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9:4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教育信息化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只要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的强大优势网络、语文教学将会更简单、更容易,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化解课文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从而使语文课更精彩、更生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整合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使语文课更精彩。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们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饥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干枯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
    在学习《葡萄沟》这一课时,学生对新疆的风情、新疆的葡萄、新疆的阴房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可录相上美丽的画面和通俗的解说,却似乎把学生带到了新疆,学生好像是一位游客,正随着导游游玩呢。这样,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对这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内容就在学生兴致昂然的欣赏过程中解决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9:47:27 | 只看该作者


四、信息化教学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则,若仅依靠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很难做到这一点,而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管理软件,随时诊断出学生知识的缺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知道的盲点,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有利于老师“发现式”教学,为实现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途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让学习变得轻松,还可以避免那些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或尚未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的学生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信息化教育最善于解决目前班级授课制之中的分层教学问题、个性化问题。信息化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
例如我在进行“神”这个生字教学时,先给学生讲解了左边的偏旁是“示字旁”而不是“衣字旁”,有少数学生就容易记住和区分这两个偏旁,而一大部分学生却分不清这两个偏旁,运用信息化教学媒体和手段这一问题就引刃而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将课堂设计成灵活性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在口述完之后,我将出示分解这个“神”字的幻灯片,将该字一笔一划的分解开来让学生书空,这样更好的区分和加深该字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如果你已经完全弄懂了,就可以直接点击下一步学习任务,进行继续深一层次的学习,如果你还不能完全区分“礻”和“衤”那么你就可以点击我事先设计好的动画模拟再一次观看。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从观察中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得到满足,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重点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百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信息技术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有利于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达到“居其所感,守其所唯”的目的。因此,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画面,设置一些与内容音乐,提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9:47:33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2课)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其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而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伊始,我应用多媒体演示一幅人来人往的“桥”的图画,并设问“你是怎么理解桥的,又是怎么理解生命桥的?”启发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待读懂课文之后,让学生把通过读课文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课前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更很容易理解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爱心桥、是血脉桥、是亲情桥、是生命的火种得以继续燃烧的桥。
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材料,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教学时通过应用多媒体展示地震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台湾青年在地震中仍然坚持手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通过多媒体播放《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朗读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体会到李博士这紧张、辛劳的一天的背后是一颗多么伟大的爱心。
我在执教《桥》时,运用播放洪水的录像使学生亲自体验洪水的可怕,体会情况的危急,突破党支部书记为了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始终保持像山一样的沉着冷静和献身精神之重难点。又运用自制课件演示党支部书记从开始到最后和儿子都牺牲的全过程让学生清楚明白课题《桥》不是平时的桥,而是架起党员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架起村民从死亡到生存的生命桥。利用悲凉的《二泉映月》音乐激发学生对老党支部书记和他儿子的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知识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写活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教《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的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已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在教学《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凭借美妙的旋律想象“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写出自己游桂林的感受。也可以选择播放一段沉重的音乐,让学生凭借沉重的音乐想像“若桂林山水遭到环境污染”的景象,写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大胆的设计,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想像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就能让语文教学因鼠标而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16: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