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浅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浅认识
红岩寺镇民族小学 任能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带来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许多突出特点在实践中已显示了强大优势。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现代教育媒体开发与应用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注意解决,确保更好的使用现代媒体教学发挥其巨大优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教师素质
一、思想认识需要提高
教师思想认识不高,时至今日,面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绝大多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校长对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着冷视和畏惧情绪。他们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学好语、数、外才是正事。
二、师资队伍素质需要提高
师资队伍素质较低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兼职的,有的则是经过短期电脑培训转化而成,他们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识甚少,有的教师甚至对计算机有排斥感和畏惧感。因而多数教师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这也是农村中小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三、要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的优势,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它只能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选任何一种媒体作为辅导手段都具有本身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白天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教室环境较暗:课堂做笔记困难;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加之目前开发软件的技术不高,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些技术甚至被不恰当地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1 片面理解,认识存在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于是,他们除了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华丽的外衣外,进行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也就是俗话说的“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依旧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57:25 | 只看该作者

2 信息超量,抑制学生思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板书、作图时间,虽然可以使教学容量加大、教学节奏加快,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往往部分教师在软件制作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故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软件中,以期让学生全盘接受。剥夺了学生记忆、想象、思考、理解的时间与空间。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
3突出技术,分散学生注意力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其教育性和实效性,切不能将技术性放在第一位。我们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4思维异步,教与学互动受阻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应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形成了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甚至教师成为了课件的讲解员及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动的观众。同时,由于诸多因素,在运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受阻。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不同于教师课件中事先设计的方案或方法时,迫于课堂时间限制,师生互动不能完全展开,只能简单应对而回到课件中,教师被课件套牢,成了课件的奴隶,从而导致师生思维异步,互动受阻,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板书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进行知识加工、形成新知的外部支撑点,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是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有些课件,特别是文科的课件经常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把原本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搬到了电子屏幕上。教师只是点击鼠标,适当解说,黑板上空无一字或只写课题,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由于屏幕的显示速度比板书快得多,学生不易接受,时间长了也容易疲劳,这就造成了“现代化教育”的假象。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较短,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很难把握。往往整堂课听下来,学生思路仅仅是跟随着教师的课件形式走,由于教师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痕迹,学生也失去了以往传统教学中记笔记,在书上圈圈点点,摘录重点、难点部分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6教育资源重复浪费,不能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如果要产生真正的实际性的效果,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如果只是为了几次的公开课和评优课而使用的话,对教学研究、学生的发展不会起到长久而显著的作用。只有当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学习情境创设工具的时候,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可持续性地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要具备一系列与教材配套的、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实质性使用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很自由地选择优质的资源使用,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来看,教学资源库建设不够完善,使用不够合理,教学软件开发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许多学校采用了购买教学资源库的方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产品,虽然“资源丰富”,但是这些产品买到后,真正有效的资源却极度匮乏,大部分是“垃圾资源”,使用性很小,效果很差。例如,教师要上一堂公开课,教案很快就可以写好,而要做一个比较精彩的课件,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劳命伤财却不一定能够发挥其“巨大的潜力”。此外,由于教育资源得不到共享,重复开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各种各样的资源库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的资源是同出一炉,使得资源过于重复与烦琐,造成大量浪费。而有些已经制作好的优秀教学课件,由于在不同学校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使得不少学校的教师不断地在重复研发并制作,造成大量优质资源的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57:28 | 只看该作者

3.有关问题的反思及对策         
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在普遍使用信息技术的学校中建立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的教育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并管理具体的实施工作,从组织与制度上保障其顺利实施。   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及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真正实现在教育应用中的科学性及普及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关键因素依然是人,只有教师具有了成熟的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对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得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激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大效果。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形式的培训和参观,拓展他们的视野,吸取优秀经验。  
(3)培训内容适时化,形式多样化,及时更新他们的观念,吸收优秀的成果,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让所有教师都能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新技术。   
(4)始终贯彻施奖励制度,提高持久应用效果,让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源源不熄的动力。   
总之,在教学中为了达到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信息组合起来,交互传递实施个别化和协作学习,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也为了学生的一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建立新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信息技术二者的关系;面对迅速变化的新知识,面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学生,要想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要求,根据各种能力培养的不同特点,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模式,而且要注意有效地组合各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最优化的目的.只有真正意识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才能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1: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