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如何教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2: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讨如何教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摘要: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扮演哪些角色呢?学生的心理所思、所想、所需,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往往心中都有那么一点迷茫,都有许多无奈。
关键词:生活     学习现象        学习群体
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就此我阐述以下观点:
一、小学生生活中几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群体
(一)、主动型群体
主动型群体即对学习积极主动,在生活中对学习表现的特别上心的一种群体。当然,这类群体在一个班级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对农村小学来说应该很低,从我从经任教的一个班级来说:班级中一共36名学生,而能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也不过是3名学生,约占总人数的8.3%。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可能算比较高的了。
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在校学习表现积极主动的学生在家却没那么积极了,也许是在学校里表现的好点,会得到老师的精神上的表扬以及小小物质上的奖励,而在家表现的这种积极主动往往会被家长所忽视,既得到家长精神上的表扬,也得不到物质上的奖励,什么也得不到,学生的心理上的平衡自然就被打破,常此以往就养成这种在家和学校所表现出来的两张不同的学习态度。这也许是学校与家庭、社会不能很好配合教育孩子所遗留的产物吧!
(二)、逃避型群体
逃避型群体即不能面对学习的一种群体,面对学习采取的是躲避,绕道而行。这类群体所占的也很少,我教的五年级学生中就有一名学生,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刚放完学,我骑着车子刚到门口,看到校门口围了不少我班学生,好奇的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学校门口的一个老奶奶在卖废品。看到这种情况,我突然有种想法,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数学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叫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我就和围着的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帮一帮老奶奶一个忙,好吗?”学生齐说:“好”。这时我说:“请你们帮老奶奶计算一下一共卖了多少钱?”这时,有的在口算,有的拿出笔和纸在计算,在这时我看见有位同学从围着的学生中悄悄的退了出去,转身欲走,我叫住了她,她和我说:“老师,我只是想看看热闹,不想学习计算什么数学题”。我对她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你为什么不把握,而是选择逃避呢?”。她低着头不说话,时间也晚了,大部分学生都到家了,同时,对于这个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是不是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于是,我没再多说什么,就叫她抓紧时间回家。下周一通过向其他老师了解,她就是那种见学习就躲的学生,属于逃避型学生。
(三)、常规型群体
    常规型的学生踏实稳重、平和。他们能完成老师和家长交付的任务,严守纪律,却不太奢求过高的表扬和奖励。常规性的学生默默耕耘,是一个集体不可缺少弥足珍贵的一份子。对于这类群体很普遍,占的比例也很大,生活中随处可见,每天上学,放学,做作业也很认真,学习也可以,循规蹈矩的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当然,这种学生很好管理,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上,这类群体都占主体,占多数,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我统计一下我校五年级45名学生,其中30名学生是这种类型,约占总人数的66.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2:02:08 | 只看该作者

(四)、叛逆型群体
叛逆型群体是具有一种反叛心理的的群体。这类很少,但不是没有。2008年我任教六年级数学,小吴是我班上的一名学生,小伙子高高的个头、清秀的面容、精明的眼神,一看就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类型,可是,学习中流露出的思想让我既担心有困惑。不服班级管理的约束,眼中似乎没有课堂纪律的存在。一次检测时,他随意下位、抄袭其他同学。我提醒他时,他竟然说:“怎么啦,我就喜欢这样!”眼里满是对老师的不满。然后在窗户边站立,做鬼脸、喊同学,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而等我劝他上位坐好认真考试时,他还不理不睬,当我严厉批评时他又受不了,反驳我的批评,言语之激烈实在让我和其他同学觉得不能理解。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次。如此学生让教育规劝手段失效,我无比迷茫。怎么办呢?我无数次的问自己。我尝试走近他,鼓励他,肯定他的成绩,委婉的和他交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收效甚微。反而换来的是他对我相当戒备的眼神。
二、数学上几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现象
(一)、酷爱数学学习现象
这类现象是一种痴迷现象,相当于一些青少年痴迷于网络游戏一样,一会不玩就受不了。对于学习也一样,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他就特别喜爱数学,对数学那种痴迷让我佩服,走路、吃饭、睡觉的时候都想着数学题,他对数学那种推理特别感兴趣,他喜欢在数学的世界里翱翔,他在推理间可以感受到自己智慧蹦出的火花。记得一次期中考试,他只有一门数学考了九十多分,其余的学科都不及格。对于这样的学生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是一味的批评还是鼓励呢?我认为一方面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任下去。我觉得既要培养他的兴趣,又要改变他这种学习的态度,不能喜欢哪一学科就学那一学科,其它学科就不要了,要多着兼得。培养兴趣的同时不能把其它学科落下,才不至于偏科。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厌恶数学学习现象
