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爱上莫文蔚

  莫文蔚真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

  容貌便是外化的性格。性感的身材,扭动的蛮腰,时不时露出的一大块光滑的背部的肌肤,无法形容的鬼灵脸蛋,明丽的眼睛,微微上扬的嘴唇,突兀的牙齿。这就是莫文蔚,说起来注定不是大雅的天香国色,但也是一种空灵的美丽,注定了不同寻常,也注定了风华绝代。

  我爱这样的女人。

  这是属于都市的女人,总在银幕上玩味万千不同的人生,不经意地缔造出一段段肆意的日子与情感。她挚爱艺术,热爱音乐,她大胆的诠释性感的定义,冷艳又热烈地褪尽衣裳,在封面上秀出一袭袭热辣的装束。在人群中疯狂地寻找英俊的男子,让歌迷大声地喊出她的名字,在自己的舞台上边唱边脱,挥汗如雨。然后,被众人誉为性感,甚至风骚。的确,她是个爱动的女子,疯狂,张扬,敢爱敢恨。

  或许当你真正聆听过她的音乐后,才会惊异地发觉,她是属于与独立于都市的,独特的嗓音是烟酒洗礼后特有的精致。她轻吟着单人房双人床,让自己的心陪你流浪。反复的在一个人的时候唱起阴天,娓娓地读出李宗盛的词,接着一针挑中你的心事。李焯雄是最懂莫文蔚的人,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盛夏的果实》里发酵出彻底的完美,仿佛听她的歌,内心总有各样的冲动,静静地玩味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曲子,心甘情愿地被她俘虏,成为信徒。静是骨子里的洗髓,静静地向命运流动。

  是否,当你听到,你还记得吗?记忆的炎夏,散落在风中的已蒸发,喧哗的都已沙哑。心头会有些莫名的油然。

  有些人,是火山,冷静的理智是梳理了内心深挚的热切。又有一些人是冰山,沉默是外在的风骨,流动的却是安静的活火。

  莫文蔚的举止是首豪放阙,莫文蔚的内心却是曲婉约词。焚烧着青春去满足心中不灭的对目光和掌声的渴望,恰如野火。内心默默地耘锄一块花田,玄密之蕊萦绕出余香脉脉。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闪光点,闪光点并非全是美好的。而性格就是我们如何发挥闪光点的方式。活着的目的,就像莫文蔚说的,把生活变成生生活。生生活,多了种生意,多了种生存,多了种生命,就像许多转瞬即逝的美好,旧书里偶然翻见的清新句子,想了很久在雪夜里煮的一壶佳茗,失恋是用来疗伤的一首情歌,断桥上擦肩的一个过客。

  或者,性格即生命,生命即生活。

  天真善良活泼勇敢机智爱心纯真乐天善感优柔寡断悲观暴戾凶残懦弱邪恶张扬沉默冲动平庸自怜。上帝之手会从里面挑出一些装在我们身上。于是有了很多很多的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莫文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莫文蔚,是你爱的人,是你眷恋的性格,另外一个自己。那是个巨大的磁场,是心灵的归宿,是生活的目的,前进前进再前进,活着活着。这些都是永恒的孩子,像是催人泪下的老情歌。

  于是,莫文蔚唱了首歌:

  爱我的请举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感受战火中的音乐

  在战火中响起的音乐,往往担当着各民族英雄颂歌的重任,它们唤醒民众,抚慰人心,点燃希望,把生命注入民族。中国的抗日战争孕育了《黄河大合唱》,而在同时期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里,我们找到了《黄河大合唱》的众多“同伴”。

