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滨海县通榆中心小学   张谧
【内容摘要】
在英语愈加普及的现代社会,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英语,为学生们带了全新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冲击,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作为相对闭塞的农村地区,英语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学习困难,也让英语教师们产生了很多困惑。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 教学现状 对策
随着时代车轮的不停运转,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世界各国为了和谐发展谋求共存,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地球村”这个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语言作为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中国这头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狮,想要与世界接轨,获取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英语语言的学习必然是重中之重。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其基础的扎实程度更显重要。自教育部教基[2001]2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小学陆续开设了英语课程。在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比如:起步晚、底子薄,硬件条件落后,优质师资缺口大,学习环境相对简陋等,导致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本文将结合笔者日常英语教学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经验不足。
笔者参加工作时,所在的乡镇中心小学有英语教师十一人,其中大部分教师兼职其他常识技能课,或同时担任两个班级的英语授课工作,甚至有跨年级教学的情况,工作负担较重。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处理大量的作业或试卷批改工作,部分教师还需要进行技能常识课的教授工作,或同时备两个年级的教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力分散,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逐渐普及,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大多英语专业知识过硬,并积极锻炼自己,主动加入到缺乏新生力量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去。然而这只逐渐壮大的队伍中不乏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他们有着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却因为教学实践不足,导致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比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估计不足,对教材重难点吃不透,所有知识一把抓,致使学生不能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00:38 | 只看该作者

2.教学硬件匮乏,设备利用率低。
  在农村实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之后,很多英语教师上课时基本都是一本英语书+一本备课笔记+一支粉笔,再丰富一些也就是拿上单词卡片或拎着笨重的录音机进入课堂。这并非由于教师懒惰,而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试想,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精心制作的电脑课件完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很多农村学校配备的幻灯机等传统电教设备也基本是在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时才会使用。
尽管并不是说英语教学一定要课件才能进行,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英语教学又是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组合教授,需要不断重复操练和记忆,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如果有良好的教学配备,配合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的情境进行教学,学生们便能够在听觉和视觉上受到良性刺激,从而获得有效的语言输入。如此,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较大的飞跃。
3.课堂枯燥沉闷,学生缺乏兴趣。
受到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的小学生往往会比较内向腼腆,不善言谈,在课堂上显得缺乏自信,不能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和语言活动。而英语恰恰是一门需要“大声”和“大胆”的学科。目前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应当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束缚,逐渐向生活化、口语化发展;如果孩子不肯张口说,怕出错,则无法顺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始终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演变成“哑巴英语”,并导致恶性循环,学生愈加没有自信,最后对英语学习彻底失去兴趣,这样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综合发展。
教学研究表明,“学,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工夫下得再多,也是‘师勤而功半’,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才能‘师逸而功倍’。”然而,受教学经验不足和客观教学资源匮乏的限制,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理解不到位,教学不是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比比皆是,存在“教教材”的倾向,本应是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小学英语教学却使原本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学生们兴趣索然,在课堂上或昏昏欲睡,或发呆出神。
4.语言环境缺失,家庭督促不够。
众所周知,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学习的学生已然缺乏纯粹英语环境的浸泡,在相对落后和封闭的农村小学里,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更是少之又少。英语课堂则是农村学生们唯一有机会接触到英语的地方。然而,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很多英语教师在上课时依然以中文教学为主。这样一来,学生更加缺乏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输入,导致他们连基本的英语课堂用语都无法理解,教学点更是无从领会。
在农村,许多家长不懂英语,更不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便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极少订阅或购置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报纸、杂志及其他简易英文读物,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00:43 | 只看该作者

此外,在我国农村中还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父母请人照看,老一辈人对于英语的认知本就落后,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监督不到位,孩子往往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复习或预习任务基本成为摆设,至于请家长监督听写或背诵就更成为天方夜谭了。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局限,很多学生来自学校和家庭方面的积极督促几乎为零,这就导致了他们视野局限,知识面狭窄,学习目标相当模糊,英语学习比较被动。
二、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笔者认为,师资问题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各个教育职能部门以及学校老师的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跨出校门取经寻宝,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并将其带入实际工作中。当然,我们还应该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让师资水平得到不断的加强,如,鼓励新教师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师徒结对,多听课,听好课,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
人们都说小学英语老师是多功能的老师。作为一名21世纪的乡村英语教师,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了解各式各样的语言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这个行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教师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通过各种方式去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素养,才能胜任英语的教学,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与城镇的教学设施相比,农村的教学设备还是相对落后,教育投入也相对较少。农村孩子应该和城市孩子一样享有优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避免英语教育教学的沉闷单一,丰富教师和学生们的知识,通过直观教学接触到更多的现代信息,和世界零距离接触,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为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达到有效目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为英语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政策上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大力完善英语教学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好语音室、幻灯机、录音机等,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设施,丰富学习资源。与此同时,要积极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从整体上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则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实物材料,创造性地制作各种直观教具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00:49 | 只看该作者

3.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overall language ability)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Language skills) 、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 、情感态度( affect) 、学习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 和文化意识( cultural understanding)等素养整体发展上。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 因为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特殊性,教少儿英语与教其他年龄段的人学英语有很大的区别。这不仅要求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正确的语音语调等,还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等设计和组织生动活泼、高效有趣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是充满活力和新颖教学观念的一支队伍。作为新世纪的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像海绵一样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吃透教材,寻找正确处理教材的方式,围绕教材采用适合孩子们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游戏导入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而关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只会“考英语”转为能够“用英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提高英语重视程度,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英语作为外来语言,对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存在着较大难度。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语言环境。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在营造语言环境上下大功夫。受农村条件限制,学生没有机会拥有一个较好的社会语言环境,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比如,鼓励学生们参与编写英语小报,进行英语故事表演、绕口令、英文话剧、英语歌曲等竞赛,创立英语广播站等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保持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入良性循环,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学校领导应当提高对英语基础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高度看待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视教学质量,保证英语的周课时数和早读时间,尽量扩大技能常识课专职老师队伍,减轻英语教师负担,努力提高英语学科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心中的学科地位。
一个学生如果仅凭学校教育是无法成人成才的,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交流,使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态度,同时对他们的英语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英语学习由校园延伸到家庭,这样就可以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学英语的良好条件和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21:00:52 | 只看该作者

5.关注学困、留守儿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每个学科都会出现学困生,英语也不例外。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英语学科本身的难度,学困生的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多。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戒急戒躁,有耐心地对待那些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牢记“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但同时也要承认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采取积极鼓励为主,严格要求为辅的手段,多进行面批辅导,多检查、多听写。英语是一门勤能补拙的学科,教师可用"笨鸟先飞"的方法,采取分散孕伏、提前渗透、超前预授等方式,缩小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和自卑心理,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要始终相信,老师花双倍的精力去培养学生,学生必然会用双倍的成果来回报老师。
此外,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怀他们的生活,从心灵深处温暖他们,让他们信赖自己的老师,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自然会努力配合,英语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小学英语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就是英语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师比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师更为重要。而在我国农村学校中,英语教学现状还不算完善,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亟待奋斗在农村小学一线的英语教师们去寻找发现,以及学校领导、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配合,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将小学英语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02: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