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谭山镇中心小学  王小燕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给我们的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毕竟不同于网络信息,其内容精练简约,系统规范,涵盖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网络信息却无限的丰富,能无限的充实学科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当然,这里的"扩充"和"加大"并不是数量上的简单累积,而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学科整合 优势 学习兴趣 主体作用 创新精神 注意的问题
正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并且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可以说学科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了,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新人,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下面就个人的实践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含义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集成、成为一体、一体化等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就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要求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学习”课上要适当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手段,在初中阶段则要把现行的“信息基础”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在高中阶段则开设必修的“信息”课(主要内容讲授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大量的获取信息,学会快速的处理信息。但无庸质疑,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毕竟不同于网络信息,其内容精练简约,系统规范,涵盖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网络信息却无限的丰富,能无限的充实学科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当然,这里的"扩充"和"加大"并不是数量上的简单累积,而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
  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为例。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
  首先利用网络搜索庐山瀑布的风景图片以及文字说明。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感受庐山瀑布的美景。教师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好课件,其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李白写景诗歌、背景音乐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先互相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利用课件学习课文、理解古诗内容,了解反映古诗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2:23:26 | 只看该作者

  领略了诗歌的意境,读懂了诗歌,再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诗歌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而且可以有声有色、循环往复地将学生带入到各种生活场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具体感悟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图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能够使抽象变形象,微观变直观,枯燥变为乐趣,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这就要求教师将"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无法代替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句话对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也是适用的,即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融会贯通,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在不断扩展,他们有能力参与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同时,这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有好处的。另外,语文教学还渗透着情感因素,让学生参与多媒体的制作可以让他们的情感意志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把学生最喜问乐见的形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
  在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这篇课文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了背景插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一个建议: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个PPT。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便发动学生一起讨论、创意和制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选择了《咱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歌再配上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插图和画面,很好地表现了新疆是个美丽富饶辽阔的好地方。当这个PPT在班上播放时,大家都深深地被新疆的美景和美食所吸引,让他们心驰神往,同时我自己也受到了很深的感染,好像身临其境了一样。学生参与设计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高涨,不仅很好地体会了课文的蕴涵的意思,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2:23:31 | 只看该作者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抽象文字填灌式的教学模式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与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课文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大大发展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潜能,培养他们的良好思维品质,尤其是提高他们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绝对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
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作用,但也只是辅助作用而已,万万不能将手段作为目的。即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 
2、不能过分追求信息技术含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在“实用价值”,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高科技”,认为技术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代表自己的水平越高,这样使教学课件成为信息技术成果展览,其实这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3、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
4、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科整合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理解太绝对,太片面,总认为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往往当制作的课件较为新颖时,看似丰富多彩,学生反而会杂乱无序,不去思考,只看热闹。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点没体现出来,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5、不能只有公开课、评优课才注重整合
有的老师只在要求上整合课、公开课时才想到整合,放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条件不利用,仍旧“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师,认为自己在从教的多年没有整合,效果也不错,殊不知自己已经相差甚远。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的多种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断改革,必然会给学科教学的组织架构、教学方法与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教师的创造天赋和设计天赋将会得到最完美的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