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例文人教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点评:《纸团》通过描写中学生日常的生活小事表现了一位老师宽广和慈爱的胸怀。



习作的成功之处在于情节的巧妙组织和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首先从情节来说,扔纸团是故事的开始,偏巧它落在一位数学老师捧着的讲义夹上,此数学老师不是若无其事地走开,而是去教室直接施问,在一般人的心里,可能老师去问罪了,肯定得大骂一通,故事中问话的情景也确实如此,声调一遍高过一遍,然而当“肇事者”胆怯地站起来之后,老师却一改先前的愕怒的语气,走到她的课桌旁,摊开揉搓的纸团,讲起了那道演算过程中出错的数学题,于是“纸团”的疑惑揭开了。其中有些巧合之处,如演算数学题的纸团掉在数学老师的讲义夹上,这的确是很巧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极有可能发生。因此,在这里也不失其真实性。



另外,本文的描写也很出色,尤其是对“她”的心理描写,老师进门就说的话“她似乎没听见”,在这里“似乎”一词用得很好,或许由于正在演算数学题(与后面的情节呼应)确实没有听到,或许隐约听到了,但仍沉浸在演算之中无暇顾及,“似乎”一词正合当时的情景,当老师提高音调再一次发问,周围的同学都静下来,她这一次听见了,猛然一惊,之后就惊慌,抬起头仿佛老师的目光正直视自己,之后又避开,这正是“她”心虚的表现,而这种心理反应也在瞬时变成了她的“若无其事”,但她心跳却在加快,当她不知为何“奋不顾身”地站起时,作者描写了她外在的动作特征,“赶紧低下头看着那张然白的纸张及纸张上淡漠的字。”她的脑中现在也正如这有淡漠的字的纸张一样非常模糊,或是空白,这也正是她等待老师“大骂一顿”的心理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例文三



“女孩节”联欢会

江苏 黄杰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真好,暖洋洋的。我们班的同学都穿上了节日的服装,在教室里准备共同庆祝我们三(1)中队的“女孩节”。



同学们都到齐了。主持人笑容满面地走到前面,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宣布:“各位女孩小组、各位男孩嘉宾:为欢庆女孩节,三(1)中队‘让友谊在我们心中闪光’主题联欢会,现在开始!”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紧接着节目表演就开始了。



男孩们首先登台表演。他们的节目一个紧接一个,丰富多彩:相声、笑话、唱歌小品,还有《拔萝卜》的节目呢!其中最精彩的是张灵的时装表演。上场前,他有点怕羞,准备临阵脱逃,在大家的鼓励下,他才披上汤华娟的红格子外套,勇敢地走上台去。他模仿港台歌星的口吻说:“各位小组,为了庆祝您的节目,我要献给您一个节目,希望您喜欢。谢谢!”然后就表演起来。你别说,他的表演还蛮像时装模特儿呢!你瞧,他大滋滋的,嘴里哼着曲子,腰一扭一扭的,步履也挺轻盈,不时地将衣服掀起来,转一圈儿,再亮一亮相。惹得大家又是鼓掌,又是跺脚,笑得前仰后合。



男孩们表演后,女孩们开始施展艺术才华了。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是李冬燕等人表演的小歌舞《山谷静悄悄》。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她们四个人翩翩起舞,一会儿学小兔奔跑,一会儿学敲小鼓,动作大方舒展,整齐协调,像一群欢乐的小天使,还真有点儿专业的味道。大家欣赏着,都使劲地拍起手、喝起采来。噢──,忘了告诉你,这个舞蹈还是李冬燕自己创编的呢!



精彩的表演结束了,主持人宣布:“主题联欢的最后一项,请我们的男孩嘉宾向女孩小姐们赠送节日礼物!”于是,男孩们都站了起来,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女孩们也纷纷站起来,大家一起唱起了《找朋友》的歌儿。我拿着一块红橡皮,学着绅士的样子,赠给了冯娟。冯娟笑眯眯地连声说:“谢谢,谢谢!”



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友谊在我们心中闪光”的联欢活动圆满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评价参考标准



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加1★)



2.开头点题,语句优美。(加1★)



3.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的方式,描述校园里的景物的特点。(加3★★★)



4.按时间变化(地点变化)的顺序写,有条理。(加2★★)



5.结尾抒发感情,表达了对校园的热爱。(加1★)



6.用了很多好词好句。(三个以上加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0-9-12 12:44:00
bucuo
回复

使用道具

12#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1-2-25 17:38:00
:strong:
回复

使用道具

13#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1-2-26 16:38:00
:0:#批评批评批评批评皮皮upipupupi   
回复

使用道具

14#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1-3-1 18:32:00
hgyjhuyuyyyyyyyyyyyyy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00: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