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优秀论文依托信息技术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2: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历史优秀论文依托信息技术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既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刻的痕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历史课堂 ;  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1]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教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依托信息技术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依托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作为刺激影响,以包含着思维活动目标的形式来阐述知识过程,使受教育者以追寻悬念、疑惑或担当析疑、揭晓好奇心、胜任感来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2]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如出示几个图片,或剪辑一小段录像,或出示一个flash动画地图等,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观看生动的画面后,增强了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历史学科的电视、电影录像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美国“南北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有关美国总统林肯及“南北战争”的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历史镜头感受“南北战争”的情景,简要了解到美国历史上也曾面临国家分裂的难题,然后导入新课:“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表明,美国开国以来40多任总统中最受尊敬的总统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望?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认识、分析、概括、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主动性,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教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自然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加深记忆。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2:14:01 | 只看该作者

二、依托信息技术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表演情境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把历史课本上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编成历史剧,让学生自己表演,使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加深了内心的体会。 通过角色表演体验历史情境符合当代中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通过表演,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探索和认识历史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亲切感,并加深了其内心对历史的认识。当学生对历史情境的体验渐渐深入时,其自身潜在的学习能力开始发挥作用,从对情境的认知逐步向能力转化使学生在如穿越时空的历史体验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与升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如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查找与历史课本密切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资料,和学生共同研究史料,最后改编成历史剧。在学生表演时,也要运用信息技术,打出相关资料的图片作为背景,并放相关的音乐,烘托学生表演时的气氛。。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提出“假如你是秦王,你将怎样治理来之不易的江山?” 学生在教师这一情境中,学习热情十分高涨,纷纷给秦始皇出谋划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扮演角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历史小品引入课堂,让学生编演历史短剧,以再现历史。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品中的历史人物。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通过表演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历史短剧,由学生分角色扮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再现了当时三人互相斗智,时而紧张,时而活跃的会议气氛。通过历史角色扮演一方面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营造历史氛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进入角色,能够亲自体验和感受历史,激起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三、依托信息技术,创设影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影视教学情境,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便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剪辑录像、电影、电视剧片段,创设影视教学情境,会把学生带入比较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感悟历史,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如《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我引入了当今的热点“台湾问题”,运用一段历史资料录像《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展示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国的统一政策与****势力的斗争,国际****势力的干扰,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从叶(剑英)九条——邓(小平)六条一江(泽民)八条。再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我们在教学中整合了有关抗战的影片(《狼崖山五壮士》、《台儿庄战役》、《地雷战》、《地道战》等)片断及相关人物照片资料,使活生生的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心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录像片声画并茂,让学生与历史脉搏同跳动。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2:14:07 | 只看该作者

四、依托信息技,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与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人感到自己与集体不可分割,实现资源集体共享,相互产生心理相容、互赖,转化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的较好的方式,而且能培养学生与别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评价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我们利用网络进行了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先播放音乐“奇迹”,让学生们感受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接着投影一组图片“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进行太空探险成功返回地球”,使学生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骄傲。俗话说“上天入海”,那么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第二步,教师引导,分组讨论。 通过互联网查找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资料。学生分八个小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为什么迥然不同?我们该如何全面评价郑和下西洋?
 第三步,深入探究,完善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整理加工并制成FrontPage网页。各学生小组成果如下:
 第一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见义忘利”
第二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利弊参半”
 第三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杨白劳’”
第四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光辉的里程碑”
第五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失败的航行”
 第六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壮举”
第七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和平的使者”
第八小组:“评价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意义深远”
第四步,评价交流,总结反思。
五、依托信息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历史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史料提供、图片展示、图示说明、影像播映、情境模拟、动画显示、要点归类、练习巩固等。[3]这些类型往往是经过有机的整合形成教学所需的实用材料,在课堂上即时使用;或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内在学习动机、意志努力上的“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基础之上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我们利用幻灯片制作了导学式学习课件,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问激趣,引出问题。首先播放视频资料“郑和下西洋”片段,讲述同时代欧洲人航海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2:14:1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1:为什么中西方之间的航海结果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问题2:导致欧洲人勇于航海、不惜冒险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影片资料的使用和中西对比讲述,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步,独立探索,自主发现。在动画演示开辟新航路的经过时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1:你知道西欧最先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吗?
问题2:当时西欧各阶层的人士不在家安心生活,为什么要费尽周折、千辛万苦地开辟新航路?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欧洲的君主、贵族、商人、农民、传教士),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步,提出疑问,深入探究。在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时,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评价最新研究”。学生这时提出两个疑问:
疑问1:我们应该分别对郑和与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作出怎样的评价?
疑问2: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学会并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开发了自己质疑创新的潜能。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做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恰当、准确、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的在教育土地上耕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20: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