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部位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武术套路运动与其它运动项目一样,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充分了解运动员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才能在运动和训练中有效地进行预防。因此,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了实证研究。刘静在《湖北省二级以上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特点》一文中通过对141名运动员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345例损伤中,膝部有98人次,占总比率的28.40%,位居第一;腰部有76人次,占总比率22.02%,位居第二;踝部有43人次,占总比率12.46%,位居第三;腕部有41人次,占总比率11.88%,位居第四;大腿肌肉有30人次,占总比率8.69%,位居第五;腰椎和小腿肌肉有16人次,占总比率4.63%,位居第六;肩部有13人次,占总比率的3.76%,位居第七;肘部有9人次,占总比率的2.60%,位居第八;颈部有3人次,占总比率的0.08%,位居第九;上臂与前臂均无人次损伤[1];马学智的《来自第一线的损伤调查报告》一文指出在武术运动中多发生损伤的部位分别为膝、踝、腰、骼及大腿部位[2];谢光辉等人在《我国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在运动损伤部位的构成比中,列前4位的分别是腰背部、膝部、踝部、腕部,各占25.3%、24.2%、19.8%、12.1%[3];我通过我校武术专修的老师、学生的询问调查得出在武术运动过程中主要受伤的部位是膝部和腰部。
以上是我国学者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大量调查和研究,从许多学者的调查分析和我校武术队学生的实际来看,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腰、踝、腕部。
2.2.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种类
马学智的《来自第一线的损伤调查报告》一文对运动员损伤种类统计得出中关节韧带损伤占29%、肌肉拉伤21%,肌肉劳损18.4%,骸骨劳损16.8%,骨膜炎6.5%,膝半月板损伤5.2%,骨折3.9%,关节脱位2.6%,挫伤1.3%[2];蔡仲林等人的《武术运动常见创伤的原因浅析与对策当议》一文调查结果显示:小腿和足部挫伤54例,占70%;蹂关节扭伤104例,占13.5%;大腿肌群拉伤80例,占10.3%;股四头肌挫伤61例,占7.9%;掌指、指间关节扭伤及脱位55例,占7.1%。在众多损伤中,以上5种损伤所占比例较大,这在其它项目中并不多见[4];曾世华等人在《体育系武术专修学生运动损伤调查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4轮的跟踪实验调查发现武术专修班学生运动损伤种类有: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15例,占18%;跟腱腱周炎18例,占22%;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0例,占25%;股四头肌挫伤21例,占26%;腕三角软骨盘损伤13例,占16%;大腿肌群拉伤15例,占18%[5];张忠新在《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一文中通过调查得出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常见损伤为关节韧带损伤、肌肉劳损及肌肉拉伤[6];我通过对武术老师和学生的询问调查得出我校武术队学生的损伤主要有:关节韧带损伤和肌肉拉伤。
以上是我国学者对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种类的大量调查和研究以及我对我
校武术老师和武术练习者进行的一些询问调查结果,从许多学者及本人的调查分析来看主要损伤的种类有: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肌肉劳损伤、骨膜炎、挫伤。
2.3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原因
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及结合我校武术套路练习者的实际情况得出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原因有:
2.3.1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知识
运动损伤的发生与教师及学生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知识有关,由于缺乏基知识,难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发生损伤后不会分析引起损伤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致使伤害事故重复发生[8]。
2.3.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运动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能力,克服人体机能惰性,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从而缩短人体对运动的适应过程,使正式运动一开始,就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其次,做准备活动时,身体发热,呼吸和血循环加快,减少了肌肉和韧带的粘滞性,增加了弹性和伸展性,是关节活动幅度加大,故能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8]。
2.3.3运动量过大
常见专项训练时由于操之过急,采用“单打一”的片面训练方法,比如,武术运动下肢负担较重,所有的步型,腿法,跳路等基本功及基本动作都要求下肢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若不注意,某节棵采取专门训练“单打一”的训练方法,使肌肉局部负担过重,超过承受能力而引起细微损伤,反复积累则成劳伤[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