  一、穿越硝烟的《圣母颂》

  海菲兹,这位出生于俄国,有着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演奏家,是当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11岁便开始以独奏家身份巡回演出,一生足迹遍布全球,征服了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的心。这不仅因为海菲兹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与贝多芬一样坚强而博大的心灵。他在世80余年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谓阅尽春秋。无论日本地震后,还是爪哇暴动后,甚至天津被日本入侵后,他都赶赴现场演出,以他宽厚的人道主义的琴声与那里的人民交融在一起。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上前线为战士演出300余场。他对战士们讲:“我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我将演奏舒伯特的《圣母颂》”他赢得战士们的掌声。《圣母颂》成为他为战士们演奏次数最多的曲子。1959年,虽然他已经宣布退出舞台,而且刚刚摔伤不久行走不便,为了参加庆祝人权宣言八周年的活动家,他仍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抱着小提琴,走进联合国大厅演出。

  二、保卫列宁格勒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是在列宁格勒被德军围攻时开始创作的,直到1941年10月,完成了这部交响乐的前三个乐章后,肖斯塔科维奇才同意离开列宁格勒,疏散到莫斯科,后来又到了古比雪夫,在那里完成这部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此作品反映了作曲家在纳粹入侵列宁格勒时期的个人体验和回忆。作为空袭中的志愿消防队员,肖斯塔科维奇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它也是作曲家对自己所热爱的城市惨遭蹂躏的见证。三年的围困有60多万平民死去,作曲家把这部作品题献给在希特勒的暴虐袭击下仍坚持战斗的俄罗斯人民。1942年8月9日第七交响乐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奏响。

  正如一位苏联评论家所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一部音乐作品本身,它已成为我们人民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深远的政治及社会意义,它已成为我们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巨大动力。”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对这部作品曾有过如下的描述:“第一乐章,一个交响乐快板,是在1941年8月列宁格勒那种感人的气氛下写成的。战争闯入了我们和平的生活……我们的人民、工人、思想家。艺术家都成了战士。普通的人成了英雄……这一乐章有点悲剧成份,它包含了一首安魂曲,以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英雄。然而,在这场卫国战争中,我们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我们知道希特勒会失败,侵略者的尸骨会撒在苏联土地上。因此,第一乐章总的面貌是明亮欢乐的,是生命的宣言。接着,当乌云聚集在我们国家上空,当红军的每一步撤退都在我们心中激起沉重而痛苦的回声时,而我们的人民仍坚信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时候,我写下了第二、第三乐章──一首谐谑曲和一个柔板,这两个乐章表现了我们取得胜利,自由和欢乐的信心。第四乐章则是第一乐章的继续和发展,同样是个快板,如果第一乐章在某种条件下被称为‘战争’的话,这个乐章则是‘胜利’。这个乐章以一个为生存而斗争的主题开始,空虚主题最后发展成为胜利的狂欢。红军转入上反攻,祖国终于胜利了。”

  三、集中营的歌声──《达豪之歌》

  在音乐家齐佩尔的传记《达豪之歌》这本书里,记载了一首歌曲的诞生过程。它不是一般的歌,它来自地狱──二次大战纳粹的一个集中营──达豪。

  慕尼黑附近的山城达豪,20世纪因纳粹在此建立第一个集中营而闻名。1938年5月,纳粹把奥地利作曲家齐佩尔关进达豪,也就把音乐送进了达豪。

  音乐家就是音乐家,哪怕是在肮脏愚昧的包围中。齐佩尔在遇到营中的几位音乐家,也得知可以搞到一两把小提琴和吉他之后,他萌生了搞音乐会的念头。

  7月初,“齐佩尔乐队”凑集了14位持有各种特制的、五花八门的乐器的演奏员,在星期天下午,在一个为集中营的扩大而修建的厕所里开始第一场音乐会。“没有人讲话,在短暂的音乐会过程中,他们在一种心领神会、彼此默契的气氛中坐着,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同样也有振奋、激动和对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的重新肯定,以及某种自由的感受。至少这里有一处纳粹没有完全控制住的呼吸空间。这种努力的严肃性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尊严,一种没有沦为纳粹企图把他们践踏成的渣滓的自豪感。”音乐不仅使人忘掉痛苦,而且能使人对其无遮蔽的、赤裸裸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达豪音乐会”一直持续到9月底。音乐会需要作品,9月初,齐佩尔与他过去的朋友、作家索耶弗在回集中营的路上讨论音乐时,偶然看到集中营大门上的标语:劳动创造自由。齐佩尔对索耶弗说:这能写一首好歌。几天以后,索耶弗写出了《达豪之歌》,齐佩尔为它谱了曲。9月中旬,达豪的所有囚犯都会唱这首歌了。

