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阅读论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2: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阅读论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河北省承德县第三中学  程丽云
   内容摘要:我们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课前做好信息搜集,了解课文。课中处理整合信息,加深理解。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重难点。从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
关键词:了解课文 加深理解  解决重难点  拓展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 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从最初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上网,信息的载体和其传播速度、方式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形成一种良好学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知识储量。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信息加工过程。其次,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课前做好信息搜集,了解课文
语文教材课文的内容背景性很强,诸如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课外书、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上网搜索等渠道搜集、了解这些背景并在课堂上交流,既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一夜的工作》写得是,作者何其芳亲眼目睹了周恩来总理整整工作一夜的事,由此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敬爱。在教学前,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介绍周总理的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了他们搜集的信息,有诗歌,有故事,还有图片等。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这些信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与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搜集、获取信息的快乐,同时也更深地感受到了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对鲁迅学生都有耳闻,但鲁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孩子们知道的很少,所以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的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以上是人物信息的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搜集。做人物信息搜集,还有一则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觉着“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此外,有些课文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课前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2:07:42 | 只看该作者

二、课中处理整合信息,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课文、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才能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制作了声影并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还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个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顺当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在介绍动植物的科普性说明文,如《鲸》这一类课文时。课文中有关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作用等内容有的介绍得不是那么具体。课前,我就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有关的更详细信息,并要求对搜集的信息作整合处理。以《鲸》为例,我要求:与课文某些次要内容相关联,不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只需作一般了解,如有些同学搜集的关于抹香鲸的资料,通过出示各抹香的图片和录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抹香的特点。使用这些信息对课文重点处、难点处作补充的,课上就要很好地加以运用,如有的同学搜集到的关于虎鲸为什么不同于一般鲸类,会对同类发起攻击的信息资料;交流时不能捧着获取的信息资料照本宣读,而要自己概括着用二、三句话有针对性地交流。
三、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重难点
语文文本教材中提供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字词理解等学习困难,但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比较差,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不大。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再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调动情感,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如:“当北京夜幕降临时,北京城就成了灯得世界,光的海洋。”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学中利用flah视频,展示太阳渐渐西沉,幕布缓缓拉下,太阳放射出的余晖被遮挡了,天色逐渐暗下来,北京城陆续点亮各色灯光的场景。具体形象的视频效果,吸引了学生的视觉,集中了学生的听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如《趵突泉》这一课,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环境下,只有借助书本的文字、图片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显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单靠静止的图无法更深刻体会趵突泉的特点。如:“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怎样冒?晶莹、活泼、不知疲倦是怎样的?图片远远不能体现它的意思,只有凭借信息技术视频效果,展现趵突泉永不停息往上冒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动态效果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感受到趵突泉的独特。又如“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本段文本,描写了趵突泉冒水时的形态,体现了它的美。如果单通过对文本分析、讲解,学生无法感受到趵突泉“你追我赶”的特点,更体会不到“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的深刻含义。就算教师的讲授生动、形象,学生的感受也是颇浅。如果根据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收集或制作一个“灿烂阳光下的趵突泉五颜六色的泡泡,在阳光下一个接一个连接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的动画视频。可以更大程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调动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视频中由衷的发出赞叹之声,体会到趵突泉的美。可见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解决教学难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22:07:47 | 只看该作者

四、从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
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完美、很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见多识广。我说:“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读完后,对中年的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讲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这一点我们做到了。课堂外的世界更精彩,教《草船借箭》,便可把学生带向英雄辈出的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把学生带向亦真亦幻的《西游记》。教《匆 匆》时,带学生认识了著名作家朱自清;教《草原》时,带学生走向老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从课堂之内带到课堂之外,拓宽语文课程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生不仅仅要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信息,使这些信息为我所用,是这些信息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教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我要求学生去搜集有关地球被污染毁坏的图片资料及文字资料,最好是关于我们本地区的资料。让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写成调查报告;有能力的学生还可制作成PPT或网页,在班上交流或网上传送。教完《鲸》后,我让学生继续研究查找与课文有关的鲸的信息资料,如:鲸有没有鳞?须鲸没有牙齿,过去它在地上吃什么?怎么生活等等。加工、处理后,同样可写成调查报告或自编小报等。现在的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不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阅读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调查报告、网页、电子小报等这些信息整合方式既改变了过去课后作业的单一形式,又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去搜集和处理信息,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拓宽学生的阅历和知识积累。一举多得,我们当老师的何乐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9: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