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县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县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现有效教学,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甘肃省甘州区为例,对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对策,为下一步县域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教师素质需求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一、调查背景和缘由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在甘州区学校的教学中日益得到广泛运用,使教材观念、呈现形式、课堂教学的结构及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现代实践教学证明,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能有效的促进初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理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目前,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它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如何?实际教学应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今后教学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深入甘州区十所学校的部分班级,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对上述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调查结果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调查形式
调查样本的选取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调查的学校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比较重视,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教师具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第二,十所中学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三,调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包括七、八、九年级共三个年级。发出问卷共450份,收回问卷440份,其中有效问卷435份。
   调查采用的形式:一是走进课堂听课。深入十所学校听课50多节课,其中初中课30节。二是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40份,有效问卷为435份。其中200 份是针对教师的问卷,80份是针对一般教师的,170份是针对学生的问卷。三是召开座谈会调查。共召开16 场座谈会,参加教师96人(其中教师78人),学生 80 人。四是个别走访。共走访了十所学校的 45名教师和80名学生。调查对象的教龄情况如表1:
教龄(年) 人数(人) 百分比
1~3 60 24%
4~7 72 28.4%
7~10 50 20%
10年以上 68 27.60%
表1 教师的教龄情况
接受调查的教师年龄分布均匀。涉及的课程科目有语文、、英语、物理、生物等。问卷分为三个模块:教师个人信息调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调查;教师期望的培训模式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1.设备配备及应用情况
近几年来,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为甘州区的所有学校配置了计算机教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和多媒体教室,甘州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创建了甘州教育信息网及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平台,各学校也都各尽所能,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创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广泛运用的新局面。结合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张掖市开展了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培训,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随着张掖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配备的逐渐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校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集于一身进行信息加工、处理,通过声、光、色、动画、交互等技术创造出适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4:28 | 只看该作者

2.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调查数据显示,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Word、Powerpoint、Excel、上网查资料收发邮件的教师分别为86.8%、83.5%、、77.8%、29.1%、38.1%,但对于Flash、Dreamweaver、Authorware、制作音频和视频素材等操作能够达到熟练使用的却不足9%。这说明有四分之三的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问卷调查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应用计算机技能情况。从调查结果看,有82%的教师会基本的WindowsXp操作,能利用Word或Wpsoffice进行文字处理的占67.6%,基本具备制作电子教案和使用课件的能力,但是编辑、开发教学资源技能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如会上网查找教学资料的占56.8%,会收发E-mail的仅占46.7%。同时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青年教师在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方面占较大优势。
    (2)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情况。新课改呼唤新的教学手段,而区教研室听的课约有30%左右的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中经常用的教师几乎没有,使用挂图、投影仪、小黑板、识字卡片等教学用具的课不超过40%的教师,有48%的教师不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也不用其他辅助设施,仍然习惯于“一张口、一支粉笔、一本书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3)教师运用常见工具制作课件情况。约有60%的青年教师掌握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课件制作工具,他们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主力军。但目前他们的制作水平还很低,制作的课件缺乏交互性、动感等。
(4)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来源情况。青年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中有5%的直接采用商品课件,有40%直接采用网上下载课件,有12%直接采用自制课件,这说明教学软件不足或质量水平很难满足实际教学要求,成为制约“整合”的瓶颈。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青年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中有45%采用加工改造后的教学课件,这才是当今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希望所在。
3.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可程度
对七、八、九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每周1节信息技术实践课,学校微机室不能上因特网, 87.5%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学生平时用电脑主要是玩游戏、聊天和上网查资料,分别占75%和65%,72.5%的学生认为老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能熟练应用文字编辑、制作幻灯片、下载软件、收发邮件、网上交流的学生分别占82.5%、 65%、77.5%、65%、80%。说明学生三分之二的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需的技能。

学生问卷调查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体上持欢迎态度。在回答“你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电脑来上课吗”的问题中,选“A.非常喜欢”的占18.2%,选“B.喜欢”的占32.5%,选“C.无所谓”的占42.1%,选“D.不喜欢”的只占11.8%。这表明半生欢迎电脑教学,只有少生不喜欢。然而,这个结果与事先的估计还有差距,即学生并非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致叫好,可见目前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喜不喜欢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点上,七、八、九年级并无明显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4:43 | 只看该作者

