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论文浅析影响竹笛演奏的音准因素
张丽红 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
摘要:竹笛的材质、训练技巧、气温及演奏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对竹笛演奏的音准的影响。通过竹笛的选材、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温度的调节、音准意识的确立以及演奏者自身素质的要求,可以解决竹笛演奏中的音准问题。
关键词:竹笛 音准 材质 演奏技术 气温
一﹑竹笛的音准及其发展
中国竹笛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平凡的出现在舞台上。竹笛的音准,就是指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竹笛的音准采用的是古代律制,有十二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称为“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正律”,乃对其半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古代有六律,只古乐的十二个调,它包括黄钟、无射等六个阳律以及大吕等六个阴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称,而且还有固定的音高,如黄钟相当于今天西乐的C调,无射相当于A调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领域也在不断地进步,竹笛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也在进行着改革与翻新。竹笛作品由地方剧种中担任领奏或独奏的表现形式过渡到以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为素材进行创作为主体,将南北竹笛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相融合,逐渐把竹笛提高到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层次,使竹笛艺术走向了繁荣的发展阶段。受西方现代派音乐影响,先锋派作曲家以全新的创作手法,作曲技巧和审美原则,打破传统民族音乐概念,将竹笛艺术加以拓展性发展,再次推动了竹笛艺术走向高峰。中国竹笛以竹质、横吹、贴膜三个特征区别于西洋长笛,而笛膜使竹笛具有别具一格的中国传统特色。竹笛音色清脆、嘹亮、圆润、优美、动听,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演奏技巧,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魁力,且携带方便,历来深为广大群众喜爱,特别是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中国竹笛以冯子存先生创作的《喜相逢》为标志,进入到竹笛艺术发展的开始阶段,奠定了竹笛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北派鲜明的演奏风格及其地方特点。以赵松庭先生创作的《早晨》为标志,进入到竹笛艺术的发展阶段,揭开了竹笛独奏的创作史,并且丰富了竹笛的演奏技巧,使南北派风格融为一体,有机结合使竹笛艺术走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以杨青先生创作的《苍》为标志,进如到竹笛艺术发展的创新阶段,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创作中国竹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风格,以全新的审美原则和作曲技巧,将竹笛艺术加以创新性的发展,使竹笛艺术在技巧上、深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以马克创作、陈悦演奏的《乱红》为标志,进入到竹笛艺术的多元化阶段,这个阶段使竹笛艺术在分格上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