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参赛论文将科技教育渗透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急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对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理同其它学科一样,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任务。
本论文首先从高中地理课程的演变、新时期的人地关系、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高考考查方式的改革等,阐述了科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发展中的必要性。其次,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状况,阐述了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遵循的原则,主要从全面性、启发性、可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原则展开,把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结合地理课堂教学,总结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渗透科技教育的方法和途经,希望借助此文,能对基础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起到一些启发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科技教育 地理教学 原则 方法
一、科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发展中的必要性
通过多年教学,我们不得不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安排已将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命题考试都以它来展开。回顾课程改革历史,在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正式提出“把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作为确定地理教学的内容,强调要正确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春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描述为“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一是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而课程内容的设计也“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可见,探索人地关系,如何解决人地矛盾,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经由原始的崇拜自然,经历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盲目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若干重大环境问题,有些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危害,臭氧层减少等。再看看我们的城市吧,到处浓烟滚滚,大气污染严重;水质变差,恶化,赤潮多发;垃圾满天飞……….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清醒的时刻了,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盲目发展经济了,结果是得不偿失,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发展科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恢复高考10多年来,高中地理教育与地理高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考考查方式表现为多样化、生活化、社会化,使得高中地理课程也发生了变化,涉及到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地理环境。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在我省启动四年多,课程中新出现的内容较多,增加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具体案例,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而高考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考查,以各种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等。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必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
二、渗透科技教育有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要遵循全面性、启发性、可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把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