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淡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0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淡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摘要:习作的过程是学生把知识不断化成能力的一种成长过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如同说话一般,达到不吐不快。教学生写好作文绝非是一日之劳,它必然是日积月累,水滴穿石,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作文教学是一项智慧、持久的劳动,只要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加一点睿智,多添一份耐心,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绽放异彩。
关键词:写作;兴趣
   如果说一二年级只是训练说话写话,学生能把话说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就不错了,家长、老师都认为这样就达到了要求。到了中年级,开始正式写作文了。虽然开始也还是一些片断练习,但是,此时的家长期望值很快的攀高,老师也总是不满意,无形中拔高了要求。孩子们感到作文不再简单,而是越来越难了。渐渐地惧怕作文的孩子出现了、增多了;对作文的兴趣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了兴趣,视作文为畏途,写起来也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或者是东拼西凑,或言不由衷,这类学生,由于缺少写作兴趣而没有产生内在的动力。其作文的能力往往比同等水平但有兴趣的学生提高得慢。由此可见,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准确地把握中年级作文教学要求的深度,促使学生愿写、爱写。
语文老师要准确地把握中年级作文教学要求的深度,降低难度,克服孩子们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愿写、爱写直到会写。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孩子们认为写一个片段比写一篇文章容易。的确,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两三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片段,围绕一个中心即可。这样他们再写起来就觉得容易多了。教学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此时当然只能尊重学情。为了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我尝试让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练习。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围绕中心写一段话,内容要丰富,并精心指导将片段写得有意义,有特色。同时注意拓展孩子们思维空间,引导放飞孩子们的想象,让孩子们的心中活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实体的和虚构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让学生,每写一个片段作文,想象力、创造力就得到一次释放,生命灵性就得到一次拓展。从而使学生的习作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让习作与想象齐飞。
一个学期以后,学生对片段作文不再满足于几句话或一段话,他们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情感,不断发现生活中新颖的素材,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为顺利习作打开一条通道。对学生而言,一个片段他们也可以写的有声有色。
二、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兴趣,促进乐写。
(一)注重体验,训练迁移,享受习作之乐。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写作的物质基础业已具备,余下的只是老师的诱导功夫了。只要鼓励他、搀扶他,一旦诱导成功,学生必将度过难关,跨出第一步。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去玩弄那些变换无穷的文字 “七巧版”,在作文“七巧板”的拼排过程中,获得心得与乐趣。在游戏作文的快乐体验中,孩子的知识“自然而然”出现迁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04:12 | 只看该作者

例如: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讲过,也没有要求学写议论文,议论文在孩子心中是个极为抽象的庞然大物。我告诉学生议论文其实是一种表明自己观点、意见的文体,对于大家来讲,就是分辨“好”或者“不好”的问题。在游戏作文中有许多演剧的活动,我在嘻嘻哈哈的演剧活动之余,请同学写一篇分辨究竟哪一组的同学演得好,哪一组同学演得不好的短小评论,也都较为成功。原因很简单,每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演剧之后,“看戏”的同学早已有了对各组演出孰优孰劣的态度和看法,也许,就在学生们演剧的时候,小观众早就对此进行过口头评论了。至于后来老师要求的作文,不过是把自己的态度变化为文字而已。孩子们轻松写作,一点儿也不压抑。也许,只要孩子们有了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观点,论文也就自然而然地“流”出来了。所以,要写好议论文,首先应该培养的是学生对问题的独特的视角与思考,诱导学生独特的思想观点!
以此类推,我又诱导学生对其他事物进行“好”与“不好”的判断。譬如,我提出一些问题请学生们讨论:“看电视,好,还是不好?”“多吃肉类,好,还是不好?”“冬天衣服穿得少一点,好,还是不好?”在全班进行了一阵子热烈的讨论之后,出题“看动画片,好,还是不好?”请学生写作,他们好像并没有感到什么困难。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习作中,孩子们不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极有语言色彩地转引了全家人对于动画片的各种不同的意见,文章写得清新可爱,丝毫没有高年级学生学写议论文的那种八股味。而且,孩子们还想通过对动画片好与不好的探讨,获得某些支持,以便在父母反对他们看动画片的时候亮出来作为理由呢?看来,我们的作文命题每每能够出在他们需要的心坎上,那作文八成会得到成功的。
在有了以上这类“好”或者“不好”的最简单的判断之后,略略换点花样,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一份其他同学的文章,给以一定的要求,然后请他们写一篇评论文章,就也已经成为可能的事情。
如,作文之前,要求同学按照这些提纲或要求的顺序写作:
a.一说,这篇文章的开头写得怎么样?
b.一说,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好不好?
c.一抓,这篇文章有没有错别字?并说说看,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错别字?
d.给这篇文章写一段总的评语。
e.请给这篇文章打一个分数,当然,还得谈谈你给这个分数的道理。
没有学过写评论文章的小学生,根据以上的提纲,居然都“摇摇摆摆”地写出了他们的第一篇小小评论,几乎每个参加游戏作文的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看来不是很容易的作文。
在还没有教授过议论文章的情况下,学生们就在老师的情境启发下懵懵懂懂地写起议论文来了。这是天才吗?不是,这种情形在经过了几次游戏情境之后,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做到。这说明,议论思维的产生,不仅是老师告之的产物,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情绪发生的结果,至于文字的转化,也只不过是以前写记叙文时的知识和技巧的迁移罢了。
还是一句老话,文章是思想和情绪的文字表达,有了思想和情绪的需要,略加点拨,哪怕是最高级的议论文,也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当然这是诱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进行迁移的结果!
