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识直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能区分直角、锐角与钝角。
  2.在比、量直角的操作活动中建立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的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及与他们合作的意识,在判断直角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块大三角尺,一块钉子板。
学具:每生一张长方形纸,两张不规则纸,每人一副三角尺,一张点子图,小棒若干根(至少3根)。
教学过程:
一、从具体到抽象直观认识直角
  1.观察正方形纸、纸工袋、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向旁边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画下几个角:
  3.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些是什么角?它们有什么不同?
  4.你能从教室里找出更多的直角吗?
  [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是从现实的生活空间出发,从学生周围的实物出发,从三维物体上剥离出平面上的直角;在学生初步获得了直角的表象后,再要求学生回到教室三维空间里找出更多的直角,在这样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在现实生活空间与数学几何空间的反复转换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会得到有效的建立。]
(二)活动中深化理解直角概念
  1.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折纸游戏。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直角吗?
(1)师生共同折纸(红色)。
(2)学生独立操作(绿色)。
(3)把折出的两个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4)把折出的两个直角和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同吗?
  [评: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角后,引导学生用纸折一个直角。按照皮亚杰的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表象、几何模型,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里,学生在“做”直角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刻的体验,这不仅是动手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像、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本质。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呢?有几个?
  3.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去量一量课桌面、黑板面上的角。你发现了什么?(指出:我们一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作标准)
  4.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上的有直角?
  [评: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中寻找到判断直角的方法,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和折出来的直角去比一比,从而有效地建立直角的几何模型。]
(三)比较中学习锐角、钝角。
  1.想一想,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2.观察下面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哪一个是直角,哪一个比直角大,哪一个比直角小?(出示三个钟面)
(2)比直角小,这样的角叫锐角。齐读并书空“锐”字。
(3)比直角大,这样的角叫钝角。齐读并学书“钝”字。
  [评:锐角、钝角是从学生熟悉的钟面上时针、分针组成的角的引入的剥离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为支撑,比较容易理解。]
  3.抢答是什么角。
(1)锐角(变式出现)你联想到了什么?
(2)钝角(3)直角(4)钝角(5)锐角(6)直角
  4.如果要求你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你想怎样排?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可能有下面的想法:
  生①:直角、钝角、锐角。理由是:①直角是我们今天学和主要的一种角,钝角、锐角都要与它比,所以直角排在第一个;②钝角比直角大,所以紧挨着直角排;③锐角比它们都小,所以排在最后。
  生②:锐角、直角、钝角。理由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生③:锐角、直角、钝角。理由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5.照左图的样子标邮其它各图形中的直角。(“想想做做”第5题。)图形中还有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
  6.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都直角?
  [评:在认识这三种角后,这里安排了一组有序的变式练习,练习按照背景逐步复杂化的原则,先变换位置,再变换形状,最后在四边形和更复杂的图形中去辨认,目的使学生在概念和背景之间建立实质联系,从而进一步把握概念的本质。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2.游戏:
(1)你能用3根小棒搭出2个直角吗?
(2)你能用3根小棒搭出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吗?你还能在其中发现钝角吗?
(3)看老师搭的图形中有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评:最后进行一组操作性开放练习,使学生在边操作、边判断、边思考中建立空间观念,特别是在学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从点状的开放上升到有序的高层次思维的程度。]
  [总评:按照课程标准的安排,角的认识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中教学。第一学段重在直观感受体验;第二学段定位在建立角的概念;第三学段拓展到视角、平面角,并研究其性质。邵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住了课程和教材的定位和安排,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了,引导学生在二维与三维的转换中,在折、画、做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起清晰的空间观念。这样,几何教学才能实现从感知几何、形式几何、计算几何到经验几何、实验几何和探索几何的角度的转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