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参赛论文运用“班班通”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安徽省蒙城县漆园中心小学 刘翔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教学
班班通走进课堂,丰富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班班通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的活灵活,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班班通”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
一、运用“班班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驱力。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班班通教学设备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如在《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运用简单的讲读法和诵读法,就不能将学生完全引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我制作了课件,通过图片、音乐,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配乐朗诵,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声、色、画中,如此美景能不让作者怀念吗?让学生对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二、运用“班班通”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班班通”,会打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如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象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味中探索,在快乐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