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留守子女情感缺乏,造成性格缺损。
许多父母认为只要给足了孩子的钱,接受了学校教育,就可以了。他们没有想到孩子需要父母亲情的呵护,爱的滋养。孩子们想知道父母在做什么?为什么离开他们?他们想听到父母的声音,他们想与父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由于孩子缺乏亲情的关怀,他们体会到的是人情的冷漠,过早地承受他们所不能承受之重,使得他们性格内向自闭,孤僻乖戾,甚至出现反社会攻击性人格。
二、 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关爱基础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这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心声。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必然的结果,但“ 流动的花朵更需阳光雨露”,这个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工作抓好了,对整个学校来讲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是塑造一代新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祖国赋予班主任的光荣使命,是对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目标是管理好班级,建设好班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班级的成材率。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建立详细档案。为了使关爱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要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摸底调查,摸清了每个流动人口子女个性特征、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家长或第二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职业、文化程度等,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档案材料,为开展关爱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关爱环境。首先是理顺班主任老师的观念,让他们知道,这些学生也和我们本地的学生一样,是一个健全、需要良好教育的人,他们也需要爱,也需要同学们的关心与交往,其次是理顺学生的思想,让他们知道,虽然这些学生是农村孩子,但是也是我们的好同学,不能排挤,孤立他们。使所有的师生都能够关心爱护每一位流动人口的子女。找出问题所在。流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家庭经济问题、学校家庭教育配合问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学生城乡心理调整问题。流动儿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经商,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绝大部分家长虽然非常关心孩子,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就导致留守儿童心里隔阂、学习不求上进、生活习惯拖拉等。最后, 教师还应该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一方面, 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自己的经历、城乡差异、自己和家庭的境遇以及受到的不平等对待等, 可能会影响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和世界, 出现价值观扭曲, 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干预。为此, 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交往和交流, 了解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 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 流动人口子女比城市原住民子女学生更容易出现自卑、厌学、交往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 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该在创设良好的班级软环境的基础上, 关注他们的心理, 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促使学校为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根据流动儿童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将自己的热和爱注入孩子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