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于温总理关注教育发展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问题大致就先问到这里,最后我想用一点时间。相信几位都关注了,就是在前天温总理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演播室接受了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在线访问。其中也有网友问到了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我想请几位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
[胡鞍钢]我想他的这个提法是非常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以美国为例,他在二、三百年之前也是一片荒芜的土地,经过移民,特别是经过发展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哈佛成立在前,美国成立在后,他通过培养非常一流的人才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流的国家。
[胡鞍钢]同样作为中国来看,我们本身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但是在1949年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文盲充斥的大国,当时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当时所谓的大学人口累计起来一共只有18.5万人,占我们总人口的万分之三点六,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年。
[胡鞍钢]但是今天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大学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9000万人,这9000万人是什么含义呢?我算了一下,大体相当于世界的第13位的国家。如果要到2020年达到了1.95亿的时候,就相当于世界的第5大人口国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全世界从事R&D(工程师和科学家)研究的人员就水涨船高了,现在超过100万人/年以上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美国是140万人/年,这是2005年的数据,中国2008年是161万人/年。
[胡鞍钢]因此,最近的路透集团因为是搞期刊数据库的,根据全球1.05万个专业期刊,他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必须进行同行评议,不是简单的SCI或者是SSCI论文,因为那主要是英文为主,这个是包括中文、韩文等各个方面,就发现中国在过去十年,整个发表的论文数增长最快,和美国的差距,我看了一下大体从1998年的13.3倍,缩小到2008年的3.3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发展高等教育,也包括R&D的人才迅速增加,现在是世界的NO.1,到2020年中国从事R&D(工程师和科学家)就要从现在的161万人/年至少翻一番达到310万人/年,因此,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知识生产大国或者说强国。
[胡鞍钢]因此,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不仅成为一流的国家,最重要的是我们称之为对21世纪人类做出新的贡献——知识贡献,也包括我们的文化贡献。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像张艺谋这样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也会创造更多的文化的影响力气。所以总理讲的这段话揭示了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成功的关键所在,美国所在,中国也将会如此。
[胡祖才]总理讲得非常精辟,可以说是把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用另外一种大家非常容易懂的表述把这个很深刻的道理表述出来了。第一点就是我们都知道,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活的因素就是人了,人是起最关键性的作用的,无论是实现全社会小康目标还是实现强国富民最关键的还是靠人才,需要有领军性的科学家,还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教育实际上是提供了这种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
[胡祖才]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提升人的发展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既表现在技能上又表现在知识创造上。因此,我们现在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大国变成人力资源的大国,再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胡祖才]第二点就是从我们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因素。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是不是强国,这里面最根本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能否达到更高的要求,只有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做出一个高质量的产品。所以,要实现制造业强国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这就要靠教育来承担。
[胡祖才]另外,也是我们经常讲的我们要从制造变成创造,创造就是要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知识创新。所以我们从国家的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来讲,把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要使教育的现代化快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有先导性作用的。
[韩进]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这样的理念,向社会各界,甚至可以说是向全世界展示这样一种理念,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钦佩的一件事,同时我也感到十分的振奋。
[韩进]实际上总理在不同的场合还说过,比如他在他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文章中说到:要找准结症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除了从地位作用的角度强调以外,说我们也要做实事。站在我们的位置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问题,找出每一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它的办法和措施。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来落实这件事,我觉得这是对响应总理这个号召的最好的行动。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作客新华访谈,也感谢各位的关注,明天我们会继续为您解读规划纲要。再次感谢三位。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