(二)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04:24 | 只看该作者

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如:春天到了,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了写好观察日记,发动学生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兔子,观察它的分娩及喂养小兔的过程;种蒜头,观察变化过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批改后及时加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乐趣。有了乐趣,才有主动性;而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经过自己的精心饲养和仔细观察,他们的观察日记写得绘声绘色,且极具个性。
又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对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因为每个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其内心世界、个性特征、情感活动的复杂不是一个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用语言文字反映更是小学生认识能力所不及的。有些人物对孩子们来讲似乎是熟悉的,但往往“熟视无睹”。要他们写爸爸妈妈,似乎不成问题,但真正要他们提笔写,就觉得写不出多少话。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孩子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的情景。如教他们写“一个-----的人”时,可以先让孩子们提前观察自己选定的对象,从中提炼出中心,确定写作重点,并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提意见,及时修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生活情境,叩击心灵,情动辞发。
在作文教学前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适应教改而采取的花哨形式,而是通过创设最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缩短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同时,将他们心灵的窗户打开。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震痛全国人民的那些灰色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都沉浸在一种莫以名状的情绪之中,我想,就把这种最真实的情感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吧。我开始搜集一些泥石流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上一节别开生面的习作课。上课了,我什么话都没说,没有任何导语,只是打开了多媒体。当那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场面出现时,孩子们哭了,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哭泣……我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好久好久,我们就那样沉浸在悲痛里。当我问他们:“孩子们,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他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自然灾害是残忍的,有的说他看到失去孩子的父母撕心裂肺地哭,有的说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有的说我读懂了顽强,读懂了爱……
我想,孩子们已经不自觉地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中了,他们的情感已经真实地被激发出来了,而且汹涌不止。这何尝不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呢?
(四)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确定上,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习作教学要求”、“口语教学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进行同伴考虑,进行“利用、选择、改编”,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在小学语文第九册作文教学中我以“学做小小导游员”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导游尝试:安排学生对家乡的风景、名胜或其他方面值得参观的地方进行调查了解。然后,按照十一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安排,开展一次“小小导游员”角色扮演活动——一人做导游,为全班其他“游客”介绍家乡的某一处风景名胜或值得参观的地方。系列活动之二--学习导游知识。以“了解导游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为目标,开展主题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在导游应具备的各方面基本知识当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并做到的是对家乡的景、人、物、事的了解。系列活动之三--为本学校做一次导游。角色扮演:为来校参观的客人做导游。介绍要点:介绍校园的一处景物或建筑。组织学生对校园内自己喜欢介绍的一处景物、一处建筑进行实际观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景物或建筑的特点。同时,开展调查访问活动,细致了解与相关景物建筑相关的人或事,选择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内容。学生对观察、调查了解到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并撰写“导游词”。写好以后,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其他同学当客人,给同学“导游”,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作修改。最后,全班开展“为客人做导游”的活动。系列活动之四--介绍家乡的人。为“客人”介绍家乡的人。研究家乡的历史名人、现代名人或自己认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为家乡、为祖国作出的贡献等。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为“客人作介绍”。并结合写人文章进行写作。系列活动之五--向游客介绍家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变化调查采访活动。每一个同学或一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个角度;对家乡实际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在“某一个方面”的发生的变化。调查访问结束,小组进行交流。每个人针对他人的调查主题,提供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资料。将自己了解到的、感受到的家乡的变化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1:04:33 | 只看该作者
写好以后。班内进行“向游客介绍家乡变化”的“预演”。系列活动之六--向游客介绍未来家乡发展蓝图。人人做一个“家乡未来小设计师”,设计家乡未来发展蓝图。首先,开展专题社会调查,从环保、经济、社区生活、居民生活、风景区建设等各个方面选取一个专题,了解现在家乡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上网、课外阅读、收看影视、访谈等方式,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趋势。大家对发现的问题和了解到的“发展趋势”进行交流。然后,针对自己在专题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社会和科技在这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未来的家乡设计“发展蓝图”。想象好以后,把自己的“设计”写成文章——《未来家乡的……》。小组或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针对每一位同学的“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从别人的设计中,汲取经验。然后修改自己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将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主题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在运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进行活动当中,学习练习口语交际和写作,同时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想象情境,拓宽思路,激发美感。
“孩子们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们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鲁迅)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文思淙淙,语若流泉,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一是扩想: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或教师出示一段概括的话或几个词语或简单的提纲,让学生进行扩想练习。二是续想:利用有的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的特点,进行“接续想象作文”或是教师出示开头,让学生编述作文,看谁想得合理、巧妙。三是联想:利用教材学联想;指导学生打比方;开放课堂搞创造;进行专门的联想作文训练,让学生运用联想,编写完整的故事,组合作文等。四是改想:利用有的课文的特殊性,在不变原意的前提下,变换课文的叙述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五是假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事,凭借想象来假设情况。
在六年级上半学期第一、六单元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想象情境进行习作,获益匪浅。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借助童话的手法进行夸张拟人的想象,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接着提供激发创作欲望的题材,为他们习作做好必要的内容铺垫。如,写童话时,先选取他们喜欢的海底世界为大前提,为他们提供一些海底动物的知识作铺垫(如海龟、珊瑚、海马、海象等),再让他们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新形象的综合创造,编排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优美的、富有科幻意义的作文,享受到了成功创作的乐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利用语言或音像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或作品欣赏创设情境,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达到快乐作文之目的。
总之,习作的过程是学生把知识不断化成能力的一种成长过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如同说话一般,达到不吐不快。教学生写好作文绝非是一日之劳,它必然是日积月累,水滴穿石,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作文教学是一项智慧、持久的劳动,只要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加一点睿智,多添一份耐心,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绽放异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