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古筝演奏中的气韵之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2:3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古筝演奏中的气韵之美
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小学  李斌
本文通过对古筝演奏中“气韵”的音乐美学概念的分析,从“气”和“韵”两个字眼拓展阐述古筝演奏中呼吸,肢体语言,基本功,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内涵与联系,由此提及“二度创作”的概念,并进一步引申出中华历史文化水脉中所蕴含的“中和”一词的内涵以及作者对当今古筝艺术蓬勃发展的美好憧憬。
关键词
气韵;呼吸;功;肢体语言;二度创作;

一、筝的流派
古筝,它最早见于1979年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的连件筝实物。其始于周,盛于秦(战国时期),迄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真秦之声”的陕西筝(秦筝)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焚,激越中有抒情;“中州古调”的“郑正之音”的河南筝浑身淳朴,深沉内敛,慷慨激昂;“齐鲁大板”的山东筝(齐筝)刚柔并蓄、纯朴古雅;“韩江丝竹”的潮州筝“重六”调委婉细腻,“轻六”调清新明快;“活五”调缠绵悲切;“汉皋古韵”的客家筝(外江弦,儒家乐)悠扬深长,古朴典雅;“武林逸韵”的浙江筝(又称武林筝、杭筝)明快、流畅、秀丽
闽南地区的福建筝(闽南筝)古朴淡雅;内蒙草原“雅托葛”蒙古筝高昂、开阔、奔放、情绪欢快、节奏明朗,旋律音程的跳跃性大;朝鲜筝(伽倻琴)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间音乐作品,伽倻琴弹唱是朝鲜族传统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筝演奏艺术中的“气韵”
古筝演奏艺术,在情感方面要求我们对古筝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所形成的不同风格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演奏时要特别注意作曲家作曲时所设定的意境,运用自身扎实的演奏弹奏能力,为倾听者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意境,也要把自己置身其中,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中国音乐非常讲究“气韵”。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是指形象鲜明生动,“韵”是指意味悠长含蓄,气和韵是密不可分的。惟有“气韵生动”才是整体形象的生气活力的表现,这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功”。包括扎实的基本功底,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性解释和表现能力,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要求弹奏者注意高度集中而肌体完全放松,所谓“气定神闲”,只有这样才能毫不拘谨收放自如地把全部技能和智慧发挥出来,把风格与抒情表现出来,“气韵”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概念。可见古筝作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特色乐器,“气韵”一词已索绕千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2:36:54 | 只看该作者

(一)、气之魄
1、传统美学范畴中“气”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2、肢体语言的境界
就本人的审美观来看,古筝演奏艺术中的肢体语言有两种境界:虚境和实境。
所谓虚境是演奏者的意念所产生的心境,是指演奏者处于准备或情感酝酿时的状态,主要运用脸部表情、眼神、气息等来表达内在情感,此境给演奏者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一般用在乐曲开头或结尾,乐段与乐段之间,乐句与乐句乃至每个音符之间。如《临安遗恨》,《长相思》,《箜篌引》等。
所谓实境,是指一种有实际音响的意境,演奏者多用肢体手势来表达实际的音乐,同时也用眼神,脸部表情,呼吸等来表达内在情感,给听众在视觉上以乐感。高尔基说:“夸张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艺术夸张的目的就是强化突出美的因素 ,缩小和简化丑的东西。经过夸张处理后的艺术会使人赏心悦目,也能使艺术作品和艺术效果更突出,更鲜明,更动人。”演奏者在演奏筝曲时也应适当运用夸张这一基本法则,特别是用在气势磅礴或表现狂风暴雨,雷鸣闪电等自然景观或模仿鼓声、锣声等喧嚣的“实”境之中,用在快节奏且欢快的音乐中,用在抒情或幽怨的慢板音乐中。如《战台风》,《丰收锣鼓》,《秦桑曲》等。当然,虚境和实境只是相对的,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二者是互相结合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位有涵养的古筝演奏家,一定是把虚和实结合得恰到好处,如王中山,袁莎,吉炜等。才能成功完美地演绎出筝之韵。而真正要把握好二者的结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演奏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功”,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在实践中是长期不断积累,琴艺的最高境界意境悠远,寓意深邃,我们要永不停息地去追求和探索。
3、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
音乐欣赏属于美学范畴,肢体语言也不例外。肢体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应该是健康的,动作应是与乐曲的内容协调的,美观的。古筝表演大多数是坐着弹奏的,用双脚支撑全身,身体前倾,以腰臀部作为一个支点,大臂带动小臂,手腕放松略高,掌关节形成一个支架,把力量传输至手指,靠手指的第一关节发力。这样的“范儿”才会大气,音颗粒性强而不躁,弱而不虚。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表情美,动作美,节奏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2:36:58 | 只看该作者

