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讯通”短信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 张秀枝
【摘要】:现代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利用“校讯通”短信,积极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与学生互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校讯通”短信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直通车”作用、“感情纽带”作用、“连心桥”作用,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做到润物细无声。本文作者提出了“校讯通”短信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校讯通短信;思品教育;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伴随教学改革悄然进入学校,走进了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使我们的教育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集群化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如“校讯通”短信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引导是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势利导,合理管控,挖掘优势,发挥“校讯通”短信积极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网格状沟通方式,积极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与学生互动,才能在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校讯通”短信平台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 “校讯通”短信接地气,是开通学校德育内容进入学生心灵驿站的“直通车”
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单方面思想灌输和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灌输的不平等关系,缺少吸引力、感染力。有教师抱怨,现在的中学生都现实了,不爱听“大道理”,把一切责任错推到学生身上。然而,品德教育势必要进行,真理性的“大道理”必须要讲。要坚持不懈地讲,要变换形式经常讲。但是,现在教师工作繁忙、学生课业活动时间紧,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时间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信息技术---“校讯通”短信成为师生联系、处理问题、品德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是开通学校德育内容进入学生心灵驿站的“直通车”。关键是“大道理”要言之有物,使学生感兴趣,能入心入脑。现在的在校中学生,绝大多数家庭都配备了手机。在校园,学校领导和老师唯恐学生上课玩游戏、上网看一些不适宜的东西等,产生不利影响,因而不主张或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和班级,但实际上无论怎么堵、纪律怎么严,很多无济于事,即使学生上课不玩游戏不上网,手机还是带在了身上,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其实,这是很好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平台,应该充分利用,因势利导,合理管控,发挥此项资源的优势和效用。
中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但世界观尚未形成,社会的发展使校园的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诱惑,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他们影响很大,对中学生品德素质和判断是非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中学生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既有制度上的约束,也有对个人品德修养的要求, 我们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突出教书育人的目标,培养中学生价值观的新内涵,为中学生修学、做人提出了新的标准。我们学校教师对学生履行着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宣传学生、动员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使命。面对社会纷繁芜杂的问题,学生思想品德出现的偏差,要想解决和纠正,不是传统的“面对面”说教、灌输方法能够解决的,但“校讯通”短信可以使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校教师要以“正能量”来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校讯通”短信开辟了对学生思想教育新方式,利用短信“背对面”进行平等开放的交流,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易于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体验到大道理,是传播正能量的窗口。“校讯通”短信少则几个字、几十字,多则几百字,涵盖的内容无所不包,而且传递迅速、及时,像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心灵,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交流方式,充分发挥了短信的教育功能,使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内容直接进入到学生的眼、耳、口、脑,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