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参赛论文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浅显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22: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参赛论文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浅显认识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贴近生活    无时空限制     思维能力发展    提高效率   
 新时期的 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所谓“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但它并不是万能钥匙,在教学中,应结合数学学科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适宜、适度地发挥电教媒体教学的功能优势,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认知结构,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第一、让数学更贴进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统计的信息。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在《统计》的教学时,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作业”、“零花钱”、“吃蔬菜”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第二、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因此我有意识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小学数学活动课《房屋面积的计算》一课就运用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课前,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组织了材料收集、测量、计算、整理与统计数据小组四个小组,在我的指导下,利用我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了解有关房屋面积的概念、灵活掌握面积公式综合运用、熟练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初步学会房屋的设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在分数的教学中,制作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再剪开的动画,生动而形象的把分数的二分之一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接着是试一试、涂一涂、练一练,分别以不同形式来阐述分数的意义,一堂课下来,学生轻松自如的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意义。 在和谐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去创造,使每名学生都能“自由地呼吸”。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爱和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22:09: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信息技术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  如: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角,多媒体课件能生动、逼真地把整个过程演示出来,此时教师再作适当的讲解,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讲解会随着图形的呈现不断发展,很快就会理解了教学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去剪,去拼,由于有了前面的直观演示,学生很快就剪拼出来。这样通过课件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演示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四、化抽象为直观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能加强直观,又有利于抽象概括,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五、提高教学效率
    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在对网页上的图形进行充分的分析、概括后,初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进而启发学生:既然轴对称图形有这样的特征,那么怎样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要求学生打开“画图”,运用各种工具按钮,自由绘出一个或几个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所学概念的特征,在“画图”,中自由创作。有的直接用鼠标拖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对其进行复制、旋转,再移到一起;有的拖出一个长方形,再拖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们按轴对称的要求进行组合。有的甚至画出颇有创意的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根据它的形状来起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22:09: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学生不但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激发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分解圆柱很繁琐,而且很费时,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先引导学生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师用课件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思考,圆柱体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推导它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学生展开讨论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示圆柱的解剖图,教师演示叠加过程,学生一看就明白,然后观察长方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又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所以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底面积乘高。这样在演示的过程中,分散了难点,突破了重点。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陡”,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1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