厌学就是学生讨厌学习,厌烦到学校上课。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数学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不会主动的去涉及其它学习内容、一学习就觉得疲劳、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花在电视、电脑和娱乐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会提前做计划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学习就头疼。
厌学是笼统的说法,厌学是对爱学而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是不爱学习的人都是厌学,所以,厌学可以划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经北京德道幸福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幸福心理学的奠基人,福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祝正宇先生的研究和统计,只有20%的人热爱学习,剩下8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轻度的厌学,往往被学校和家长忽略了,只有重度的厌学才被重视。重度的厌学症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无成学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2:02:1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孩子使用不当的教养模式,比如模式放任或是过于溺爱型,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或厌烦情绪,以至于把这种情绪带到学习生活中,出现厌学情绪。
第一是过分溺爱型:父母对于孩子过分保护和关爱,事事自己操心,“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孩子以后就会对父母会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在挫折,困难面前表现得没自信,缺少抗挫,抗压能力,更何况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
第二是严厉型:父母在教养过程中过于严厉,甚至暴力对待,孩子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少则骂,多则打,缺乏耐心和必要的关爱,孩子很容易表现出退缩,焦虑的一些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人际的交往。
第三是模式放任型,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时间少等原因将孩子放任不管,或是交给长辈带,很少能够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观察和纠正,也不能满足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那么孩子会因为无人约束自己而出现自控能力差,对学校学习生活缺乏兴趣,较容易演变成厌学症。
所以对于父母而言,最好的教养模式是权威民主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读海子积极鼓励,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积极,主动,耐心的帮助;当他们犯了错时,的与孩子一起探究原因是什么,主动修补和纠正错误;当他们获得成功时,适当的给予鼓励或奖励。这样一种方式才能间接的避免孩子厌学情绪的发生。
(三)、对于数学学习无所谓现象
这部分学生,从家长来看,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勉强他,勉强只会让他从心里产生抵触,反而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更不要用家长的身份来告诉他“我是你家长,我经历过这些,你必须听我的”,要和他成为朋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不想学习的理由和想法,和他有很好的沟通,然后寻找最好的最适合他的办法来让他爱上学习。虽然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学习不代表一切,可以让他学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这也许会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从教育来看,可能学生想要引起老师的过多的关注,所以有特例独行的作风,因此老师要在学习中多多关注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然后要注重课堂讲课的趣味性和联系性,可以通过ppt,图片等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联系生活,使他们觉得更加真实真切的吸收课堂知识,也或许是孩子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厌倦了,造成这样的心理,因此作为老师要先摆脱应试教育的程式,,鼓励孩子创新,有自己的新想法,并且正确引导。最后,也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法,毕竟现在的孩子的物质性比较强,可以稍微有点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学习,当然不能吝啬夸奖,夸奖是要适可而止,不然就会导致孩子骄傲。或许也可采取连坐等惩罚措施,以此来促使孩子们相互合作,相互学习,避免犯错。
总之,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学生出发教育孩子,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还应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合适的教育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5 21:39:35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生活中几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群体,有主动型群体、逃避型群体、常规型群体、叛逆型群体。数学上几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现象,有酷爱数学学习现象、厌恶数学学习现象、对于数学学习无所谓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16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提高趣味与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1: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