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不仅仅依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发展,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和必然趋势。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此可以知道,教育教学中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必须要多样化,特别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质量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能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数学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的变革,给小学数学增添新的活力。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文要谈的就是在当下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环境下,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个简单的教室内,又如何来为学生们创建多姿多彩的情境呢?但靠教师的一张嘴和一双手显然是不够的,有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实物进行辅助,但这样的资源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利用多媒体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说是轻松解决了资源缺乏以及空间局限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这间狭小的教室内也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有趣情境。多媒体本省就是一种比较新鲜有趣的资源,对学生们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们创设一些适当的情境,必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这就涉及到立体几何,学生们接触的图形不再是一个平面,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相应的空间思维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必须要借助实物的模拟和展示,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来增强对长方体以及表面积的概念的理解,否则的话就连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都很难讲清楚。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我先在课堂上播了一首《生日歌》,引导学生们想象着过生日拆礼物的情境,其中有类礼物盒是长方体的,如果完成礼物的包装,需要多大的包装纸呢?自己能够把纸的大小计算出来吗?再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个长方体木箱的拆解的视频,先把盖子拿开,把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开,最后剩下底面,通过拆解过程的演示以及不同部分不同颜色的标识,学生们很清晰地观察到长方体的结构,各个面的构成以及不同面中边与边的关系。问做一个这样的长方体木箱,要多少木板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再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及尺寸去计算木板的面积。像这样一些贴近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由多媒体可以轻松地呈现出来,而传统的教学中对这类情境的实现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一般只带课本配套的教具,而很少有其他的一些实物,这就使得学生们在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35:24 | 只看该作者

    二、善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在数学学习中,每一个年级或单元都会有一些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技巧很难突破的一个课堂关键点。因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及大脑还没有发育到相应的阶段,对抽象的知识或图形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障碍,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很难向学生们表达清楚直至学生们能够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把一些教师难以讲清的知识点呈现出来,突破课堂中的重点难点。
          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们在对角的大小的理解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看到角的两条边比较长时,还是会认为这个角更大,这也是学生们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错得最多的一点,对角的大小的判断还没有清晰的概念,不明白何谓角的大小,只是凭自己的感觉,看到角的两边长,直觉上就认为这个角大。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先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角,让学生们先自行思考和判断角的大小关系,再通过动态的画面把呈现出来的两个角移动到同一个位置,使两个角的顶点及其中一条边重合,通过重叠的方式来比较角的大小,并利用动画来把边比较短的这个角的两边延长,可以看到,延长一个角的两边之后,这个角的大小没有改变,与另一个角的比较也没有受到影响。由此学生们可以理解到:一个角的两边的长度与角的大小是不相关的,而是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生们通过动态的演示和比较过程,一目了然,很快突破了这个难点,并从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三、活用信息技术打造平台,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置数学问题于情境之中,易于激发学生去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向宽度、深度、严密性、灵活度等方面的品质发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打造一个交流平台,以能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1:35:28 | 只看该作者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要让学生们理解这个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不是底乘以另外一条边,而是乘以高,就要从公式的推导过程讲起。平行四边形是与长方形密切相关的一个图形,把一个长方形“压扁”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过底边上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沿着高剪切,得到一个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并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另一边进行拼接,得到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在这个新的长方形中,长对应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底,而宽对应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可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地把这个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好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相关的动画,在需要学生思考和消化的地方,教师可以暂停播放,学生们可以仔细看清楚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并及时组织讨论,让学生们切实明确了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灵活运用好。
       
    总之,在学生初步了解、掌握知识学习内容后,利用校园网让生生、师生互相提出疑问,小组讨论解决。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个别发言和集体讲评相补充。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好信息技术,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出学习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体验与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同时,要注重过程的的处理,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要重视直接经验,并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的自学以及交流过程,注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辅助地位,而不能让课堂围绕着多媒体进行,要注重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品质的发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1: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