  《达豪之歌》的歌词这样说道:“充满了死亡/高压线在我们的天地周围绕上了一圈锁链/无情的天空降下了炎炎之火、刺骨的冰雪和大雨滂沱/当我们默默地去做苦工,几千人行进在破晓的曙光中/生的欲望、我们的女人、我们的城镇离我们那么遥远朦胧/但是我们都懂得了达豪的训箴/变得坚硬如同磐石一般/达豪的兄弟,保持仁爱/达豪的兄弟,做个男子汉/尽力劳动达豪的兄弟/通向自由的惟有劳动。

  铁丝网载负着死亡,/在我们世界的周转紧绷。/头上是无情的天空/传送着寒霜与骄阳。/所有的欢乐都离我们远去,/远去的还有故乡与女人,/每当我们成千上万走在晨曦的夜色/木木地步行着去劳动。……”这首歌曾穿越过无数高墙,传唱到了法国、荷兰、英国甚至墨西哥的集中营,它又经历了战后年代,以口头传唱的形式保存下来。

  1988年齐佩尔回到奥地利,第一次指挥曾经由达豪的囚徒们秘密地传唱的这首歌。30位歌手再也不用像那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那样只能偷偷地哼唱了,他们在乐队的伴奏下,在座落于悬崖上的露天圆形剧场上,唱出了这首表达人类精神尊严的《达豪之歌》:“……但是我们都懂得了达豪的训箴/变得紧硬如磐石一般/达豪的兄弟,保持仁爱/达豪的兄弟,做个男子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
  第一次被音乐感动,是儿时看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里的背景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当耳边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了像块宝……”的动听旋律,伴随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出现,我深切的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从那时起,我爱上了音乐,并一次又一次从中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悲与欢、爱与恨、美与丑、生与死——《孟姜女》中,一个痴情女千里寻夫、悲天怆地的丧夫之痛;《命运交响曲》中,作者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和呐喊;《阳关三叠》中,挚友惜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欢乐颂》中,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无限神往……每一部作品无不深深的感动着我。

  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现在,音乐一直伴随我左右,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快乐或痛苦,幸福或迷惘,激动或不安,都能在音乐中得到舒缓,使我原本落满尘埃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用音乐来了解生活,感受悲欢离合;用音乐来表达热情,诉说喜怒哀乐,我用音乐来感染旁人,让他们发现美好,感悟生命。

  就业时,我选择了当一名音乐教师。我想,也许我不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把我热爱的音乐与全世界分享,但我能够通过这份工作,把音乐艺术尽可能多的传递给下一代,为音乐艺术的传承出一份力。我要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学会理解和分享,发现真理和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并且热爱生命。

  几年来,我与学生分享着音乐艺术的魅力,也一直不断地想方设法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然而,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音乐没有实见的景物、形态和色彩,他只能通过音韵、旋律和节奏给听众营造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听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看到”情景、物象、色彩,再从中去感受和体验并得到精神上的超脱。而青春期的学生充满热力和朝气,但生活阅历都还较少。那么,如何通过课堂的教学让他们开启想象之门,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呢?

