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英语优秀参赛论文浅析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6 20:42
标题:
小学英语优秀参赛论文浅析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优秀参赛论文浅析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本文认为,教育信息化有广义和狭义解释之分,并拟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重点剖析其狭义概念,即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阐释其四大特点,通过对一线教学实践的描述,阐述其对英语教学、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并开展理性思考,剖析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英语;应用
一、本文的立意观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据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而狭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电教、多媒体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与技术,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鉴于笔者所在地区与学校的教学现状,本文将重点研究狭义的教育信息化。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覆盖性。当前,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者所在地区各学校普遍实施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各环节均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
2.直观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教师授课生动形象,所授知识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并能够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丰富性。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电脑网络搜索与要教授知识相关的内容,获得海量信息,[ ]在课堂上可充分利用掌握的内容,极充实地向学生展示教材所讲,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
4.高效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耗费一定的时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使教师将部分板书体现于幻灯片之中,将节省出来的时间运用于讲授、练习等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作用——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农村小学为例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各地区、各学校普遍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强化了师生的双向互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图像、影音素材等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对学生进行直播式教学,强烈刺激了学生视听觉感官,[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实效。在此,笔者仅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阐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积极作用。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6 20:42
(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驱力。兴趣也是一种动机,而在教育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孔子曾经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 ]只有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注意力才会特别集中,求知欲会更强,探索未知事物的动机就越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各类特征得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程度地激发,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笔者在讲授新版人教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时,考虑到恐龙的生活年代极为久远且早已灭绝,而农村学生走入大城市博物馆参观标本的机会又为之甚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通过互联网查找了很多恐龙(包括腕龙、霸王龙、剑龙等)图片及相关介绍,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很多学生看到图像后,对此颇感兴趣,听课聚精会神,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在无意识中强化了学习动机。这样的活动设计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活动的热情。达到了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彰显了教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马克思认为,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知识、能力、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恰当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海量信息、灵活形式、直观体验等诸多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其学习主体地位凸显。
笔者在为三年级学生讲授某学期第三单元某课时,引入导入环节,当时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且在第二单元刚刚学习过数字,因此,为使学生以固有知识为基础,更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我先带学生们唱英文歌曲《The Number Song》,随着投影幕上节拍的快慢而显现节奏感,然后提升难度,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年龄的数字,把单词复习的教学环节变为游戏化、兴趣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内在潜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信息化可使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动画、影像等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获得信息的反馈,根据相关信息,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之间也可通过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性开展探讨、扮演式学习,从而使课堂呈现出“教——学——教——学——……”的良性循环,形成共同商讨、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促进,最终将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在为五年级讲授“Whose mop is this?”这一句型时,笔者创设了一个知识拓展环节,并用PPT展示出来,即PPT中有人物及其对应的服饰,此时,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所教句型开展对话练习。其中学生A到电脑前,指向某件服饰,提问学生B“Whose……is this?”,学生B作出回答后,学生A操作电脑,将相应服饰拖拽到所对应的人物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练习了本课重点,巩固了所学知识。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6 20:42
(四)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包括各项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包含着对学生审美能力、价值观、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教育,英语亦不例外。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中,教师可通过动画设计、投影、幻灯片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出书本、黑板所不能的多彩教学内容,在原定知识的讲授中,将饱含美学、正确“三观”、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其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思想、能力等多领域均有所成长和发展,最终逐步提高综合素质。
笔者在讲授新版人教六年级下册“Save our planet”时,讲授的主要是环境保护。在备课中,我事先组织学生搜集环境污染的简易案例,并通过互联网查找美丽环境与污染现象的图片及视频。课堂教学时,我将这些素材通过多媒体设备放映在投影上,先安排学生报告所搜集资料的内容,然后播放视频,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组织学生发言,畅谈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树立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说,教育信息化已在教学实践中“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其具有的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也提高了授课效率,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打造。但是,客观来讲,没有一种多媒体技术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思想领域的认识问题到技术层面的运用环节,都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部分教师存在认识误区。信息化的普遍开展真实地带来了教学教法的变革,促进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这使部分教师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即多媒体等技术是万能的教学手段,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由此产生了诸如“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会促进教学”、“电子课件做的越丰富,学生学习兴趣就会越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在于信息化的程度”等认识,这些片面的想法使其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产生了偏颇,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是在操作上,教师群体出现两个极端。年轻教师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对信息化操作驾轻就熟,但在备课的过程中,常常痴迷于此,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视频、PPT等内容制作上,包括动画的衔接完美无瑕、画面富于变化、声音搭配完美等。与此相反,部分老教师对多媒体等技术不甚熟知,未能在此方面深入实践,不能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性和直观性等特征辅以教学。两种极端现象均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在课程中,过分依赖信息化手段,弱化了板书的功能作用。多年的实践证实,在教学过程中,板书是行之有效的模式。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往往会有效带动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粉笔的移动而凝聚,并使学生认真思考教师的下一步举动。可以说,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凡是需要展示过程的内容,能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 ]但在运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追求高效率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停顿和注意的集中,从而易产生“教课很丰富,但学生没听懂”的局面。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6 20:42
五、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建议
如前文所述,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可有效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但同时,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认识上、操作上和功能定位的不足,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实现其作用的最大化。
第一,更新施教者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功能定位。不可否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如大量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将传统教学中的该说的、该板书的信息材料变成活灵活现的音视频教学媒介,在授课过程中的合适时机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使课堂看起来丰富多彩、热闹纷呈,确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教育教学的规律昭示出,教师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仍是知识的接受者,这一定律颠扑不破。无论是传统的说、写教学模式,还是新时期的信息化技术,都是辅以教学活动的有效操作手段,都是为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实效而服务,因此,教育工作者、教师队伍应予以正确认识,切不可存在“零和博弈”的思想,肯定一个就否定另一个。
第二,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基础操作能力。正如上文所说,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运用,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对此一筹莫展,接触起来有些困难,通过自学也不易掌握。针对这一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开展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可以通过分段集中学习、此领域的师徒结对等途径,帮助老教师学习掌握多媒体设备基本的使用技能,如能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学习相关内容,能熟练使用一些简单的仪器,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教学课件等,将这些内容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授业中,使信息化技术成为自身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重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之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历经几千年而传承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时常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时间,需要教师给予一定时间的引导,而个别教师全程使用多媒体课件,忽视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使学生出现“吃得下、咽得下但消化不良”的现象,即缺乏思考的时间。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妥善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合理运用传统板书,给学生留有一定思考和消化的余地,并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听课,专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因其独有的覆盖性、直观性、丰富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使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彰显以人为本、提升综合素质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偏颇,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使其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产生更大的效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