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优秀论文小议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1: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优秀论文小议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众多师生的青睐。多媒体教学课不仅会为课堂生辉添彩,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也能增加教学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宽广了,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亦丰富了。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潮流,不能把它当作课堂美丽的“包装”,更不能为了使用它而置教学内容、目的、课型于不顾。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活跃课堂 ;激发思维 ;培养创造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众多师生的青睐。一堂运用合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课不仅会为课堂生辉添彩,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宽广了,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老师们使用的课件,大多是自己设计的,即使是从网上下载的,通常也经过了自己的修改,这些课件制作精美,环节完整,课堂上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美好的初衷却往往不能带来完美的结果,课堂上总好像少了点语文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浅谈几点体会:
一、 多媒体当用则用,不能滥用
多媒体的使用,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主。使用多媒体的目的绝对要服从于课堂教学的目的,服从于提高语文素养这个根本目的,不能为用而用。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学习《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目睹了黄河奔腾的恢弘场面。画面除了演示外,还有精彩瞬间的特写镜头。接着老师让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情景。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刚才画面上的情景印在你脑海里了吗?
生(振奋地):印在脑海里了!
师:(荧屏空白,播放背景音乐)大家看了、听了黄河,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黄河?
生1:雄奇壮丽,奔腾不息。
生2:气势恢宏,豪迈有力。
生3:惊涛澎湃,一泻万丈。
生4:场面恢弘,十分激动人心。
师:还有吗?(众生相视,摇头无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1:07:11 | 只看该作者

师:同学们,我相信大家都被黄河的气势所激动、所振奋。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用诗意化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其精神内涵,使别人也产生跟我们同样的感受呢?这就不是刚才大家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请大家朗读诗歌,看作者是如何对黄河唱出了豪迈的赞歌。
这样,在课件演示完毕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朗读诗歌,把自己刚才的描述与课本中的描述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描述的单薄与语言的贫乏,而课文的描述是何等的精彩生动,从而达到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我个人觉得,多媒体这样使用是有效和必要的。
再则,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潮流,不能把它当作课堂美丽的“包装”,更不能为了使用它而置教学内容、目的、课型于不顾。那些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范读、以屏幕显示代替板书等行为,都属于滥用多媒体。如果把多媒体手段当做目的,那么就脱离了语文教学实际。为用而用,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何必多此一举呢?当用则用,绝不滥用,定能收获锦上添花般的喜悦!
二、多媒体不是课堂的主宰者
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在课堂上,教师莫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主宰课堂教学的是充满理性与活力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多媒体。这点,值得我们深思。记得一位老师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听读课文,思考作者分别介绍了哪几种云?
生:介绍了睛天云和雨雪天的云。
师:好的。
(点击课件,屏幕显示:睛天云和雨雪天的云)
师:那每类又分为多少种?
生:四种。
师:不错。说说它们都有哪些名字?
生: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师:嗯。还有吗?
生:还有华、霞、虹、晕。
师:好。还有吗?
生:卷层云、雨层云、高层云。
师:对。还有吗?
生:还有积雨云。
师:哪位同学能依次说说还写了什么?
生:先写雨雪天的云,它们分别是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云的光彩分别有晕、华、虹、霞。
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概括为“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图表”、“云的光彩简表”
(点击课件,屏幕显示:“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图表”、“云的光彩简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1:07:16 | 只看该作者

该教师所遇到的这种尴尬也是我们大家所经常遇到的,学生的回答不在课件的预设中。教学者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课文内容依次回答各种云的名称,结果学生不“按牌出牌”。教师虽然知道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为了迁就课件的顺序对学生的积极思考视而不见,只能反复地引导学生,“请君入瓮”, 守株待兔地等待预设答案的出现。这样精心设计的流程导致学生学习自主性被扼杀,教师亦失去了许多与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由此可见,课堂的主宰者应该是教学者,而不应该是“机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灵活地运用,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三、        多媒体的使用要以活跃气氛,调动兴趣为目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的介入,就像课堂教学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关于这点,我有过这样的做法和体会:
很多学生对作文既心痛又无奈,常常觉得没有什么新鲜事可写,也写不好。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亦深感作文指导陷入瓶颈中。今年有幸参加县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培训活动,一个十分钟的微电影吸引了我。主人公是一个叫陈宇华的学生。电影讲述他原本喜欢惹事、不爱学习,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参加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一举夺冠,还上了《校园报》。他信心大增,表现越来越好,最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微电影的所有角色皆由农村中学师生本色出演,幽默诙谐中蕴涵着关怀和鼓励。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我灵机一动:为何不将它带到作文课上去呢?学生一定会喜欢!考虑再三,我决定利用这部微电影,讲一讲叙述的顺序和立意的角度。于是,我利用作文指导课,请学生看了这部微电影,并要求他们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再按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以线段图来表示。目的是训练两个能力:一是信息筛选,二是内容提炼。也许是受了微电影的影响,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有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这样一个线段图:

                                                         
1             2          3        4          5           6
表现差      十佳赛     选举败   获名额     勇夺冠     表现佳
遭投诉       被动员    终反思   苦练习     登头条     获好评

对这样的概括和标识,大家是认可的。我问道:“电影拍摄的顺序是612345,为什么把6放在前面?”
“用倒叙的手法,引起观众的兴趣。”
“这与紧接着的一句旁白‘以前,陈宇华可不是这样’形成对比,设置了悬念,让人忍不住想看看他以前是怎样的。”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小结:“记叙文的思路就像电影的放映顺序,很重要。文章叙述的顺序也各有特点。顺叙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倒叙曲折有致、引人入胜;插叙加大容量、增强可读性,有时结尾还可以来个补叙。如果你们写这个故事,你会从哪个时间点切入?请找出来,并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开始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1:07:20 | 只看该作者

交流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们大多喜欢倒叙手法,个别选择了顺叙。在他们各抒己见后,我总结道:“开头,是一种姿态,一种基调,一种视角。在写作文时,不管你采用哪种叙述顺序,建议大家从事情发展的部分乃至高潮处写起,这样一下子就能切入主题,少了些枝枝蔓蔓,让故事更完整、更精致。当然,切入点还要和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考虑,立意在先。”
这一课,我不敢说很成功,但它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以后,每到写作指导课,学生总期待我能带给他们一些类似的惊喜。从这点上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吧?
四、多媒体的使用要善于引导,为突破难点服务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我们常为此而烦恼,也常遇到这样的尴尬——课堂上讲着讲着,学生和自己都觉得兴味索然。这时,我们就需要紧急变通,让学生重新振奋精神,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期待。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能力。”如果此时我们善于利用一些鲜活的影视语言,绝对可以焕发课堂的生机!
记得有一次,在指导学生写“成长”这一话题的小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写的都是自己成长中的烦恼,选材也缺乏新意。如何让“成长”这个旧瓶装上新酒呢?......我想到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并实行了“拿来主义”。播放一集后:
师(有意曲解):灰太狼就是个可笑的失败者。(生疑惑不解地看着我,表情似乎问:何出此言?)
师:因为它屡次抓羊都以失败告终。(生表情放松,顿悟了)
师(话锋一转):可灰太狼只是个可笑的失败者吗?请关注它在每集结束时都会说的招牌台词......
生(异口同声):“我一定会回来的!”(生大笑,精神抖擞了)
师:思考一下每一次灰太狼的行动准备,你们有新发现吗?
生1:它很有勇气,不怕失败。
生2:它有一种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
师:何以见得?
生2:它屡战屡败,每战都目标坚定,精心准备;它自行研究捕羊武器;它苦挖地洞直达羊村;它从不退缩和放弃。
师:原来这个人物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开始我们怎没发现呢?
生3:我们没换角度看待问题。
师(风趣地):好!那我们关注灰太狼了,也关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真的只有烦恼么?
......
这节课,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有意曲解灰太狼的形象,再利用经典台词将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柳暗花明的广阔境地,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问题。所以说,多媒体技术,只要善于运用,还是会给语文课堂带来春天的。
五、多媒体的使用要以激发思维,培养创造为原则
提倡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是作秀,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使用到何种程度,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实际要求而定。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只注重自己的教学的方便、教学过程的有序,在使用时根本不考虑对学生的学习是否具有实效,甚至忽视学科特点,不考虑使用多媒体的时机、尺度、数量,使得课堂上图像不绝于眼、声音不绝于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21:07:23 | 只看该作者

有位教师在教《看云识天气》时,剪辑了许多影视资料中有关云、天空的音像图片,运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边看边“哇!”声不断。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的手始终没有离开过鼠标,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忙着换图片,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究竟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而由于图片换得太快,基本上像放电影一样,没有一幅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无法和课文精彩的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学生也没有想象的空间。这情景,还真是应了文中一句话“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多媒体如此使用,令人眼花缭乱,导致文学作品的图像化,取代了学生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取代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体验,取代了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这样的课堂只能算是信息技术的展示课,而不能算是语文课
另外,有位老师在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虽也剪辑了许多有关天空、宇宙的音像图片,但他经过整理后再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看后,仿佛身临其境。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点击各个时期古今中外的名人对宇宙空间的大胆描写,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高涨的创新欲望,最后水到渠成地要求他们运用“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写一段描绘天空风景的文字。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又很好地理解了课文,还培养了创造力。所以,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一定要本着能激发思维、培养创造的原则。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可以让语文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活泼。在教学中灵活、合理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将大有裨益。所以,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技术执著求进,善学善用,勇于创新,必定能在语文教学中收获硕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