  三年前的课程改革风暴,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不断的努力钻研,学习新的课改理念和《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样的音乐经过不同听众的想象和理解(即二度创作)都会有不同的音乐魅力。那么,如此抽象艺术的教学自然也不能拘于一格,受到传统框架的束缚,正所谓“教无定法”。于是,在每堂课45分钟的时间里,我与学生们尽情挥洒,或听或感或唱或跳,互相分享,相互感动,寻找真理,发现美好,在广阔的音乐天空里自由自在的翱翔。现在想来,每一堂课都是五彩缤纷,意犹未尽。

  也许大家会问:这样无规无矩,“教无定法”,教学的时候难道不会失去教学目标脱离正轨吗?其实不然。在教学中虽然不拘一格,有时甚至临时改变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运用同样的思路,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这个思路就是: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得到启迪,再从感受中发现道理体验情绪并把自己的情绪体验创作新的作品并表现出来与同伴分享。归纳出来就是聆听——感受——创新——表现。

  聆听。曾经有个故事:从前有个国家,这里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喧哗,从来没有安静的时候,直到有一年,百姓最爱戴的公主过生日,人们给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于是在公主生日那天,当她唱完生日歌吹灭蜡烛时,原本喧哗的人群突然寂静无声,他们听到了从来没有发现的鸟叫、虫鸣、蛙声,还有远处传来的琴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清风吹来,带来花的香气……良久后,公主激动地大叫:“这是我这辈子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从此以后,这个国家的人们不再总是喧哗,只要一有空闲,人们便会坐下来细细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到处一片欢乐、祥和。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的学生,让他们知道:只要细细聆听,不论是花、草、鸟、兽、风、月、雨、雪……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见聆听的作用有多大。学生们被这个故事深深的触动了,以后,不论是什么样的音乐或者相关的内容,他们都会细细聆听,一遍一遍,他们变得细腻而敏捷,并深深地融入到音乐之中。

  感受。学过音乐的朋友都知道,音乐作品只有通过听众的二度创作才能发挥真正的魅力。最美妙的音乐并非存在于作品本身,而是存在于听众所听到的,并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属于他(她)自己的精神神主体的东西。并且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个人阅历、人生态度和艺术修养的不同,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部作品的展示,我都会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自由想象,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作尽量的介绍,让学生再次理解作品,体验作品中的情绪,感受作品的魅力,获得音乐享受,并从中得到启迪。经过反复的教学,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越来越深切和投入。

  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在教学时,每部作品的展示过程中我力求培养的创新能力。如通过各种乐器、自然音响、混合音响或相关的音乐作品等的辅助,或是采用提问、情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可创作空间,对作品进行音色、旋律、节奏、和声方面的再创造,或是创作与作品相关的文化艺术成品,甚至是通过聆听作品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及得到的启迪,进行全新的音乐创作。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表现。如果没有表现,就没有交流,也不能相互理解和认可。因此在教学这程中,当学生聆听、感受并创新之后,就要让他们表现出来。这时候候我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或集体或个人,采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作品,学生们集思广益,于是是就出现了舞蹈、唱歌、器乐演奏、手工、剪纸、诗朗诵、绘画、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形象地表现了作品,提高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朋友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音乐人。而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创新音乐、表现音乐,那么音乐教师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所有同行们,让我们用这份艺术热情,带领着学生在音乐中开发智力,寻找真理和美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启迪,体验艺术,净化心灵,热爱生命。让每个学生都能乘着音乐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下自由自在的翱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用心灵歌唱
  亲爱的表妹:

  见信好!你寄来的红豆钥匙扣已收到了。快要期末考了吧,要认真复习!

  听奶奶说,你暑假要参加一个合唱比赛了,对吗?奶奶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们都很高兴,我的眼泪都差点儿掉下来。我由衷地祝福你,你终于肯打开心扉歌唱了,你终于不再为你父亲的死亡而封闭内心了。

  还记得我对你说的话吗?世界上有许多人要离开,我们每天都有告别,人生亦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当我们发现鞋子小了穿不下时,我们就要和它告别了;当阳台的一朵花谢了,我们就和它告别了;当每天太阳公公下山去了,我们也和它告别了……而你与你父亲的告别,也是其中的一个。

