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用电教媒体,破疑解难。 课堂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 比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灯片,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制作的灯片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四、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要认识一种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观察是认识的基础,观察目的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联系打下基础。观察的目的是得到结论,掌握本质。而观察中得到的只是感性认识,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经过思考。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建构出抽象的角,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闪烁光点,闪动实物(如:红领巾)的角的形状,既而把实物(红领巾)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从而抽象出几何角。然后闪烁角的顶点和角的两边,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接受起来特别容易。这种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完整角的印象,学生不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巩固率远远比传统教学巩固率高,同时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发挥电教媒体优势,化抽象为具体。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做到既增加教学内容和知识容量,又不增加教学时间和学生负担,只能依据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虚与实、部分与整体、外表与内观之间相互转化,把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把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缩短认识过程,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学“圆”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荧屏上首先闪动一个“点”(指圆点),然后顺时针方向哒、哒、哒……地(伴着音响)闪动出圆圈,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感到:“圆就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于是,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道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视野,缩短了教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模拟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六、运用电教媒体,增效减负。 新授结束后,如果学生兴趣犹存,我认为运用灵活的电教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课内练习是很好的方法,能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通过学生思考练习,达到认知结构清晰的目的。 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投影能增大练习密度,变化丰富等特点,使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图多编、一式多练等练习形式。通过灯片投影,能组织大量的变通题,起到了小黑板难以起到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增大,学习积极性提高,练得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师可少布置课后作业,减轻了作业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