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小学生的经典诵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0:5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小学生的经典诵读
利川市第一民族实验小学   陈艳彬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一、国学进课堂,轻松三分钟
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国学!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确,古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民族文化的精髓。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老祖宗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神往不已。为了古为今用,把国学发扬光大,我们溁湾路小学把国学引入课堂,除了晨读时诗声琅琅,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都要进行经典诵读。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六年级《论语》,还有根据校本课程和推荐书目精选的诗词。无论是生字、复习课,还是阅读、习作课,也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开放课、展示课,课前的三分钟诵读是必修内容,也是孩子们轻松快乐的时光。自此,诵读经典已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为。
教师们的研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会上,刘利老师谈于丹的《论语》心得,刘芳老师推荐《经典常读》;刘丹老师从《龟道》中拿龟说人事。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刘丹、梁月花、冀群老师等人的古诗词赏析课,从读到品、从读到悟、由读开始,又由读结束。教师教得酣畅淋漓,学生读得如痴如醉,把听课者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工会活动时间,老师不忘自身素养的提高,开展了精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样样有,豪放、婉约流派各不同,更有甚者,嫌朗诵还不过瘾,还高歌一曲,那古音古韵让人跨越时空,亦梦亦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好些老师即兴创作的应景之作,也是有模有样。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师深入领会到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转变了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作用。
二、诗路花雨,我爱吟诵
为了彰显学校诵读特色,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广播站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诗路花雨,我爱吟诵”。每周四的中午,由一个班负责主持这个栏目,向全校展示吟诵经典诗文。广播站的播音员是各班选出的精英,他们都有一个心愿,衷心地希望全校同学都能在他们清脆嘹亮的声音中真正感受到古诗文的优美,并且受益无穷。为此,他们精选内容,配以美丽的插图和精准的解释,张贴在宣传栏内供大家提前预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0:53:33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经典之作经年累月的累积,给予了学生文化营养,浸润了传统道德思想,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时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诗路花雨,我爱吟诵”促进了孩子们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带动了其他活动的开展。古诗文配画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古诗文情景剧比赛,“诵读古诗文,做谦谦君子”演讲比赛等等,无不让孩子感受到诵读的无穷乐趣。
而2008年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的首届校园读书节更是掀起新一轮的诵读高潮。校园里到处可见孩子们诵读的身影,腔调或长或短,声音或高或低,或摇头晃脑,或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口齿生津,遨游于经典之中,悠然于圣贤之间,读书之乐,此复何极!
三、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外,与家人一同分享。为了让我们的诵读活动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成为合力,我校积极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让每个家庭飘溢着浓浓的诗书之香。绝大多数家长热情地加入到了我们的活动之中。他们给孩子建立了温馨、舒适的读书角,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同吟诵,比一比,赛一赛,摇头晃脑,怡然自得,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不少家长反映,和孩子一起诵读,把遗忘了很久的东西重又拾起,读着读着,仿佛回到了那美好的孩提时代。这不,四年级的一位家长就在博客中写道:“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做老子的可不能输给儿子,于是,每天晚饭后,我们爷俩进行诵读挑战,妈妈做裁判,好不快乐!我感觉啊,我和儿子心贴得更近了,我们家更和谐了。”六一班肖易可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特别忙,“亲子共读”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挤出时间陪孩子逛书店,在给孩子买儿童版的《论语》时,自己也顺带买了本成人版的《论语》,工作的间隙,也背背之乎者也,单位上的人笑称:你怎么一下变得这么有内涵了啊?惊讶之情溢于言表。而这位家长在向老师述说这件事时,那份甜蜜与满足也感染了活动的设计者。我们要的,不正是这个效果吗?
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了学校的“诵读节亲子诵读”文艺演出活动,让家长撰写《家长诵读日记》,努力使更多的家长也养成诵读习惯,促使家长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环境得到改善,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今年上半年省教育电视台的记者来校做专题采访,就是闲暇之余听到我校家长谈到我们的活动开展得好,慕名而来的。
四、依托活动,陶冶情致
    中秋,是我国最具诗情画意的一个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寄情于月,把满腹的相思别恨化作一首首充满情意的诗词歌赋,由此,月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源远流长。今年的中秋,我们就好好地利用了这个节日资源,为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节日前夕,老师们带领学生查阅中秋节的有关知识,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每班认真布置了班级黑板报,内容可谓五彩缤纷,有经典诗文,有中秋传说,有中秋书法字画……学生一有空便三五成群结伴来到板报前,开开心心地欣赏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0:53:37 | 只看该作者

中秋节前夜,全校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的大操场,兴致勃勃地参加“月圆饼甜,心儿相连”的中秋赏月诗歌晚会。晚风习习,一轮圆月高挂枝头,数棵高大的香樟树在灯光的映衬下越发的枝繁叶茂,苍劲蓬勃。树下,小诗人们高声吟诵,观众们或托腮凝神欣赏,或挥动手中的银光棒整齐地划着节拍,或举起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月亮的清辉洒在师生和家长的身上,大家吟诵着意蕴隽永的诗句,仿佛在和古人共赏明月,同诉情思。从一首首千古流传的诗词中,孩子们或多或少领悟到了诗人的一点情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游子的一丝乡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离别之人的美好愿望;他们也许能感受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悠远意境;他们或许倾听到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叹息。我们相信,在阵阵的诵读声中,民族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扎根成长。
五、经典育人 润物无声
走进校园,你会感到一股浓浓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北栋教学楼十五块用毛笔泼墨的《三字经》匾额泛着先哲的灵性,使教学楼质朴而恢宏。中栋和南栋,有关励志、修身养性、学习主题的千家诗牌匾和各种书法、美术作品把校园装扮得古色古香。宣传栏内,学生自贴的古诗词赏析常换常新;教室里的小黑板上《三字经》、《增广贤文》、《论语》、《弟子规》日日更新,每间教室的黑板报专辟了诗词赏析栏目,每个班还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把教室命名为“文雅庐”、“静思轩”、“名人堂”、“风雅舍”……音乐课上,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吟唱老师亲自谱曲的古诗词,美术课中,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绘制的诗文配画惟妙惟肖。清晨,孩子们与经典相伴,与诗歌共舞;课间,孩子们将童谣、儿歌、《三字经》编成了游戏,玩得意犹未尽;午读;“诗路花雨”指引孩子们与大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傍晚,袅袅古乐声中孩子们踏上回家的路途……在这样的环境浸染下,孩子们一个个俨然成了小诗人,小词人,小作家。
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犹如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因此,我们积极开展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零距离接触,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藉由先哲的风范,薰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这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