  还记得你父亲的告别仪式吗?你哭闹着让他回来,你拽着我的衣角,抬着绑着白带的头,用满含泪水的大眼睛望着我,用哭腔问我:“姐姐,爸爸为什么不回来了?”我只能抱着你颤抖的身体,试图给你一点温暖,眼泪却不住地往下掉。

  从此以后,你好像失去了笑容,失去了眼眸的光泽,也不再唱歌了。你父亲的死亡给你心灵蒙上了一层灰,你不爱吃饭,睡不好觉,老是发呆,你失去了原本快乐的心灵。

  今天,听说你决定重新唱歌了,我真的很高兴。是你想通了姐姐的话了吗?你的父亲也会为你自豪的。

  用心灵歌唱吧!那些悲伤,那些苦痛,那些挫折,都值得我们歌唱,因为它们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如同佛链上的佛珠子,一颗颗串起构成了我们的岁月。

  用心灵歌唱吧!没有什么能羁绊歌唱的灵魂,没有什么能阻碍一颗跳动的心。那些阴暗的日子已过去,那泛着象牙白亮光的歌声,将会重新给你希望。

  用心灵歌唱吧!那些与我们离别的人,会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随着我们的心跳而呼吸。当你用心灵歌唱,你会发现身体中不再只有一股力量。

  用心灵歌唱吧!妹妹,我诚心为你祈祷!

  祝取得好成绩!

  永远爱你的姐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鲜艳让我们豪情满怀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昂扬的旋律响起,孙楠平实而充满激情的声音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扉。

  在明快而富于动感的节奏中,我的情感在膨胀,思绪的潮水汹涌澎湃……

  “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密集的节奏,平稳的旋律,给人以亲切、赞颂之感。我的眼前高高地飘扬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如红日喷薄般的光芒映红了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一朵红云飘过漫长的岁月,生命原色沉淀浸染出一个美丽的太阳。

  “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没有人不留恋你的颜容”,更加鲜明的切分节奏,稍有起伏的旋律,略有扩展的音域,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五星列五岳之奇位,亿万颗心灵凝聚成完美无缺的图案。五星红旗,尊严是你最深的内涵,华光熠熠,风彩万千。我仿佛看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直辗转海外的耄耋老人,想起你的容颜时便两眼盈满泪水;因求学需要,奔赴国外的留学生们,想起你的风采时,心中便充满学成报国的力量;为国家增光,拼搏在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们,夺得金牌时,含泪将你披在身上环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彩豪迈;当你迤逦升起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中时,全国人民向你投去最深情的目光……

  “你明亮的眼睛牵引着我,让我守在梦乡眺望未来,当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满怀深情吹响号角”,又一次变化的节奏,在高音区进行的中间旋律,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我仿佛看到五星红旗有了最鲜活最豪情的生命,似一位慈祥的母亲,你用明亮的眼睛点燃我们的美丽梦想,耀亮我们对精彩未来的希望;又似一位威严的父亲,你在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吹响豪壮的号角,为我们勇敢奔赴未来而深情地壮别饯行。

  “红旗飘呀飘,腾空的志愿像白云越飞越高,红旗飘呀飘,年轻的心不会衰老”,拉宽的节奏,舒展的旋律,使歌曲呈现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镣绕、情感渲泄未尽的印象。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这样的画面:炎黄子孙团结凝心如长城坚不可摧,在和平的美好环境中挽手共建新中国,我们的志愿已如云般腾空高起,你的前景当如虹般光彩夺目;儿女们的汗水交汇成晶莹清澈、奔流不息的清泉,滋润了上下五千年的姣美容颜;儿女们的心血,浪涌成浩瀚无比的大海,这健壮的脉动,使你的心永远年轻。

  听着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油然升腾起为国争光的力量。在澳大利亚的演唱会上,当歌手郭蓉唱到“五星红旗您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您自豪”时,台下的华人同胞们情不自禁激动地几乎同时从坐椅站了起来,随着郭蓉的歌声挥舞着手中的一面面五星红旗。当时的情景让每一个人都激动万分……