(2)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仍存在不足。在回答问题“跟平时相比,教师在用电脑上课时,你的注意力如何”时,有12.2%的人选“A.非常集中”,36.5%的人选“B.比较集中”,36.9%的人选“C.没什么两样”,而有11.2%的人选“D.我的注意力反而不能集中”。这说明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使半生比平时更加集中精力,但同时也导致了11.2%的人注意力反而不能集中。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师计算机水平不够高,导致在课堂上操作失误或课件设计中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有些教师为了追求美观,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声音或图片,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课件的设计不必片面追求华丽,这一点从学生回答“教师用电脑上课时,屏幕是否越漂亮越好”可以看出。选“A.对,越漂亮越好”的占30.7%,选“B.不,关键是能帮助我理解问题”的占45.7%,选“C.无所谓”的占18.8%,而选“D.其它”的占4.9%。在其它一项的回答中,绝大多数人要求课件的设计要“简洁,清晰,能帮助理解”。其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容量较大,导致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3)学生在除信息技术课外的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极少,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几乎没有。
(4)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理解,但当前尚未达到我们的初衷。通常认为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在回答“跟平时相比,教师在用电脑讲解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理解得如何”这个问题时,选“A.我理解得非常好”的占10.3%,选“B.我理解得要好一些”的人占34.7%,选“C.没什么两样”的人占42%,选“D.我反而弄糊涂了”的人占10.9%。从这些统计数据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离我们的初衷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一是选材问题:科目中只有部分章节是适合于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对于那些可用可不用的知识点或者根本就不适合用的知识点生硬使用多媒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二是某些教师设计的课件存在一些毛病,容易引起学生误解;三是使用现成的课件未必符合教师的思路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而自己设计课件又要花费较多时间。教师既要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又要设计课件,往往会顾此失彼;四是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而老教师在计算机操作方面也存在较多困难。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学生形成的学习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第二、电脑在学生中,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第三、网上资料太多,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往往还没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4. 基本结论
通过对师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观念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整合的认可程度,了解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距离。问卷首先调查了教师对整合的了解程度,如图1。
图1 教师对整合的了解程度
可见,大多数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可并未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调查还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义的了解作为评价指标,有40.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已有的课堂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教师对整合的观点时发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处理学科中的问题占63.6%,认为有一定作用的占36.4%,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是无效的。可见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但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果问题上有了分歧。仅有44.1%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5:21 | 只看该作者


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知道并认可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改变教学方式的手段,是一种可以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但认为它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还有所欠佳。
(三)教师所具备的整合能力
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以及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设计能力是关键所在。问卷对教师在职前、职后的一些能力作了调查。在职前,多数教师基本会操作计算机。在职后教师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明显的差异。这中间,年轻教师的技术要好于老教师。
有10.8%的教师能自己制作用于教学的课件,只是制作课件的质量有明显不同。有29.6%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计算机演示文稿,有12.7%的教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没有教师利用EMAIL和BBS与同事交流,信息技术由E-mail、到BBS,以至发展到今天的博客,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层次明显。另外,教师应用整合的程度也反映了教师的能力。仅有2.6%的教师完全掌握并能够自主创新。


可见,大多教师只是基本使用信息技术,并未达到预想的目标。
(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入教学过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调查显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有45%是求助他人完成的,24.4%是从网上下载的,仅有22.5%是教师自己制作,说明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在制作课件上也有所体现。


教师使用课件类型较为单一,以演示型为主。教师用于上课的资料的主要来源还是教科书和教材,占88%,只有10%的教师上课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教师们不经常使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库备课,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尚未很好结合。
教师使用信息工具的情况也能反映该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
选项        份数        百分比
A.在互联网上检索        81        31.20%
B.教学时使用计算机演示文稿        77        29.60%
C.自己制作各种用于教学的课件        28        10.80%
D.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        33        12.70%
E.利用各种光盘        41        15.70%

另外,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并且认为学校的影响很大,起关键作用:
项目        份数        占百分比
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        51        21.4%
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        42        17.6%
教师缺乏足够的信息技能培训        39        16.4%
使用时准备的时间太长,增加负担        29        12.2%
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太高        21        8.82%
学校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政策        30        12.68%
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        26        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5:51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师在培训中的问题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目前看来,培训是关键,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据调查显示,在培训内容方面,有45.6%的教师学习的内容是新课改目标,29.4%的教师学习的是教学理论,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占19.3%。培训的环境大多是普通礼堂,占到41.2%,多媒体教室占29.7%,微机房占27.7%。培训次数在1~3次的最多,同时大多培训的时间仅有一周。培训方式也多为专家讲座、教学研讨,自学的情况较少。

在调查教师认为培训中的问题时发现,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培训只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弱。
项目        份数        百分比
只注重理论        90        41.8%
注重信息技术的操作        37        17.6%
培训时间        28        11.6%
培训模式/方法        60        29%

问卷对教师期望的培训也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远程教育、现场跟踪与指导的培训方式。在培训期间着重培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对于培训时间,有49.3%的教师希望采用半脱产式。如果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家或教师跟踪指导,有36.2%的教师愿意花费一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交流。
选项        份数        百分比
远程教育        60        34.5%
专家讲座        35        19%
教学观摩        35        21%
现场模拟、跟踪指导        59        29.5%

