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课的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课的教学反思
摘要: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生本教育理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交通运输的特点和我国交通运输分布网。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补充适当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做到了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交通运输 课堂教学 反思
一.自我评价
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生本教育理念,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敢于“放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搜集相关资料,课上汇报,把枯燥的地理学习变成学生自己各种能力的展示。体现在:
1.前置性作业的完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利用课下一切可利用资源完成教师的作业。
2.课上学生汇报自己课下的成果。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把课堂作为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学生相互间纠正补充,体现学生为主体。
3.在能力的展示中锻炼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初中生年龄较小,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较强。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去学习、思考、探究、和发展。
4.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本节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着重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再现历史演化,如演示交通运输方式从古代的畜力到现代的电力牵引演变过程,直观生动。电教媒体表现力强,传递信息量大。它可以在课堂再现地理场景,激发学生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会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5.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中让学生自主学会思考
地理就在身边,学会利用一切资源来学习地理,使地理更丰满,更生动。设计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1)学生讨论:我们生活的社区(或农村)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2)城市和乡村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差异?(3)交通运输方式从古代到现代向怎样的方向进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社会发展需要地理知识,激发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交通运输的特点和我国交通运输分布网。通过课前学生预习、查找有关交通运输的资料,课后作业巩固,课堂上学习、思考,学生应能对交通运输的基本信息了解了。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对比、思考,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另外补充了适当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做到了讲练结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穿插有视频资料、图片展示等,寓教于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假设到北京旅游的情景,巧妙也引入新课教学。对于交通运输的特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运用列表对比法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21:42 | 只看该作者

自我评价概括:
1.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教学组织过程比较流畅。
2.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
3.能够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了重点知识。
4.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二.教学过程点评
1.富有特色的导入,吸引学生,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在教学中,我用“假如你国庆节要到北京旅游,你有可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出游是每个学生最喜欢的事情,因此,学生非常激动。有的说我要乘坐飞机,有的说轮船,有汽车、火车的,甚至有的说,在2013年7月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带我去过,我知道,去时我们坐汽车到南宁、坐飞机去北京……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2.重点读图,查找运输线分布特点
我以“国交通运输网”图为背景,突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让学生读 “我国交通运输网”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的分布以及各种枢纽的分布,得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格局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指出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接着在图中顺次出现我国南北走向的五条铁路线,每出现一条,让学生明确这条铁路线的名称、起止点、穿过的区(省会城市)。
然后在图旁边呈现出这几条铁路线的名称: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对照图进行记忆。接着学习我国东西走向的三条铁路线,顺次出现“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让学生明确这条铁路线的名称、起止点、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对照图进行记忆。最后再学习主要铁路枢纽:北京、兰州、株洲、郑州、徐州、成都的分布。
3.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趣味性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识别我国主要铁路干线;通过电脑动画演示,让学生熟记重要铁路枢纽。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掌握了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另外补充了适当课堂练习,巩固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做到了讲练结合。
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穿插有视频资料、动画演示等,寓教于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运用图片展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我国主要铁路干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运用分类法对比法进行教学,即把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铁路干线,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我国重要铁路枢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则运用了动画演示法进行教学,还采用视频播放北京等铁路枢纽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了铁路枢纽的重要地位。
新课内容学习结束后,还补充有磁悬浮列车、第二亚欧大陆桥、铁路线的命名规则、青藏铁路等知识拓展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21:49 | 只看该作者

三.自我反思
1.教学后的收获: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形式,采用大量形象生动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各种运输工具图片、四大米市的图片、高速公路的图片、青藏铁路修筑的图片等,这样课上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借用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开展分析讨论。如列举接触、看见或听见的交通运输工具,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后又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如达乘火车买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课中激发了学生思维,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看,确有其收获的一面。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学科的结构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地理探究分析思维方法。这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进行科学探究时所需要的,一经掌握就具有迁移价值。
2.教学后的困惑:
首先,用多媒体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及思维习惯不良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
其次,本节课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问题。这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设计的问题必须既有坡度又有启发意义,从而令学生产生相应的探究兴趣。如果这些条件不充分的话,实行起来就比较困难。
再次,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因它必须占有教师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同时学校条件的限制。
四.教学中的问题
但是本课还存在不足之处,个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例如缺少探究活动等内容。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或课后布置学生查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资料,则教学效果会更好。
初中地理课对学生的要求不太高,我平时设计一些作业(如电子手抄报之类的),尽管在教学设计中我尽量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而设计,但通过课堂实际操作发现,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2:21:57 | 只看该作者

1.新课程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上本课时,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和自己所想象的有一定差距,没有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极个别女学生。
2.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有些学生课前没有充分搜集相关资料,导致课上学生汇报时部分学生只能作为“听客”,课堂成为几个学生表演的阵地。以后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搜集资料相关信息,场所等。
3.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挖掘和时间的调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觉得还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1.每课一练的学卷要坚持。我们这学期以来一直有让学生做学卷,其实也是每课的主要内容概括,方便平时上课的学习和复习。
2.多肯定、赞赏表现积极的学生,推行赏识教育。
3.大力改进教学思路。该砍就砍,能自学的多给机会学生自学,提高课堂效率。多给学生机会,从最简单的练习发问开始训练,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今后面临的教学问题:
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能使学生高效、系统地掌握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2.在多媒体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3.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哪些内容最适宜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教学时间的允许,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一定要用于整节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今后的教学中可用于一节课某一教学内容,同其它教学方法并用,以完成较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对多媒体可通过增加使用频度来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2.作为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练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轻松地驾驭课堂教学。如,当学生在探究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能立即分小步子设问启发,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经验与能力时,教师就要随机应变地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始终得到满足。
3.地理学习应与其它各门学科灵活相通,达到对知识的渗透。
4.地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做到地理为生活服务,地理学习的生活化。
5.地理教学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10: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