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5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课后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2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
  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
  (2)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3)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教学目标】
  1、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说、演、弹、唱曲艺,同学们可以边说边演或边谈边唱,或只说只唱只弹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两句,但都应是曲艺,可以是一个人表演或两三个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表演。老师准备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学们可以在表演中运用。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断。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
  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
  1、介绍歌曲背景。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全曲意境。
  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
  5、音乐知识:认识吹奏乐器--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观,工艺精细。
  三、唱歌
  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复习。
  我们以前欣赏了哪些民族乐曲?
  请同学说说,它们各用了哪些乐器,表现了什么内容。
  4、介绍民族乐器--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的娄树华先生根据乐曲的意境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作为乐曲的标题。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二、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1、初次欣赏。
  2、请同学们对照图片,指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小结:《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3、复听:看书中的三幅图,边听边看,听听谈谈乐曲中描绘的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4、分段细听:
  第一部分: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分: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5、完整欣赏(配上一首古诗),回答课后问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三、欣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以乐曲第七段的部分曲调为例:
  这段曲调在节奏的变化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旋律大起大落,弹奏上采用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更突出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同时,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音调平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
  7、小结。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
  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
  (1)初次听赏歌曲。
  (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
  (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
  (1)欣赏歌曲《杜鹃花》
  (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
  (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
  (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
  (1)出自完整听赏。
  (2)欣赏并学唱主题A。
  (3)欣赏并学唱主题B。
  (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
  (1)复习、欣赏《间奏曲》
  (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
  (2)教师应注意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后,注意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意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5、作业
  复习歌曲,收集有关感谢老师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老师在绿荫中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
  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
  (3)第三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第三部分与哪一部分相同?
  (4)总结曲式结构
  三段体:ABA
  5、补充欣赏
  欣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录像,8000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背景音乐由1200名军乐团队员吹奏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提问: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振奋人心)
  欣赏电影片段《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
  学生讨论观看后的感受。
  教师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录像,解放军海陆空仪仗队、各兵种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画面,背景音乐是军乐团吹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师总结:这些乐曲都具有进行曲的特点,适合队伍在行进间演奏。还有一类进行曲适合在音乐会上欣赏,除了具有进行曲雄壮的特点外,还具有活泼、轻快、舞蹈性的特征。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巡逻兵进行曲》等。
  6、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
  可根据学生情况为某一段落创编图形谱。
  可以哼唱主题与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乐段伴奏;可以运用吹奏乐器演奏主题的第一旋律或哼唱主题,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等等。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了解、认识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教师收集许多相关音像资料,组织学生分为四个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等不同主题收集有关资料。
  1、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1)播放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独唱。
  提问: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2)分析歌曲的结构。
  第一部分音乐旋律低回婉转,节奏有张有弛,似乎是在低声地诉说,表达了留恋之情。第二部分音乐旋律高亢、明亮,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即将告别拳坛。为此,他特别邀请他最喜爱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告别会上演唱歌曲。莎拉·布莱曼接受这个光荣的委托之后,再有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与原唱者波切利合唱。然而,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竟意外地落败。当他登台谢幕,《TimeToSayGoodbye》动人的旋律同时响起,令巅峰不再、黯然落败的拳王潸然泪下,闻者莫不动容。
  此曲又名《永相随》,被BBC选为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由莎拉·布莱曼独唱,震撼了全世界。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莎拉·布莱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3岁开始学跳芭蕾舞,18岁时加入舞团并已由她担任主唱。莎拉·布莱曼21岁的时候,首度参加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演出,崭露头角。
  欣赏《猫》中片段--回忆。
  4、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
  1981年,莎拉·布莱曼首度参加了韦伯的音乐剧《猫》的演出,不过,韦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缥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里。其间,莎拉·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提名。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魅影》,莎拉·布莱曼主演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被Drama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奠定了其世界级著名音乐家的地位。
  欣赏《歌剧魅影》中片段--《愿你再次出现》。
  5、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1)莎拉·布莱曼与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台演唱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
  欣赏《永远的朋友》。
  (2)莎拉·布莱曼与多明戈:1985年,她担任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担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
  欣赏《安魂曲》。
  (3)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告别拳坛,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合唱歌曲《告别时刻》。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的二重唱。
  6、随音乐哼唱歌曲的主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同一首歌》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利用课堂乐器分声部完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入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毕业晚会"
  5、分组准备
  主持、导演、化妆、录像、邀请老师、照毕业照等等。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毕业晚会"
  【教学目标】
  由学生组织一台"毕业晚会",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合唱:《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毕业典礼
  (1)校长的讲话,颁发毕业证。
  (2)舞蹈:街舞《青春的脚步》。
  (3)学生代表讲话。
  (4)学生留给学校的礼物:一幅巨画《我们美丽的校园》。
  (5)家长代表讲话。
  (6)表演唱:《感恩的心》--演唱加手语表演。
  (7)老师的临别寄语。
  (8)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钢琴伴奏。
  (9)舞蹈《小旋风》。
  (10)大合唱:《同一首歌》
  【课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0-3-20 09:05:00

zyvox without prescription

fJh7Uy Howdy, and <a href="http://cephalexin-fda.viviti.com">generic cephalexin</a> and http://cephalexin-fda.viviti.com generic cephalexin and  %-PPP and <a href="http://inderal-fda.viviti.com">buy inderal</a> and http://inderal-fda.viviti.com buy inderal and  >:-O and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5: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