选项        份数        百分比
有效的教学方法        60        29.3%
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50        20.9%
先进的教学理论        50        22.9%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60        26.9%
从分析结果看,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效果一般。在培训内容上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现采用的培训方式只限于大班授课,培训氛围比较差,培训学员积极性不高,只是服从学校的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5:59 | 只看该作者

(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处在低水平状态
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课件制作和课堂演示,而利用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较少;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远未开发,信息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阻碍了教学内容的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2.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从来就不存在万能媒体或唯一媒体。这种观点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里经过多年的实践、争论后,早已有了这样一个定论。网络亦然。它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确因为它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作为提供学习资源来讲,网络不是唯一的,不能过分偏重,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资源可以利用。
   3.学生在除信息技术课外的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极少,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几乎没有或屈指可数。
4.使用课件时要注意控制好节奏,重视学生的反应
多媒体课件知识容量大,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若操作时速度太快,学生容易疲劳,而且毫无思考回旋的余地,一节课下来知者甚少,效果反而不佳。因此,课件的操作要注意控制节奏,宜缓不宜快。
5. 网络特征的低利用率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高级认知能力发展为标志的探究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6. 课件的设计要尽量简洁,清晰,帮助理解
在确定一节课需要用信息技术来教学后,课件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课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量不要在课件中加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声音或动画,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放松放松,那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7. 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应淡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成了操作者,而学生成了观众,教师会不自觉地过多注意鼠标和屏幕,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语言的感染力,也忽视肢体语言的提示。事实上,课堂里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培养人文素养,这是任何现代媒体都难以替代的,因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8.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培训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向学生进行《几何画板》等软件的培训,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也是营造新的学习环境的根本途径。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后,可以让他们将课件拷贝回家温习功课,这样也可以提高课件的利用率。
9.为了整合而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用信息技术固有的优势促进教学更好的开展。在很多学校,各学科教师都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在整合的形式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完全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于注重形式,而对教学效果思考不够,即存在着让沉重的课堂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的水平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生动、直接、快捷的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但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不应迷失方向。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感官材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46:05 | 只看该作者

10.忽视传统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形式也有其优势,并不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事事与信息技术搭边。有时,传统教学更有效。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率不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不够
目前,教师的整合课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涉及的原因很多,有自身的技术、理论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使得许多教师对整合产生了质疑。
12.教师在培训中的问题突出
培训在提高教师整合能力上起关键作用,但有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许多教师并不满足于现在的培训。从整体情况来看,如下:
(1)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存在问题。培训任务重,内容繁多,这主要是由整合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学员参加培训需要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很多,涉及领域广泛,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完成。然而教师培训的时间、次数是有限的,其培训方式大多是“批量生产”,这样存在许多弊端。在这单一的培训模式中,所有教师,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参加,这种“大呼隆”上课法,使得注重操作技术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严重。调查发现,在培训中,有的过于注意信息技术理论的培训,使得许多教师空有理论,却无法真正运用到课堂中;有的则花大量时间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其结果并不能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培训,其收效甚微。
(3)缺乏交互。现阶段培训的短期性,要求学员短时间内树立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使得很多培训教师在教学时只顾一路“点击”,缺乏教授人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及时交流。大多员往往忙于接受新的知识,而无暇“消化”,从而产生大量“认知碎片”,根本谈不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以上是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先决技能水平、接受能力、对培训的兴趣都有很大差异。现在的培训方式并未照顾到这一点。很多有兴趣、有条件的教师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接受能力差或并未接触过电脑的“新手”教师却跟不上,导致众多老师对培训失去信心。就学校而言,大规模的异地培训,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等使得这种培训的高成本,而且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也决定了其校内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
13.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其实,很多中的内容并不需要整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些内容只需要用媒体演示几分钟就可以了。这样授课的地点最好在本班教室,但由于教室没有相关设备,教师也就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因此,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问题不是仅仅存在于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改进对策及其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为提高张掖市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正确地理解课程整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过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生和教师中的普及,技术层面的问题已基本不再作为整合的障碍之后,整合的理念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就成为课题研究能否深入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网络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从简单的电教观到工具观,直到近来有学者提出的学习环境生态观的不断发展,正体现了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在观念的障碍扫清之后,对于网络与教学的结合方式上存在的“简单的相加”或“完全的替代”等认识均是十分不利的。在提高认识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整合表现为以师生的基本技能和网络环境为前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初中课程标准为依据,将与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广域和局域环境下现成的和教师自制的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新型学习方式。一些教师在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简单地将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同于整合,花费很多精力将书上的图画扫描下来,用计算机呈现给学生。从看课本讲课转变为看课件讲课。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只能是简单地改变教材呈现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