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
河间市郭村乡郭村中学 马永增
摘要:时值21世纪,信息技术与初中各学科有机整合当仁不让成为教学届的一大热题,农村的学校也不例外,但在农村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却步履维艰,如何针对当下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应对之策成为我们教育部门和教师队伍的燃眉之急。笔者在西部农村工作多年,通过观察和统计也深为忧虑,并将现状和自讨可行之策略形成文字于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初中语文
20世纪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浪潮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前中国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一致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整合---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 的搜罗,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论题的文章可多达1500多篇,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达49篇---知微见著,可见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同时,随着对师资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掌握,的确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涉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上,农村学校无论是在师资配备上还是硬件配置上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本文将以初级中学语文的教学为例,就西部农村之整合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解决之策。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关于整合的概念,在2009年倪华与张文杰先生共同编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这一概念中,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要以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为中心构建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信息内容是我们的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同样在要求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时能够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理论来源于认知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的认知学习理论有着较大的连续性,它主要关注个体是如何建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主动地建构新知识(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以旧经验面对新经验(学习信念、自我概念)就是一种学习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同样还有技能提升、情感体验。对于如何设定教学目标的理论,国际上通行的是意大利蒙特梭利的教学观,即不仅要有知识目标,同样在技能、情感方面都要有所体现。而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正好是一先进教学观念的绝佳体现,如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在语文《岳阳楼记》课堂上,可以先设定问题让学生先在电脑上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整篇文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观赏洞庭湖湖景画面,让学生带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去领略作者写愁苦之境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境则喜气洋洋的心情。将抽象变为直观,复杂变为简单,带着快乐和新奇学完课程,同时通过一定资料查阅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语文课堂上只要利用好了信息技术这门工具可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