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渗透德育教育打造高效课堂
蛟河二中 周富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的普及,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份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怎样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渗透呢? 如何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这要从每一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适时地灵活地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教育 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会灵活把握德育教育动机,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贯穿德育教育,搞好德育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行为习惯教育形成学生信息素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抓住平常、注意点滴、持之以恒,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以实践为主,大部分的教学都在机房实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就从进入机房着手展开。有些学生进出机房不穿鞋套,下课时鞋套乱扔,学生乱座位置,强行关机,在显示器、键盘等部位乱涂乱写等。这些坏习惯不仅影响了机房的整洁,影响了教学的秩序,也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从点滴入手,采取各种措施与方法,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不仅维护了机房的整齐美观,还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开展。计算机实践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漫不经心的操作,杂乱的桌面,乱取文件名,随意删除他人的文件或文件夹,都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常见的现象。教师不放过这些“小事”,不仅自己注意操作演示的正确与合理,为学生做出榜样。也适时地进行引导教育,把现在的行为习惯与未来职业素养的要求联系起 来,以小见大。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和重视行为习惯 的培养,培养学生注意细节、尊重他人、做事认真严格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如:在讲信息技术发展介绍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介绍计算机硬件时鼓励学生振兴民族工业;在学习《收发电子邮件》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的爱乃至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同时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开展感恩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播放Flash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来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