,奖惩办法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集体备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个人钻研与集体研讨的关系,成果共享与个性发挥的关系,集体备课与专题教研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有共同的研究需要(利益相关),有相同的研讨点(内容相同),有充分的个人准备(有收获要交流、有问题要研讨),有成果分享的具体保障(互惠双赢)。
  (2)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明确研讨重点,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前统领集体备课,向后覆盖作业布置与批改及课后辅导,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载体,加强教研专题的整体规划,制定具体活动计划(目标、内容、步骤、时间安排、保障措施),切实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教研实效。
  教研活动组织要强化实效观,注意进行成本、效益的核算,力争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少搞目标、重点不明确的大规模“运动战”,力戒“疲劳战术”“大轰隆”。要加强活动组织策略的总结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努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有形经验”。要狠抓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把教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常规要求,指导教师及时将成果“内化”到个人经验结构中,转化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行为。
  今年小学视导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不看展板,摆上也不看;二是不倚重档案资料,重在现场调研分析。目的就是针对形式主义倾向,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
  (3)从实际需要出发,处理好教育科研与管理改革、学科教学改革的关系,正规课题研究、群众性小课题研究的关系,做好结合的文章,以科研带动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踏踏实实地为管理改革、教学改革服务,彻底解决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题应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来,为提高实践效果服务。
  二是管理改革、教学改革课题化,围绕管理改革、教学改革中的难题开展行动研究,教育科研为改革服务,通过提高改革的科研含量来提高改革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处理好学校核心课题、学科重点课题、教师小课题之间的关系,以学校核心课题统领全校教科研。即学校围绕管理改革的总目标确立核心课题,学科在核心课题统领下确定重点课题,教师根据学校、学科的计划指导,联系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自己的小课题,形成全校教科研“一盘棋”。
  四是加强课题研究制度建设,以制度促进规范,形成健全的管理、指导、实效评估体制,明确奖惩措施,充分激发调动教师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五是纠正课题立项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倾向,坚持“实效第一”的原则,不搞“形象工程”。
  六是从课题研究需要出发搞好课题档案建设,做好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发挥资料的实际作用,不为“应查”准备资料劳民伤财。
  (4)基于网络环境,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认识起点,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提高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实效。应注意:
  一是尽快完善硬件配套,做到教师人手一机,确保网络畅通。
  二是尽快建立网上集体备课平台、教学资源库、教师论坛、校园博客群,解决资源共享和成果积累的问题,为老师们备课、教研提供空间和资源支持。
  三是积极探索制定基于网络环境的备课管理、教研活动管理制度办法,发挥制度的刚性引领作用,引导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备课实效和教研实效。有了网络和电脑,原来许多制度规定都不合用了——网上有那么多优质备课资源,为什么不能下载使用,非自己关上门写不可?
  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电脑、网络应用能力和病毒防范能力。
  (5)积极借鉴旧镇、尚集等单位乡镇中心教研组建设的经验,尽快建立、完善乡镇中心教研机构,加强乡镇层面的管理指导。
  教委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宏观管理。包括:机构组成方式,任务、职责,评估标准和办法,奖惩激励措施。
  中心教研组学科要健全,覆盖小学教学各个领域,坚决纠正重视语文数学、忽视其他学科的问题,促进学科教研均衡发展。尤其是音体美英薄弱学科,更需要教研指导。
  不要把一切都压到学校。校本教研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来说没多大实际意义。对这样的小学校来说,“联校教研”意义更大。一个学校六个年级六个班,音体美英都只有一个教师,怎么“以校为本”,怎么“在学校中进行”,在学校里跟谁研去?——对农村小学来说,县区级教研、乡镇级教研、校际联校教研与校本教研,四个层面都很重要,要处理好四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做好“结合”的文章。怎么结合?任务分流,形成互补。解决共性的问题集体搞,个性化的问题学校搞;重大专题活动集中组织,一般问题研讨常规方式组织(小规模联校教研、随机研讨交流、网上交流等)。集中活动适当降低频率,少而精,一学期一两个专题,每个专题形成活动序列,力争搞深搞透,搞出实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4、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宏观管理薄弱,规范程度低,课程实施质量亟待提高。
