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8 21:07
标题: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 :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走进学校,多媒体成为时代的宠儿,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让数学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让数学教材如虎添翼,它使无声、无趣、无味、枯燥的教材动态化、直观化、趣味化、简单化,无形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深受师生的喜爱。面对一周6节课,每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怎样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教材  动态化  直观化  趣味化  简单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的普及,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甚至教学思想的根本变革,尤其对数学教材的处理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神话。作为教师怎样用好多媒体这个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把数学教材的内涵诠释的惟妙惟肖,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笔者做了多年的实践尝试和研究,现与大家交流。
   一、静态教材动态化
    文本教材是静止学生很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本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态主题图的呈现,可以使文本教材更为生动有趣,数学信息更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增强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激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去思考,去探索。而多媒体的利用正能使静止的数学知识动态化,给学生带来试听的震撼,引发强烈的有意注意。诱发学生产生数学的思考。例如教学笔算乘法运用数形结合让学生从主题图中体验算法:通过动画,使主题图画面变为3个10和6个1,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其中的算理和算法,以突破笔算这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用动态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的模型,即3个10和6个1的小棒图,和竖式一一对照起来,学生明白了这里的6为什么表示6个一,而这里的3为什么表示3个10,再次开发主题图的价值,为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提供了合理而有效的脚手架。。又例如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4-12-28 21:07

   二、抽象教材直观化
    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心理学研究又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动手操作是学生动作思维的拐杖。但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一直停留于动作思维的层次,而要借助多媒体对学习材料的呈现帮助学生对已存于脑中的表象展开数学思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如果真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所提供的小棒是圆柱形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学生在首尾相连过程中,两条边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也能拼成三角形,这样的操作活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如果教师简单地用这有误差来作解释,学生恐怕还不会信服。相信这时教师作任何结论和解释都是多余的,谁都会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我就用课件来演示3cm、5cm、8cm这三根小棒,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辅以动脑想象活动,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这无法拼成三角形,因为两条边拼起来和另一条边一样长,最后是重叠在一起了。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在这种认知冲突下,顺应学生的“思维流”和教师极富渲染的提问:那么怎样的三根小棒才可以摆成三角形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看一组,第二组:4cm、4cm、11cm能围成三角形吗?结果通过理论验证和直观感受动画演示,第二组也不能摆成!猜想怎样的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再次提供两组数据:(1)5cm 6cm 8cm((2)3cm 9cm 8cm最后教师才在学生的期盼中作解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也有一个学生既然总结出:只要较小的两边和大于最长边这样的三边就可以拼成三角形。这样的思维活动更加实在、有效。使抽象的理论按其本来面目完整地表露在学生面前。

   三、枯燥教材趣味化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而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谈得上学习兴趣,然而计算机的出现,它以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眼、耳、口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多媒体的一大特点,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达到从有趣到乐趣最终达到志趣。例如教学《比较》一课时,课件呈现一片草地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在草地上玩,又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也来玩,学生走进美丽的画面,童心绽放,这时出现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鸭妈妈:我小鸭比你的小鸡多。鸡妈妈: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谁的孩子多呢?自然引出“比多比少”的问题。通过给小鸡小鸭排队,学生绕有兴趣地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再例如教学“垂直”这一概念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 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四、复杂教材简单化
文本教材大多复杂难懂,而多媒体是化难为易的好帮手。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和闪烁的技术分别显示三种线的形成过程,对这三种线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感知,较容易地找出三种线之间的联系、区别,在头脑中建立它们的概念,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旋转”,“旋转”之难,难就难由线段围成的基本图形的旋转,它是学生始终过不去的坎儿。于是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借助铅笔感受线段的旋转让铅笔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90度。怎样转90度学生独立操作遇到困难,于是让学生在有两个量角器把他们合在一起再旋转感受铅笔的旋转轨迹;第二次提升为旋转半圆感悟旋转的性质和方法学生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四次 获得风车。在不断的逆、顺时针的操作中,学生感悟半圆旋转几度看准它的一条边就简单多了。第三次借助三角形绕一个顶点旋转,进一步感知旋转方法。在一次次操作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感悟着图形的旋转可以转化可以转成线段的旋转这一方法和技巧。但这四次的活动实践动手完了就收起来,具有局限性,所以利用课件示再现四个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四个活动的关系突破旋转的难点。多媒体的应用实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
   五、结束语
    与时俱进,顺乎时代潮流, 一线教师应该用好时代的宠儿----“多媒体技术’充分挖掘数学教材的真谛,积极主动地去揭示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基本原理,提高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当多媒体技术如行云流水般在数学课堂流淌时,切忌将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
作者: 金相林    时间: 2014-12-29 14:3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的普及,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甚至教学思想的根本变革,尤其对数学教材的处理更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神话。作为教师怎样用好多媒体这个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把数学教材的内涵诠释的惟妙惟肖,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笔者做了多年的实践尝试和研究,现与大家交流。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