  在我们的欢呼和祝福声中,五星红旗飘得更鲜艳夺目,更豪情满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音乐

  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音乐,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音乐:远古时代,音乐是风的呼唤,雨的洒脱;百年前,音乐是脚步的稳健,指间的柔情;再后来,音乐是琵琶的飘逸,古筝的缠绵;老歌《上海滩》盛行的时候,音乐是歌舞厅的霓虹,姗姗的舞姿;现在,音乐是钢琴的高贵,流行的旋风。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

  某些人几近疯狂地热爱“蹦的”,某些人一味的追求“爵士乐”;某些人在“的士高”的包围圈里沉沦……他们为了在原野上狂驰的快乐而追求着某种剧烈跳动的所谓的音乐。偶尔,我也会被那些充满激情、弥漫着浓浓时代气息的汹涌的节奏所感染。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种轻快柔和的、能带给人们甜蜜的感觉的音乐。当你陶醉于一种节奏舒缓、丝丝缕缕的真情带来的音乐意境时,那要比歌舞厅的霓虹闪烁、劲歌的泛滥带来的“快感”要舒服得多了。

  我喜欢音乐,但我没有能力去驾驭音乐。我只会在一处安静的小角落,倾听编织着真情挚爱的古典音乐。有时,一段《梁祝》携带温馨在朦胧的某地漂游着,让我好似雾里看花,隐隐约约地感受着音乐的意境,那儿正在演绎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用文字讲述的梁山伯、祝英台的“傻气”,不易被人理解,甚至没有一个只认现实的人会认可。但时起时伏、古色古香的音乐就会带给人一种惬意的、无法言喻的享受……音乐的美感,是每个人都感受得到的语言。

  我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我开始关注钢琴家的高贵气质;我开始理解音乐创造者的思维;我也开始随着音符的涌动而活跃。因为音乐,我也跟上了潮流的步伐,注意到了今日歌坛上的闪亮点:周杰伦、陈晓东、萧亚轩、蔡依琳……欣赏周杰伦的漂游不定、恍恍惚惚的轻吟;痴迷陈晓东的夸张潇洒、有点霸道的唱功;酷爱萧亚轩的冷艳美丽、时尚动人的节奏;也忘不了蔡依琳可爱活泼、充满魅力的音色……总之,歌迷们崇拜心中的偶像,崇尚动听的歌曲,这也是一种幸福。我也是追星族,也对那些音乐的操控者崇拜得五体投地。

  我喜欢音乐,音乐的多样化、多变性占了我狭小生活空间的三分之一。但我不满足,不满足这一小部分的音乐。

  我喜欢音乐,喜欢轻快、柔和的、能带给人们甜蜜的感觉的音乐,就像我喜欢清澈见底的山泉,就橡我喜欢淡淡的纯牛奶,就像我喜欢瓦蓝明亮的天空,更像我喜欢亮眼的暖色系,而不喜欢深沉的冷色系。

  我喜欢音乐,因为在任意一个没有音乐的日子里,我都会失去快乐的动力。

  我喜欢音乐,因为生活中有了音乐的感动,才有了五彩缤纷的幸福,无颜六色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和音乐

  不要以为我是音乐家,也不要以为我是未来的歌星,更不要以为我是音乐痴呆;我只是一个刚刚和音乐做了一年半的朋友——喜欢听音乐!

  说起音乐,我根本就不懂音乐;没有乐感,连乐谱都不认识;我喜欢听音乐的理由很简单;音乐节奏柔和,主要还是喜欢音乐里的唱词;词,简单、明了、有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意思很精粹,词句之间有一种微美的柔情;心里默默的用漫漫的语速朗诵,加上思想跟随词的每一个字符,再慢慢地闭上眼睛;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世界是你的,很大!你会感觉你此刻进入了一个歌词所描述的境界,很美!

