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多元智能评价初步探索
摘要: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教学评价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达到全面评价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文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生学习的多元智能评价,研究多主体、多方式、多层次的智能评价系统功能和框架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状态、成果的智能、科学评价,更好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进步轨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智能评价体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对传统教学评价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甄别和选拔式的评价。《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全方位考核学生、多方面挖掘学生潜能,综合收集与学生素质发展相关的信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学生学习发展多元智能评价系统,更好地记录学生的发展过程和进步轨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评价主体的多元智能化
传统的学生学习评价主体通常是教师,而学生做为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单一的评价注重于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不利于充分发挥评价的综合考查功能,不能全面评价与考查学生,难以体现教育的人本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智能评价主体系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教学需求,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评价主体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利用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能更多更全面地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差距,充分运用自评、他评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让评价方式更多元、更全面,多层次、全方位评价地学生。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系统要坚持有效性和实效性原则,要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状态及发展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还需注重发展性原则,鼓励有所进步的学生,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的排名。还必须考虑可行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能达到的,且每一项评价指标应具体、明确、简明、扼要,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才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例如小学生语文成绩分数低就评价其语文水平就低,这样的评价缺乏科学,缺乏智能分析。所以只注重简单目标的考核,仅仅强调考核的成绩名次和激励作用,忽视过程管理的作用是不行的。注重对知识掌握的评价,忽视理解应用能力的评价也是不行的。
(二)构建以家校合一为本的评价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教育正由学校教育转化为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评价的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应拓展到社会、家庭这一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