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物
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不图荣华、不畏艰难,毅然投身于我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曾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教授在瑞典首都领奖时,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期在受奖大厅里没有汉语的历史。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于1947年在实验室中观察到铀核也可能分裂为3部分或4部分,其概率大约是分裂为2部分概率的千分之三。赵忠尧院士与1929-1930年发现硬r射线在重金属元素重的反常吸收。王淦昌院士1942年提出证实中微子存在的一种方案,观察轻原子K俘获过程中的核反冲,半年后,美国物理学家阿伦照此方案进行实验,找到了中微子。1897年7月居里夫妇得到了一种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的新元素,并把它命名为钋,以表达居里夫人对祖国波兰的热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穿插介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
意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特点安排了多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应不时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2.科学探索精神
教育目的;学习严谨治学、不畏失败、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
教材相关素材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从公元前三百多年到16世纪,经历了2000多年);是一个敢于质疑、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统制人们观念2000多年,且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伽利略敢于推翻其理论需多大的勇气) ;是一个科学思维(采用了理想斜面实验)严谨推理的过程;是一个前仆后继,多人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牛顿是总结伽利略、笛卡尔等观点基础上得出的)。哥白尼正是敢于说不,所以能在195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迫使托勒密的地心说行将就木。布鲁诺为了捍卫《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为科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开普勒在对火星轨道70多次研究中,发现与第谷观察数据有 的角度偏差,正是这 使他发现了开普勒三定律,科学,差之毫里谬之千里。开普勒何以会想到 / ,显然,这里并无一条逻辑的通道,他多半是“凑”出来的。然而要在数千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天文数字中找出这种关系,无疑是大海捞针。开普勒正是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花了整整9年时间才获得成功[1]。法拉第在一生的探索中遭遇了多次失败。在他的日记中,“未显示作用”“毫无反应”“不行”等词语,记录着艰苦的探索历程。几十年的经历使他在晚年感叹道:“……就是最有成就科学家,得以实现的建议,猜想,愿望和初步判断,也不到十分之一”。居里夫妇经过艰苦繁重的工作,在几万次提炼之后,终于在1902年从8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0.12克纯净的氯化镭,向世人证实了镭的存在。
意义:一个物理学发展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这些科学发现史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推理的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科学家严谨治学、不畏失败、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的求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