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1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三、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中见大”
学生在质疑时,很多情况是针对词语进行提问的,怎么办?有的词语,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有的词语,同学可以互相解答;而有的词语也很关键,需要反复玩味,如何引导学生由这一点深入下去,实现对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体会?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培养学生提问方面有“绝招”。孙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生:“第一自然段的“居然”有点奇怪?
师: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生:“居然”是什么意思?(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首先要搞懂的。生答略。)
生:我们种花生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师: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
生答:1、因为我们第一次种。
2、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3、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收获出乎意料。
4、我从“居然”一词看出了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侯它。
师:好,把你的答案变成问题,问题是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
接着,老师小结:怎么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的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个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了。
看,一个小小的词语质疑经老师的点拨,引出了思考的方向,激活了思维的角度,习得了思考的方法。“小中见大”,小小的问题折射的是教书的大道理呀!
四、引导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有坡度”
皮亚杰说:“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我们熟谙的。的确,有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只差一点便触及到了本质,使学生思维的触角延伸得更深。此时,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产生矛盾,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例:《凡卡》是一篇长文,文章的结构是凡卡写信与回忆相结合。学生读过这个故事之后,会为凡卡的生活悲苦而伤感。但由于文章叙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也由于学生的阅历等因素所限,学生不会深入文本,体会到文字后面的深层内涵。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关键处深思,揭示文本的深刻文旨,而避免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下面的片段给了我们启事。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这样引导:
1、师:乡下生活是那样的快乐、美好,在鞋匠家的生活是这样的悲惨痛苦!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在乡下生活这样好,为什么爷爷还要把凡卡送到城里呢?
2、师:既然凡卡过着这样痛苦的生活,他为什么不跑回乡下?
生:他没有鞋。
师:凡卡在哪儿做学徒?
生:鞋匠家。
师:是呀,在鞋匠家里做学徒──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在鞋匠家里做学徒却没有鞋穿呢?
以上的两个很有穿透力的问题,虽然不是学生独立提出的,但一样能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精心设计,抓住疑点,进行铺垫,一步步把学生推到了矛盾的边缘,引导学生自疑自悟。这样,学生自疑于“最近发展区”,能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思考的动力与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让学生伴随着疑问去思考,在思考中解决困惑,认知得到提高,思考有了方法。这应该是我们“启”之道,引之“本”呀!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过程。赞科夫也说:“教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让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教学技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