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2: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利川市忠路镇城池小学 李贤登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也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改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推广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信息技术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关键字】拼音 阅读 作文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来,营造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应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感兴趣。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将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信息技术与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一年级新生是比较难学的。针对儿童特点,给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满怀信心地学好拼音。
  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氛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创设情境是指在拼音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媒体演示、表情、手势动作等手段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比如在教a的四声时,运用媒体演示,边演示边模拟口腔口型的变化发a的四声,学生们看到后感到很有趣,也跟着我做张口发音的动作。让学生的脑、眼、手、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化难为易,学生学得特别轻松。又如,在教学复韵母“ou”时,出示课件,伴随着乐曲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当这蓝色的海面上出现一群白色的海殴时,小朋友便被吸引住了,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我便抓住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复韵母“ou”的读音和海鸥的“鸥”的音是一样的。”
    2、图片展示:启发学生想象,提高学习效果。
  给小学生展示图片具体直观、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显示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图片,启发学生发现图片跟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声母h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图上有小朋友喝饮料)你们喜欢喝饮料吗?(生:喜欢)接着板书h让学生看,这个字母像什么?(生:喝饮料的小朋友坐的椅子)这样结合看图,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增加了儿童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音和形。
    3、歌谣记忆:突出了知识的特点,便于学生学习。
儿童的记忆具有模糊性,对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若采用编写的儿歌、口诀,在课堂上用媒体播放,学生学后会印象深刻。例如:在教6个单韵母时,可以用口诀:张大嘴巴ɑ ɑ ɑ,圆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小圆u u u,撅起嘴巴ü ü ü。再如:学23个声母时,可用口诀:右下半圆 b b b ,右上半圆 p p p,两个门洞 m m m,像根拐杖 f f f,左下半圆 d d d,伞柄朝下 t t t,一个门洞 n n n, 一根小棒 l l l,9字加弯 ɡ ɡ ɡ,一挺机枪 k k k,一把椅子 h h h,i字加弯 j j j,左上半圆 q q q,一个大叉 x x x,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 ch ch,s加椅子 sh sh sh,小树发芽 r  r  r,像个2字 z z z        像个半圆 c c c,半个8字 s s s,像个树杈 y y y,屋顶相连 w w w等。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2:02:19 | 只看该作者

二、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因素。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充满情趣,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深刻、也更主动。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情感上的体验,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活动进入最佳状态。
《飞夺沪定桥》是一篇叙事课文,文章对泸定桥的“险要”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描绘,学生远离现场,又缺乏生活阅历,很难理解天险的险要、夺桥的困难、战争的残酷……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手段,播放了泸定桥及红四团飞夺天险的录象资料,让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现场,增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描述,如《船过三峡》、《秋游景山》;有奇妙的动物和植物的描写,如《猫》、《林海》;有自然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叙写,如《意想不到的灾害》、《十里长街送总理》、《赤壁之战》等等。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若利用多媒体手段则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事物的情景真实、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将较为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与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开发利用好网络资源,制作好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化,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在教学作文时,我把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那些小事经过整理制成课件,展示出来。比如:深夜妈妈抱着孩子往医院跑,不小心摔倒了,可是妈妈起来先问孩子怎么样;老师起早贪黑,在灯光下批改作业;满头白发的老父亲到车站为远行的孩子送行;炙热的阳光下,爸爸在工地上拼命的干活,只是为了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而自己只有一身工作服…….这些事情,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可是写的时候往往又想不起,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的思维被拓展开了,想到了更多。有的孩子想到了在雪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他们感动;有的孩子想到了电视中那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得到了社会的捐助,他们感动;有的孩子想到了民族英雄的气概,共产党人的气节 ,勇抓歹徒的公安干警,甚至动物之间感人的亲情……是啊,“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就不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2:02:2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内容已经确定的一些文题,教师还要在写法上给予一些指导。如《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这篇作文时,能否抓住植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是作文的重点。我投影例文《牡丹》,分析后,又在屏幕上出示槐树的图画(包括槐树的干 、叶、花、果各部分),让学生用学习例文的方法分组讨论槐树的干、叶、花、果的特点,教师再加以指导。通过指导观察,让学生抓住槐树的干 、叶、花、果这些特点明确写什么,而且还要“按顺序、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明确怎么写。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小学阶段,儿童是最富有想象的时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视、听、说、演的训练、优化了课堂结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又要不断实践积累;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传承老一代语文教育家们的宝贵经验;既要了解信息技术,又要不断更新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认识。因此,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5: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