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变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努力构建活力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09: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小 唐玉辉



  核心提示:课堂教学总是以问题来呈现的,教学问题呈现的方式过于单一是造成教学问答模式化、程式化和课堂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丰富课堂内涵,真正反映课堂的应有面貌,使之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就必须运用多样化的问题呈现方式。改变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方式,赋予学生以文本角色、给予学生猜想、自问和运用语言的时空,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有趣和生动活泼。


  关键词:课堂 教学问题 呈现



  课堂教学总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来展开的。教师备课首先是作为读者,以问题的方式来解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又是通过一个个知识点的解决来展开教学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把这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便完成了教学任务。于是,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把握较为准确,找到了要解决的问题,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普遍采用单一的问答式,使整个课堂教学波澜不惊,平淡而无味,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喜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显然,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不可能给学生带来真正有趣的课堂。



  有趣的课堂呼唤教学问题的多种呈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的问题及呈现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也决定了教学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读书感悟、阅读表达、角色见解等多种方式不但能促进读书内化,而且能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使课堂真实有效、充满情趣,焕发生命的光彩。如何改变课堂教学问题的呈现方式呢?



  一、变问题提问为角色扮演。语文阅读心理学表明,赋予学生一定的文本角色,容易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促进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新课程倡导学生读书感悟,如何才能读出文章的丰富内涵,读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赋予学生以文本角色,使学生真正以主人公的心态进入文本,进入事件,进入主人公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情动,学生的语言才是情感的语言,智慧的语言,真正的内心语言,而不会空洞苍白的官话语言、成人语言。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枪杀大黑骡子一段显示了彭总复杂的内心,用任何问答进行教学都会显得索然无味。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



  师:作家写文章总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的,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这些细节深入体会,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他怎么想我就怎么想,他怎么说我也怎么说,这样才能走进文本,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枪杀大黑骡子这一部分十分感人,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一部分,抓住细节,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些批注。



  学生充分地读画批注后汇报自己的体会。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读到了文字背后,读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假如你就是彭总,就当时的情况我能采访你几个问题吗?



  师:谁来当彭总?多生举手,老师指定一人。



  师:请问彭总,您当时为什么要背过脸去?感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枪声始终没响,您的心理平静吗?想什么呢?



  生:大黑骡子跟着我这么多年了,背伤员,驮弹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怎么能忍心看着它被自己的战士打死呢?我不忍心看呐!其实我当时的心里也很难受,往事一幕幕地在眼前浮现,这些骡子为我们背伤员、运粮草,做了许多事啊,现在却要杀了它,心里难受极了。



  生:我还想到将来没有骡子我们的伤员怎么办?我们的行李、物品怎么办呢?……我想了很多很多,总之一句话,不杀骡子我们就会牺牲更多的战士。



  师:还有哪位记者愿意提问?注意请围绕彭总当时的表现来提问。



  生:请问彭总,您当时冲着副官发火,您是认为副官没有执行您的命令吗?



  生:副官竟然不理解我的想法,迟迟不执行命令!我也知道他爱大黑骡子,可是不杀大黑骡子就走不出草地啊!



  生:再说了,作为我的副官怎么能和其他战士一样感情用事呢?是我们一起走出草地重要,还是几匹骡子重要啊,不能因小失大啊!



  生:请问彭总,您当时为什么脱下军帽呢?



  生:这些骡子和我们朝夕相处,为我们分忧解难,它们也是我们的战友啊,所有我要用战友的礼节向它们表示我的敬意。



  ……



  这个片断案例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潜心读书,抓住细节深刻体会,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把自读自悟、“角色感悟”落到了实处,学生对彭总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如何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呢?老师选择了“访谈”的方式,让“彭总”接受采访,提问者抓住细节设问,回答者深入内心,学生兴致很高,实现了语言的内化与外显的有机统一。



  牛顿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我们甚至可以说,给我一个角色,我可以走进任何文本,走进任何人物。即便是情感不浓的说明文,我们也可以用人物的自述来展开,游记性的便可以用游客的身份、导游的角色来走进文本,增强感受。



  二、变问题提问为假设与猜想。猜想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想象为主的思维的过程。小学生擅长想象,恰当地运用猜想,能引起对文本的积极探究,同时由于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容易激起多元反应,展现一番新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将问题变成猜想,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一位老师在教学《最佳路径》时,就采用猜想的方法,取得了异想不到效果。上课伊始,简单复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



  师:课文围绕格罗培斯设计路径来写的,假如让你来写,你会组织哪些材料来写呢?每一部分又将突出什么重点来写呢?



  学生一阵静思默想后渐渐有人举起了手。教师依然等待,大约2—3分钟后。



  生1:我想写写这个道路设计很难,一直不满意。



  生2:我会写格罗培斯受到什么启发而设计出最佳路径的。



  生3:我会写格罗培斯设计了一个怎样的路径。



  生4:我会写是怎样设计的最佳路径的。



  生5:我会写写这件事给别人什么启示。



  生6:我还会写格罗培斯怎样接受任务的,接受了怎样的任务,当时的心情怎样?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即板书:接受任务、设计很难、受到启发、怎样路径、怎样设计、给人启示。



  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内容都是围绕“最佳路径”来设计的。如果你是作者,你将如何安排他们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呢?