表情美,主要是体现在面部表情上。面部的表情是演奏者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欢快时的愉悦,悲痛时的哀伤,遐想时的沉思,激情时的激动等,无不是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演奏者进入乐曲境界的一种感受。演奏者面部表情对观众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如眼神的运用,遐想时的闲目沉思,都会引起观众的联想。主要表现在肢体,根据乐曲的内容适当摆动头部,上身,随着手臂的方向,以腰为轴,左右臂自然的舒展,都会给人以生动的活力感。这种自然而然的肢体语言因人而异,因曲而变,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各人的肢体语言风格。但习惯与风格之余也要讲究美感。
节奏美,主要表现在气息的运用和整体的动作上。用气息控制节奏是十分有效的。气息的调控必然会引起肢体的变化,而肢体语言会表述乐曲的节奏感。欢快、活泼的节奏通过身体,头部放松的左右摆动,能够把演奏搞活。宽个抒展的情节,通过伸直腰板,随着腰部的扫动,双臂随着弦律的递进适当摆动,会使人感到深远悠长。在强力的收手之前,把手的动作放慢,延伸,观众就会在你放慢节奏时,屏息等待你的下一个动作,总之,我们只有准确,恰当的运用好肢体语言,才能在演奏中达到表情并茂,人琴合一的最佳演奏效果。
(二)、技之韵
  1、传统美学范畴的“韵”的内涵
“韵”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乃是对于审美意象的一种规定和一种要求,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都可具有,并非独具,“韵”是一个具有音乐美感的概念,正所谓“余意之谓韵”(《潜溪诗眼》宋•范温)又有“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之其美。”“韵”与“美”相联系,指明“韵”是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韵”古筝艺术中的“技之韵”。
2、“技”涵义
所谓“技”乃包含演奏者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
力,器乐演奏均有共通之处。正如霍夫曼在《论钢琴演奏》中所说:“技巧好像放在抽屉里的工具,精明的艺术家会在适应的时候,为了正确的目的从中取出他所需要的工具。仅仅拥有这些工具是毫无意义的,什么时候和怎样会应用这些工具的那种艺术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3、古筝演奏中的“技”
演奏者要完成“将乐谱标记转化为个人的内心听觉”,再“把个人内心听觉化成为实际的音响”的双重任务。首先需要演奏者去认真倾听乐谱,完成将乐谱转化为个人内心音乐的第一重任务,演奏者会遇到各个不同时期的筝乐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筝乐在其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了河南、山东、浙江、潮州及客家五大流派。
要尊重作品的历史地域特征,音乐创作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作品风格,再现作品的历史风貌,这是演奏者倾听乐谱之时必须经历的思考分析过程。
当演奏者认真倾听了乐谱之后,内心便开启了具体的音响,此时就算演奏前阶段的第二重任务了。而这种音响需要怎样的技法技巧来加以表现呢?这时就需要将自己掌握的技法在演奏一个新作品时重新进行调整,梳理,认真为表现作品的内涵而服务,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标在乐谱上的一些演奏技法是为一般演奏者都能掌握的,但还要根据作品的风格,特点做到恰到好处的运用,不能一概便用已习惯了的技术手法,使得作品千人一面,千曲一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1 12:37:01 | 只看该作者

古筝艺术的文化水脉与悠久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一脉相承,同一源流,同一宗脉,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显然,“气韵”之美的演奏理念无疑是能让人予以接受的最重要的原因,古筝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演奏艺术也不例外。因为能够适应时代和主要流传服务于社会民众中而顽强生存下来,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深厚群众基础,是它繁荣发展的最有力证明。特别是近年来,古筝的国际化,归功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1: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