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误区与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误区与对策
摘要: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课外知识的拓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过分地强调又使之走进另一误区:盲目崇拜,迷失自我;独霸课堂,无视师生存在,无视教学规律; 课件的选取与制作多 、繁、 劣。如何走出这一误区?必须思想上树立辅助性原则,运用上遵循实效性原则,制作上严守简约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悄无声息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诚然,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课外知识的拓展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既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同时拥有难以回避的局限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最大限度地规避其局限性,使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信息技术也概莫能外。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我的拙见。
一、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一) 思想认识误区:盲目崇拜,迷失自我
近几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推广多媒体教学,不少地方做出硬性规定:公开课、示范课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言外之意就是说,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不能被评为优质课。为此,多媒体教学成为优质课的必要条件。大家静下心想一想,真是这么回事吗?多媒体教学出现之前就没有成功的课例吗?为什么多媒体教学一出现就获此殊荣?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吗?评判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究竟是什么?多数人都没有认真地去想过,而是跟风,最终导致对多媒体教学的盲目崇拜,迷失了自我。这种导向带来的后果很可怕:老师忙于操作,学生忙于跟进,一节课下来,头昏脑涨,老师不知教了什么,学生不知学了什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无从谈起。一句话:多媒体绑架了课堂教学,绑架了曾有教育思想老师与原本活泼可爱的学生。
(二) 课堂运用误区:独霸课堂,无视师生存在,无视教学规律
首先,多媒体的教学环境降低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兴奋点降低,学习效率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多媒体播放侵占学生时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实践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应该是学生。如阅读教学,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朗读、浏览、速读、精读、诵读)去感受文本,进行个性化的体验,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对安静轻松的氛围。另外,学生还要去思考,去交流,去质疑。阅读、思考、交流、质疑这些才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学习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需要时间的,多媒体教学独霸课堂,必然挤占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21: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独霸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教师主导性的发挥。老师忙于多媒体操作,无暇顾及学生的表现,只是引着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拢,有生搬硬套之嫌,不利于老师教育机智的发挥,不利于老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控。
第四,独霸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师生交流。还以阅读教学为例,其本身就是学生、老师、文本和教材编者的多项互动与交流,而横亘于师生间的独霸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使所有的交流都要预设的框架下进行,老师的思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无法与学生的思维对接,难以实现真正的广泛交流。
第五,独霸课堂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的许多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往往有更富有创意的见解,而这些都被已有的预设置之门外。另外,语文课程是在师生互动中不断生成的,独霸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无视这一特点,有悖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
(三)课件的选取与制作误区  
课件是教师整合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信息技术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课件的多 、繁、 劣。多表现为数量多,种类多。一节课幻灯片二三十张,音频、视频若干,真是能有尽有,无所不有。繁,如幻灯片,色彩艳丽,呈现方式多样,有时还在边上搞个小动画,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头昏脑涨。劣,表现在选取与编排上。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没有作深入细致地考虑;如何编排才符合设计意图,符合认知规律,也没有作认真审慎地研究。况且也没有顾及语文教学的特点,表现为:
1、重音像轻文字,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形象优美的语言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蕴,绝不是简单的画面所能反映的。解读文学作品必须以语言为中介去再现形象。这种形象的再现是想象的而不是直观的。这就像看电视剧和看名著,前者只能了解情节,而后者则通过灵动的语言去感受文学独特的魅力,去提升自己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2、重形象轻想象,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多的直观教学、形象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画面来理解文字,貌似开启学生的想象,其实是以一种大一统的“霸权”形象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抑制了学生个体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原则
(一)辅助性原则
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摆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从事的是语文教育,我们搞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而信息技术又是什么,它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而且是诸多技术与手段中的一个,并非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因此,信息技术充其量不过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用了要锦上添花,决不能大煞风景。切记:先进手段不等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精彩课件不等于充分备课,课件质量不等于教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21:59 | 只看该作者
(二)实效性原则
无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都要讲求实际效果,力求效果最佳。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能游离于实效性的铁律。为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性,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适时。即呈现的时机要恰当。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符合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保障教学流程的顺畅,保障教学环节的合理。如某老师在执教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时,其教学目标是: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该教师在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后,紧接着出示该词的创作背景,然后是视频朗诵,再后是学生朗读,老师指导。这里词的创作背景出现的时机不合适。创作背景固然对诗词的理解有帮助,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调整一下,将创作背景放于学生朗读之后效果更好。因为将视频朗诵与学生朗读对比之后,学生肯定会觉得自己读得不好,老师此时追加一句:“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词的内容理解得还不深,而内容理解离不开创作背景,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该词的创作背景。”学生有了理解内容的欲望,进而能够专注于了解背景的环节。
2、适合。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助于本节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助于强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1)导入时可用
有的是以时代背景导入,如《小石潭记》,要想理解柳宗元孤寂悲愤的心境,就要从被贬永州的遭遇说起。有的是以作品中的人物导入,比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就要从贝聿铭的经历和他的建筑作品谈起。有的从复习旧知开始,如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就要先复习相关的文体知识。有的从检查预习开始,如生字词较多的文章。诗词教学,就可从朗读开始。这些如果能依托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突出教学重点时可用
讲解文言文,字词常常是重点。讲解古诗词,意境是重点。讲解小说,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是重点。讲解散文,语言赏析是重点。多媒体技术就应凸现这一教学重点,以其独特的魅力,努力给学生留下尽量深刻的印象。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需要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出父母亲不同阶段对于勒叔叔的称呼,填入多媒体呈现的表格中,通过称呼分析态度,进而分析人物形象。这时运用多媒体方便快捷,醒目直观,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3)突破教学难点时可用。
有时,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学生思考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问题,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寻找到答案。这时可用多媒体来出示问题,便于学生捕捉课堂信息。有时,学生之所以难以答题,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生活经历,这时教师即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有时,需要对比分析,利用多媒体就更方便直观。如执教《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对一只小狗因主人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态度,通过表格来对比,效果就非常明显。
    3、适度。即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量上要恰到好处,正所谓多一分则有余,少一分则不足。
某师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了两个图片:一张是伊拉克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衣衫褴褛,孤苦无依;一张是汶川地震中女医生一手抱着一个母亲用生命来守护的婴儿,一手拿着那位母亲的手机,显示着未一条发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老师解读图片,让学生谈感受,足足用了近10分钟。其实,这里的两张图片,一正一反,不论哪一张都可引到亲情这一话题,而他却用了两张,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多媒体应用的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22:03 | 只看该作者

(三)简约性原则
课件的选取与制作要遵循简约性原则,即课件要简约而不繁复,要朴实而不华丽,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在我校执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多媒体的运用就非常简约。整堂课就只用了五张幻灯片:第一张是姹紫嫣红的鲜花,用于导入;第二张是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第三张是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第四张是课堂小结,让学生印象深刻;第五张是作业布置。数量少,目标明,既无动画,业务音频,但效果却很好。
因此,课件制作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能少不多,能简不繁,不作过多的修饰,能解决问题就行。
总之,要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牢固树立辅助性观念,各级教研室要首当其冲;教师在课件选取与制作要力求简约,具体使用过程中做到适时适合适度,这样一定能驯服信息技术这匹野马,让它拉着语文课堂教学的的快车疾速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