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者布鲁姆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力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的兴趣广泛而强烈。大部分普通学校的物理教学设施、仪器相对匮乏,还不可能完全对学生开放。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消化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到《大气的压强》这一节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内容。但是学生对大气能产生巨大的压强认识十分肤浅。可将马德堡半球实验制成二维动画效果,让左右两边的八匹马向相反方向拉铜球,并在马用尽全力把两个半球最后拉开时,配以很大的声响效果来刺激学生,使他们顿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本课的教学情景,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强烈而浓厚的兴趣。
四、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主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的学生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有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了,但不利于学生创建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学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完画好的电路图,学生只须按图画,并且教师强调必须按照电路图来连接,不能使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且许多电路未接之前,教师就分析了连错电路有什么效果,会烧坏什么元件,经教师讲解,有许多没有理解深刻的学生有了一个概念,那就必须按老师的电路连接,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了元件,只有害怕的分儿,哪有心思去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实践考试中也就出现连图题或错误分析试题,学生凭脑子想象很难有深刻的效果。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加上多媒体本身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
五、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结合,突出教材的重点
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例如在介绍“原子的组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等,学生能通过动画模拟演示,清楚地理解具体现象的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利用计算机课件,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物理现象等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我在上电压这节课前,就先利用视频播放了水压的形成过程,然后询问学生:“大家看到水压是怎样产生的呀?”,“水压产生后水轮机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再猜猜电压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然后将水压的形成与电压的形成进行生动明显的对比,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的控制物理场景的大小,将电压的形成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加深认识,形成概念。
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物理情景学生难以见到。如果单凭现有的教材和老师的口授,学生仍然觉得枯燥抽象,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物理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视频展示身边的物理情境
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制约,许多身边生动的物理现象,实验无法在课堂内完成,可以借助视频录像事先进行剪辑,效果就非常好。例如,在讲解《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时,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将空气分子与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相互扩散过程模拟出来,可以使学生观察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现象;同时对于几天(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扩散)、几年(两个铅块之间的扩散)才能观察到的扩散现象,用信息技术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模拟再现,达到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