  小时候,音乐是什么东西呀?不知道!上学了,老师上音乐课也从来没有认真过一次;那时候,学校里有且仅有一架很旧的脚踩式的风琴;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一共大概是16个班级,上音乐课都要用它;有时候,两个、三个班级会同时竞争;当然高年级的是老大呀!想起那时候的音乐课,可能是我们最喜欢上的课了;那时,不管什么课,上课铃声一响;整个校园里只能听到各个班级叽叽喳喳,有齐声的、有乱音的、有大声唱的、有小声哼哼的歌声;这是学校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至今还一直在延续!难道,这样的教育模式,就能培育出什么音乐家吗?什么歌星吗?我感觉只是为了让学生换换脑子、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吧!不管唱的有多难听,至少,也是一种音乐,它也多少发挥了它的功能!音乐课,老师就教我简谱上的7个数字8个音符符;其他的什么也不会!后面就只教歌词,老师坐在风琴前面,脚有节奏的踩着风琴,手指也带着节奏的拍子反复弹着那7个数字的组合,嘴上也跟着风琴苍老的音质和有节奏的拍子唱着歌词,老师教一句,我们唱一句;这就是我儿时的音乐课;儿时的音乐,我没有特别的留恋!

  后来,五年级就到了另一个城市,那里的城市不是很好;但是在学校里什么乐器都有,还有一个学生乐团;可是一到上音乐课,我就担心害怕;这里的老师一般不教歌词,只教乐谱和音乐知识;教的乐谱而且还是我一个也看不懂的五线谱,音乐课还有作业呢!我最怕的就是考试了;要唱歌呀!因为我更本就不会识谱;不过还是混过去了!不只是混过了五六年级;就连中学的音乐课也一样混呀!是怕的混呀!回想起来,真是太虚伪了!总算是混过头了,我也渐渐地恐惧音乐课,对音乐更本就没有丝毫的兴趣!一个混字,就足够表示我中学时代的音乐了!其实,我不想用这么一个字来表示呀;很无奈!都是小学时的遗传!难以改变!我慢慢痛失音乐了!

  考学,到了天津和北京后,从此告别了受怕、担心、蒙混的音乐课!慢慢消失了对音乐的恐惧感;之后,由于音乐的魅力,在自己身边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可以见到音乐的魅力;为了追随时尚,我也渐渐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和娱乐文化;不管你走到哪里,你的耳河旁都听到音乐的流淌声音,很丰富、很动听、很时尚;或许,可以这样说,现在也可以把这个世界叫做“音乐世界”;并不虚伪!你的身边你留意了吗?你的生活你在意了吗?可是音乐一直都在留意你的身边!也一直都在留意你的生活!你出门,不管是上班、上学、逛街、游玩还是乘车或是自己驾驶;你不妨多留意一下你的耳朵!你会觉得耳边总有一种很流行的、很动感的、很熟悉的、很时尚的声音;它就在你的身边!很近、很亲密!你的生活也是一样,现在家庭里都有电视机、家庭影院、DVD、电脑、CD机、VCD、录音机、单放机(随身听)等等,你都会让它们为你的生活增添一种“噪音”!在你开心时,它为你更开心;在你喜庆时,它为你更加喜的气氛;在你伤心时,它为你倾听。音乐告诉你:“生活本来就是有声音的世界!”

  音乐,我喜欢听,我喜欢唱词:很精粹!音乐,我喜欢听,我喜欢温柔的节拍:很柔情!音乐,我喜欢听,我喜欢和谐的旋律:很浪漫!我现在几乎分秒都沉醉于音乐,我伤感了,我向它投诉!我孤寂了,我有它牵伴!我时尚了,我拥有它!我快乐了,我和它一起分享!

  我和音乐恋爱了!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就是锁定最爱的音乐;然后让它陪我工作、学习、写作和消闲!要出门,第一件事情还是带上我那最新时尚的MP3,

  身边有音乐的留意!我是快乐的、时尚的、自由的!生活有音乐的在意,我是幸福的、知足的、浪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 12: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