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0-3-6 13:11: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本次习作,有哪些方法我可以学习使用呢?
武老师:俗话说“见景生情”。看到一处景物,我们心会有所动,脑会有所想。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或好经验能与大家分享吗?
小朋友:写景要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写,要重点突出。
小朋友:描写景物抓特点很重要,能观察到这一处与其他处景物的不同,能描写下来,这也较难,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还要看我们遣词造句的功夫。
小朋友:要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
武老师:静态是对景物相对静止状态进行描写,写时要注意把景物所处的位置、外表形状、色彩浓淡等交代清楚。动态是指景物或部分景物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景物的美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生机勃勃,多彩多姿,是一种变化着的美。如老舍写的《趵突泉》有些句子很精彩。作者着重抓住趵突泉的动态来进行描写,通过写流动的水,翻滚的泉,飘荡的热气,变化多端的水泡来表现的突泉独特的美。动态描写景物,使得景物描写给人的形象感更强,立体感更强,显得更加真切。我们在观察景物时,对景物的动态特征要给予特别的注意,努力挖掘那些能够表现动态的各种材料。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才能生动、精彩。写景状物,一般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把握顺序,理出层次;合理想像,具体描写;提高认识,表达真情。
小朋友:大朋友,你讲得很好,可我一到写起来,脑子里就很乱。怎么办呢?
武老师:脑子里很乱,说明你的思路还不是很清楚。写景文,很讲究文章的层次。层次清楚了,就会使人觉得有条不紊,这就是所谓言之有序。要做到这一点,在观察时要把握顺序,在写的时候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哪个先写,哪个次写,哪个后写,要有统一的安排。这样思路清楚,别人读起来轻松,就会爱读。
小朋友:以前老师经常是说我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不形象,我老是叹气。武老师,你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做到具体、生动、形象吗?
武老师:我的方法是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大千世界,景物各异。写景状物,要想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除了细致观察,抓住特点之外,还必须借助合理想像,对景物具体描绘。这样,写出的景物才生机勃勃,增趣盎然,给读者以感染。请看下面的句子:
微风吹过,一串串嫩绿挨挨挤挤的,仿佛一群可爱的小孩在追逐嬉戏。
在这里,小作者充分地抓住了春的特征,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进行描写。由“一串串嫩绿挨挨挤挤的”,联想到“一群孩子在追逐嬉戏”。这样写就把景物写活了。
请读下面的片断: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未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荡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代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骡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在水中;桂林的山 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是一位作家游桂林山水的描写片断。作家对这里的山进行了具体描绘,“水是静的、清的、碧绿的”“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有描写,有想象,桂林之水美不胜收。“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倒映在水中;并加以想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像老人,像巨象,像骡驼,”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样就写出了桂林山峰的峻峭。
从这个小片断的描写可以得知:写景文,具体描写和合理想象是多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