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手段、模式和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现代课堂教学要素的构成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教师、学生、教学材料三个要素转变为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和运用信息技术。传统的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师已不在是固守着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传声器”,投影器和幻灯片也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更新,信息技术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正深刻的影响着常规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将更多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的新的命题。
传统的教学媒体曾经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科技产物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正逐步融入课堂教学,并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信息技术以其形象而直观的声像、图文和视听,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的精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㈠有效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成功的导人,具有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常用的导入方法有:1、诗文导入法:在我国的文学园地中,诗歌是棵长青树,可为我们导入新课提供丰富的材料。教师可提前搜集语文网站上大量的与课文同题材或同一作家的相关作品,整理后放在网页上。2.图画导入法:用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学图片、幻灯图片、自绘水彩画、粉笔简笔画等导入新课,直观形象,深受学生喜欢。教学《松鼠》,传统做法是出示有关松鼠的简笔画、模型、挂图等,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就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可放映《动物世界》中松鼠生活的录象片断来导入。 3.音乐导入法:用音乐导入,在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情感,进行审美熏陶等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教学某些课文,音乐只起导入作用,如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导入课文《一株丁香花》,4.实物导入法:实物展示台可以将实物投射到屏幕上,这对科普文的阅读可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学习课文《画杨桃》。5.实验导入法:一只装有淡水的小玻璃缸,放人一只鸡蛋,鸡蛋沉入水底;放入一条小鱼,小鱼自由游动。然后往玻璃缸中加食盐,并搅拌,鸡蛋渐渐浮到水面,小鱼慢慢死去。由此导入《死海不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死海的特点;还例如学习《两个铁球同时落地》。6.表演导入法:对于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把握、精彩片段赏析,可以让学生表演并点评或提问,以吸引学生注意7.视频导入法:放映录像,有形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直观,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7.互动导入法:互联网论坛的隐秘性及其交互功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文之间进行平等的、毫无隐讳的交流。对于那些有争议的课文或注解、或专家解读等,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通过发帖、留言等形式参与讨论。课上,教师将不同的观点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05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只要灵活运用,选择合适方法导入,定会吸引学生,举两个具体例子。如语文《五彩池》一课,课文描写的是四川省藏龙山美丽神奇的五彩池,学生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同学们展示,让学生跟随作者来到人间瑶池。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动听的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它们时而被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时而为水池的繁多而惊叹,时而为五颜六色的池水所惊奇。多媒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藏龙山,使他们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学习景象,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㈡练笔情思结合
    以学生写作文为例,都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作文学习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如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学生容易写空话、套话。怎样使学生更好地写好这个内容呢?为此,我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情境引入”大银幕上出现了像海浪一样浮动的文字:“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过许多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事情被我们渐渐淡忘了,而有些事情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甚至终生难忘。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周围或身边一定也发生许多印象深刻的事,在你们的生活中也有难以忘怀的事情,你们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一定会有许多难忘的事,一定有一些激动人心的事,也可能是令人开心或伤心的事,那么,你愿意把这些难忘的事讲给同学们听吗?”这时屏幕上出现悠扬的背景音乐(法国,理查德•克莱得曼的钢琴曲《给母亲的信》)。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使同学们进入优美的情境之中,在海浪与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感情的心扉,让学生陶醉在回忆的思絮当中,随着音乐把往事娓娓道来 ……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心中情不自禁地荡起对慈祥的母亲深切思念的真挚情感。浓烈的情感渗透于整个短片之中,同学们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09 | 只看该作者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学生之所以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转化。
    如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而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声像资料可以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在教学第四册课文《找春天》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林间鸣唱的小鸟,绿茵茵的草地以及缓缓流淌的小溪等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体会到春天美丽,朗读课文也颇有感情。最后,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发言同时配以相应的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山林、田野、校园”等等,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与课文里,而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阅读的体验大大的丰富了。
㈡突破学生学习重点难点。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要求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同样能达到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教学时间里使用电脑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如教学《太阳》前,我教给学生查阅网页理解课文的方法,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醒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进入网页细细查阅资料,而对自己已经清楚了解的知识,就只需对网页进行大致地浏览,甚至可以跳过不读。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自己学习实际,从丰富的网页中各取所需,真正体现了着眼于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了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仅通过课文知识的介绍,学生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通过网络对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比较、思考,此时,教师就利用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建构的阶梯。又如:太阳的大,课文是这样写的: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它们之间的比例到底是怎样的呢?通过查阅录像,学生对太阳的大有了更透彻地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13 | 只看该作者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进行多向讨论交流。学生可以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收获,也可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有效地推进学习进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互动,营造了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畅达地学习,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从个人自学到互动交流,学生头脑中有关太阳的科学信息陡然增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利用幻灯片: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的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延伸拓展。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既是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内容的宽泛性要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是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时间和信息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素养方面也得到锻炼提高。我在讲授《荷花》时,以课文为阅读基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在品味荷叶的美后,我告诉学生荷叶是夏天的一首小诗、一个绿色的音符,它曾让许多诗人诗兴大发,并将借助网络搜集到的文人墨客赞美、吟诵荷叶的诗文向学生推荐。学生在丰厚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网络中阅读、欣赏,进行实践与探索,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趣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17 | 只看该作者

     四、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㈠、训练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必将随之提高,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课件中的大量超链接的运用,特别是网页的超链接所带来的便捷,对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及扩散性的训练得到加强。创造思维通常虽不是实验后的产物,但一定要通过科学实验或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验证。例如在教《捞铁牛》时,就应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铁牛究竟是怎样‘捞’起来的,让学生感受创新的过程,激发创新的兴趣。可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我们没有条件去重复这些事件,使得这种教学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假设。但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这一切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件来进行演示,学生就能直观地感觉当时的情境,使这思维活跃起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
㈡、培养朗读能力。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学生提供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如《海上日出》、《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实践证明,这是能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有效措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
㈢、增强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提高言语能力,离不开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因为运用,学生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感到自身语文能力的差距;因为运用,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这样就能节约出宝贵的时间,我们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其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如片段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或人、或景、或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后,即兴写作。对于写得好的,通过实物平台马上投在大屏幕上,便于点评,真实直观。此外,在局域网内开展网上聊天,学生互发E-mail及开展基于BBS论坛的专题讨论,都是对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训练的有效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4:59:20 | 只看该作者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要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教育信息化,让电脑代替教师上课,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遵循辅助性原则,不能喧宾夺主。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目的明确,讲究实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探索与研究之路相当漫长,这需要我们在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观念的同时,要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不是也不能取代传统教育技术,而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样,我们所面临的困惑才能解决,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果才能如传统教育技术所取得的成果一样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