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及其模式和教学实践体会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由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向网络教学过渡。而网络在教学中的介入必定对传统教学带来冲击并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及其模式, 并通过浅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更有效地将网络运用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环境;教学模式;德育
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正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断地渗入人们的生活, 其影响亦辐射到了教学之中。“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同时信息技术教学已开始从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信息工具进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转变;学生也从过去学习使用电脑向现在的利用电脑进行学习方向转变。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适时的调整思维,结合现状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思考。
一、网络环境带来的变化和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机房在教学时,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教学,以后再上机熟悉操作环境,最后是实习应用操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上机实习时理论课的内容已经遗忘不少。这样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容易形成实习课为“放羊”课,有兴趣的学生吃不足,没兴趣的学不会。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立,增加了广播教学、即时演示、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示范操作、提交作业、电子白板等功能,给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使教学效果能及时的反馈,及时评价。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揭示学习目的,以教与学结合、演示与实习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以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作加深理解取长补短,以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增加深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每节的教学内容都能给学生操作的机会,能当堂巩固学习成果。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索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发展更新快。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响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做现代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围绕这个目的去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讨,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以及确保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的实施。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的地位作用,教学方法、手段都发生了本质变化。传统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老师占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是一种忽略人性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