  大家讨论后,老师用数字标明了顺序。



  师:一般说来,写文章一段话表达一个核心意思,就是这一个个核心意思组成了完整文章。假如这篇文章由你来写,每一部分你会突出什么来写呢?



  生:接受任务,突出心情或决心来写;



  生:设计很难,突出难来写;



  生:受到启发,突出与众不同来写;



  生:怎样路径,写出它独特的样子;



  生:怎样设计,方法独特,与众不同;



  生:给人启示,对其它事情的帮助与启发。



  师:课文作者是否这样安排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每一部分写什么怎样写,把感受深的地方写下来。



  这一教学片断案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断地设计着自己的思路和表现重点,并不断地与课文内容相对照,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教学形式上看,强化了围绕事件组织安排材料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有效学习的愉快体验,“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体验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三、变碎问碎答为整体设计,让学生自主提问。显然,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并不是不要问题,关键是怎样问问题和问什么样的问题。过多的问题提问易造成支离破碎、碎问碎答的而缺少整体感,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也容易造成思维倦怠。整体设计问题是解决问答式教学和碎问碎讲的主要策略。整体设计问题主要是看问题是否能涵盖相对比较宽泛的教学内容,是否能体现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核心内容,问题的指向是否集中为唯一答案,是否具有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度,是否可以多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例如《番茄太阳》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呢?《黄河的主人》课题是黄河的主人,可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等等。



  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还应该确立问题让学生自己提的意识。有句名言说得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如果说过程与方法比结果更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问自探”中,自主成长。例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新课开始:



  师:(板书葬礼后)你见过葬礼吗?说说你对葬礼的了解。



  生:我奶奶去世举行葬礼的时候,家里来了很多人,大家都很伤心。



  生:大家都穿着黑色或白色的衣服,表情都很严肃。



  生:灵堂还挂上了很多挽幛,花圈,正中放着死者的遗像。



  生:告别仪式前还要放哀乐,宣读死者一生的经历。



  ……



  师:(再板书特殊的)现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问题了呢?



  生:特殊的葬礼为谁举行的呢?大家是不是也很伤心?



  生:举行特殊的葬礼一定有特别的目的,这目的是什么呢?



  生:特殊的葬礼一定也有个特别的仪式,这仪式是怎样的呢?



  生:参加这特殊葬礼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很特别吗?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读书时,把不好读和读不好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进行初读课文。



  四、变问题提问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积累和运用语言。惟有如此才是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根本。现实中,不少老师只积累没有运用,或积累与运用分离,运用语言又跟积累毫无关系,致使积累为了考试,运用就是写作,从而异化了语文学习的功能。教师只有不断创造出运用语言的情境或语境,学生的积累才能被唤起,思维才能得以拓宽,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请看著名特级教师柴冬青老师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片断。



  例案:



  师:在晴雨变幻的夏日里,西湖是神奇的,是令人心醉的。那么在风和日丽的夏日里,西湖是否也这般诗情画意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图文)哇,多美呀!



  师:清晨,一位宋代诗人叫──



  生:杨万里。



  师:他送朋友林子方走出──



  生:净慈寺。



  师:也像我们一样大惊大喜,不禁脱口而出──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是啊,亲爱的朋友林子方啊。你舍得离开这里而去吗?这里六月的西湖多美啊,那可是──



  生:“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知道四时指什么吗?



  生:一年四季。



  师:是啊,它不同于秋天枯叶飘飘,而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也不同于冬天的白雪皑皑,而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你瞧,一碧千里的荷叶,轻轻地流动,流动,一直到了天边,那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一幅美丽的画卷!难道这莲叶仅仅是绿得无边无际吗?这荷花仅仅是别样红吗?不,它不仅是颜色别样,还姿态各异呢!(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满池荷花图)你能用上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课中句子或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番吗?



  生:那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直到天边。红荷花在这之间冒出来,有的全展开了,有的才露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眼前的一池荷花简直就是一幅迷人的画,真是“客在岸边走,人在画中游”。



  生:一碧千里的荷叶,像无边无际的海洋。红的荷花在绿圆盘似的荷叶衬托下,交相辉映,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赏”啊!



  师:如果诗人眼前看到的是满池荷花,不知又会吟诵出怎样的诗句来呢?你还记得哪些写荷花的诗句呢?



  (学生突陷沉思中,教师不急,既而适度引导)



  师:蜻蜓飞来了──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小鱼游来了──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采莲曲》──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师:是啊,不管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虽然他们描写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但他们描绘的景色都给我们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美,真是美不胜收!



  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一唱三叹,加深了对诗歌所描绘情境的感悟,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紧接着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经典和古典名句对文本所描绘的情景进行了深度和广度拓展,将平时的语言积累活化为学生的课堂语言,无限的学习潜能被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事实上,读写结合不仅仅是语言训练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通过写作能使学生以另一种身份思考问题,使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目前,创设语言情境写话、仿照典型语言写话、利用空白点扩展训练、围绕主题分层表达等已成为课堂语言训练的重要形式。只要我们善于寻找语言训练的点,扎实开展语言训练,曲境通幽,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丰富情感水平都会达到新的境界。



  当然,课堂问题的呈现方式还有很多,不同的课文类型,不同的年级段学生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课堂问题呈现方式。只要我们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从学生需要和发展出发,始终有将问题变式呈现的意识,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显示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