  关于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我一边视导调研一边提炼总结,已经结合具体案例写了四个书面材料:《国学修养类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美术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几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到底应该姓什么》《再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几个问题》,先后发在优势网个人博客中,反响还不错。目前看,我区小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还只是刚刚起步,还要回到三年前的起点上继续探索。当前,尤其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距离太近,区分不出来,多数只是学科教学的简单延伸,不能相对独立,体现不出独特的课程价值。
  二是宏观规划管理薄弱,课程是开了,但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缺乏规划,培训指导、管理跟不上,基层老师们只能凭着自己的理解摸索着做,实施水平比较低。
  校本课程,学校要制定系统全面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在课程实施目标、开发程序、门类规划、实施要求、质量评价、保障措施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每门校本课程要制定类似课程标准的《课程教学纲要》,阐明课程目标、内容规划、年级选择、课时安排、教学要求、评价方式与方法。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纲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按《纲要》要求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活动。学校要及时组织教师培训和教研,定期进行课程实施质量的调查、检测,纳入教师业绩考评体系,明确奖惩措施,激励教师扎扎实实地教学,确保课程实施质量。视导中发现,不少学校也制定了实施方案,但内容普遍比较空,简单照抄《指导纲要》上的空话,没做具体研究,机构名单、管理制度一大堆,真正有用的却不多。不少学校领导连《学校课程管理指南》都没看过,对校本课程理解模糊,更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建议大家认真研读有关资料,看看崔允漷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吴刚平的《校本课程开发》,尽快明确认识,加强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理解比较模糊,指导思路狭窄,多数上成了学科课程的拓展课,体现不出综合性、实践性,甚至连活动课程的基本形态也不具备,只是机械地利用《探索活动》那本地方教材,简单地进行交通常识学习或环保教育,好多课都是低水平地重复科学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综合实践活动到底该姓什么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课外读点经典诗文,搜集搜集资料课内交流交流,按照《探索活动》的设计组织组织观察试验,就算综合实践活动了?不是那么回事!
  建议认真研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也看看我那几篇材料,先从学校的宏观规划设计开始做起,制定学校总体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四大领域各自准备开展哪些主题活动,纵横形成序列,让老师心里有数,再指导教师制定学期活动指导计划,具体考虑每个主题活动如何组织指导的问题。此外,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解决好两大难题:
  一是“弹性课时制”的问题。每周2课时,机械地排在课程表上,老师没法组织活动。学校要调整课程设置,甚至可以考虑将课时相对集中在一个下午,便于各年级统一协调;允许老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课,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不以活动安全、课时难调为借口挫伤教师积极性。
  二是“指导师资配备体制”问题。建议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班主任为核心,形成各科教师积极参与的师资配备体制。
  通过今年教学视导,各单位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都已普遍重视,研究、管理会大大加强。经过明年一两个学期的努力,我区小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都会提高一大截。那些至今没引起重视,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的单位需要警醒,否则明年评估会更加被动。
  三、近期几项工作的安排
  1、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通知已经下发,本学期暂缓质量抽测,不是说教学质量又不重要了,而是为了给基层领导和教师调整思路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尽快解决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不和谐的问题。抓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永远没有错,关键看你抓的是什么质量,是哪些质量,是用什么办法抓,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还是受狭隘的业绩观、政绩观影响搞急功近利。要正确传达通知精神,按照提示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尤其是语文“分项考查、综合评价”,科学实验(观察)操作考查,音体美英等薄弱学科教学质量考评,要专门开会商量布置。近两年削弱了,有些单位不重视,个别单位甚至根本不组织,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老师们思想也出现了混乱。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前后,教研室将随机到各单位走访,了解具体实施情况,仍不重视的单位将通报批评,还要扣年终评估教学管理分。
  2、语文素养大赛。补充通知也已发到网上,请按通知要求上报预赛成绩和决赛名单。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及时沟通联系。
  3、师训科有两个通知发到网上。一是新任教师优秀教育教学随笔、札记、案例分析、论文评选,二是义务教育远程研修优秀研修成果评选,时间都非常紧,需要马上布置安排。前者是抓年轻教师,后者是抓骨干教师,目的都是为了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寒假期间还要组织新任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先打个招呼,请及时注意网上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